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气血理论与临床》、《中医临床大全》、《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气血者,人之根本也。"这句话道破了健康的天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每当寒冬时节,我诊室里总是挤满了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的患者。他们有的头晕目眩,有的心悸气短,有的失眠多梦...看似不同的病症,实则同出一源——气血亏虚!
现代人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气血亏损已成为城市"隐形杀手"。广东李阿姨就是典型案例,她长期熬夜照顾孙子,结果头晕眼花、腰酸背痛、睡眠质量差,试了不少"偏方"都不管用。
来我这儿一诊脉,果然是气血两亏!我给她开了三味中成药调理,一个月后她喜笑颜开地告诉我:"老中医,我现在睡得香、吃得好,连脸上的皱纹都少了!"

今天,我就把这治疗百病的"气血双补"三宝分享给大家!
第一宝:八珍丸(片)
八珍丸源于宋代名医陈师文的"八珍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八味药组成。
这是一个气血双补的经典方剂!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养血活血。
有意思的是,北方人喜欢用人参,南方人则偏爱党参替代。这与地域气候有关!北方干燥寒冷,人体耗气较多;南方湿热环境,过于温补反而伤阴。

记得去年冬天,一位来自黑龙江的陈大爷来我诊所。他说自从退休搬到海南后,反而觉得疲乏无力,吃了儿子寄来的高丽参还上火了!
我一把脉就懂了:南北迁徙,体质失调!给他开了八珍丸调理,不用太过温补的人参,而用党参代替,两个月后,陈大爷精神焕发,还能下海游泳了!
八珍丸适合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的气血两虚人群。现代研究证实,八珍丸能提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温馨提示:阴虚火旺者慎用,有实邪未清者不宜服用。
第二宝:归脾丸

归脾丸出自明代《济生方》,由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龙眼肉、远志、木香、酸枣仁、茯神、炙甘草组成。
这方子有个妙处——不但补气血,还安心神!我常对病人说:现代人最缺的不是营养品,而是良好睡眠和平静心态!
归脾丸中的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养血安神;远志、酸枣仁益智宁心。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脾胃生气血,心主神志。
张女士是位伤害来的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加班熬夜,导致心慌、失眠、健忘、月经量少。西医检查说是亚健康,吃了不少保健品无效。我给她服用归脾丸,嘱咐她少吃生冷甜腻,坚持午休半小时,三个月后不但睡眠改善,连记忆力都增强了!

当代研究表明,归脾丸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记忆力。
适用人群:思虑过度、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者。
注意:湿热体质、实热证患者不宜服用。
第三宝: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堪称中医补气血的"王牌军"!它在八珍汤基础上加入了黄芪、肉桂,形成了更全面的补气血方剂。
这个方子在北方尤为盛行,东北、华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人们需要更强的御寒能力和气血供应。农历九九重阳时节,北方家家户户都会炖鸡加十全大补丸进补。

它的奥妙在于补气养血同时还能温阳化瘀!黄芪倍增补气之力,肉桂温阳散寒。这也是中医"寒者热之"的体现。
去年冬天,山西有个老人家因做完胃癌手术后,身体极度虚弱,面色苍白如纸,手脚冰凉,饭量锐减。西医说他贫血严重,要输血加营养支持。
他女儿却把他从医院接回家,每天给他煮十全大补丸冲鸡汤喝。三个月后,老人面色红润,胃口大开,连主治医生都惊讶不已!
这就是中医"扶正"思想的力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十全大补丸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放化疗后的恢复特别有益。

适合对象:大病初愈、产后虚弱、手术恢复期的气血严重亏虚者。
提醒:阴虚火旺、实热证患者忌用;感冒发热期间停用。
中医补气血还有个重要原则——辨证施治!不是所有气血不足的人都适合这三味中成药。
我常给患者打个比方:气血就像汽车的油和水,油不足车子跑不动(气虚),水不够发动机过热(血虚)。但车子故障有时不是缺油水,而是有异物堵塞(痰湿、血瘀)。
东南沿海一带湿气重,许多气血不足的患者往往兼有痰湿。此时需先祛湿,再补气血。西北地区燥热偏盛,补气血时需兼顾滋阴。

补气血的生活调养同样重要!
作息规律是根本。中医讲"肝胆相照,一夜不睡,损寿十年"。现代人熬夜伤气血,再好的补药也难补回来!
饮食宜温补不宜寒凉。气血不足者早餐可喝小米粥加红枣,午餐宜有荤素搭配,晚餐宜清淡。少吃冰冷食物,对脾胃是无形伤害。
适度运动不可少。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现代人久坐伤气血更甚!每天快走半小时,打太极或做八段锦,都能活化气血。
良好心态是关键。《内经》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使是最好的补药,也比不上一颗平和的心。

中医补气血的智慧,不仅是三味方剂,更是一种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生活态度。从药物调理到情志调畅,从饮食调养到起居有常,这才是真正的"治百病之钥匙"!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充盈的气血,活力四射的人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