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他是在台湾出生,却是在美国长大的,挣了27年美金,最后却选择回到祖国。
美国曾经劝他更改国籍,目的就是希望他能长期效力。

李开复无论如何都不肯,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将864家公司搬回中国。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有了最终美丽的样子。
名门世家的后人李开复是在台湾出生的,父亲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父亲的心里,一直对孩子寄予厚望。

那时的他每天过得很快活,无忧无虑,可能很多人想不到日后他会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传奇人物。
李开复的家世显赫,父亲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且其父是一个对政治非常敏感的人,因为自己从小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希望孩子同样优秀。

李开复出生的时候,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
再加上妻子是高龄铲子,有开心也有期待的地方。
随着孩子的出生,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对于这家人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因为多了一个小生命,家里的关系就会更和谐一些。父母也希望这个孩子能成为家里的开心果,为家里带来欢乐。
母亲冒着高龄产子的风险生下他,自然是对他给予厚望的,也有很深的希冀。
李父也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人,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学知识。
从九九乘法表开始,每天学着背诵,但他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在同龄人中非常少见。

李开复喜欢学习,还喜欢找方法,他不习惯死记硬背的记知识点。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有好奇心,李开复也不例外,他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
在李开复的意识里,知识需要积累,但也要找出其中的关联,就会发现记忆的秘诀。

从小他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父亲工作繁忙,经常熬夜,母亲却总是督促他早些睡觉,理由是年纪小。
李开复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为什么大人可以晚睡觉,而自己只能早睡。
小时候的他也是个鬼机灵,为了解决早睡这件事,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调慢妈妈的闹钟,这样自己的目的就达成了。

李开复的计谋得逞了,确实很开心,可是他的姐姐们却很恼火。
因为闹钟调慢了,大家都起来的晚了。
这一家人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被打乱了,上班的上学的忙成一团,都迟到了。

但李母是个春风化雨的人,他对于李开复的教育也并非打骂。
而是以引导为主,希望他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一般孩子惹出这样的祸端,应该会被打一顿,但是李母并没有,反而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想法。

这次经历也在李开复心里种下了科技的种子,他想了解这个行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远赴美国求学李开复有一个哥哥,他们之间的交集很少,因为对方是在美国求学的。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也到了该上学的时候,父亲决定让他跟哥哥一样。

年少的李开复知道这样要和母亲分开,自然是不愿意的,他在心里有自己的想法。
而李父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他认为国外的教育比国内的要好一些。
而且男孩子总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长大了才有所成就。
就这样年少的李开复被送往国外留学,来到了并不熟悉的哥哥身边。

虽然哥哥很照顾他,但语言一直都是过不去的难关。
李开复习惯了说国语,一开始他是没有办法和美国人交流的,别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也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所以刚来到美国时,他是很孤独的,没有一个朋友,甚至能连交流的方式都没有。
对于李开复而言,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是他非常难过的一段日子。

好在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发现了英语的窍门,渐渐地朋友多了起来,在美国的日子也相对好过一些。
其实学习语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勇敢的和别人交流,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更容易激发一个人的语言意识。
李开复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变得主动起来,很快就击破了语言难关。

在美国的这段时间,也真正的打开了他的视野,让他明确了自己的认知,毕竟一个有想法的人,总会找到方向。
哥哥是他在异乡唯一的亲人,所以他有什么事情都会选择和哥哥商量。
李开复对于科技的兴趣很浓厚,那时美国在这方面也是起步阶段,哥哥建议他要做好心理准备。
一个人一旦热爱上一件东西,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

家里人也没干涉过他要学什么,李开复在选择学习内容这件事上有很大的自主权。
在选择学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最前沿的学科计算机。
因为这里充满神秘的知识体系,和对于未来的探索,很大程度激发了他学习的斗志。
李开复对这个专业充满期待,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学科。

李开复刻苦学习计算机知识,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学习的方法。
不得不说,他在这方面真的是有天赋的,多次获得大奖。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能找到解决方案,这样优秀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令人钦佩。

李开复的很多方案是比较有创新性的,目的就是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当年的他有多优秀,16岁就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这样的表现足以证明她的实力。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李开复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他们而言,一件事情的结果可能有很多种,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李开复是一个思想先进的人,当他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需要目标明确的去做。
成为骄傲李开复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一旦确定什么事情能做,就会目标明确的去做。

在他个人看来,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且每样东西都要有实际意义。
他的一个老师非常的看好他,邀请其加入了自己的团队,参与新科技的研究。
而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研究出了世界上的首个成功案例。

而李开复也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杰出科学成就奖,这也开启了他在科技领域的遨游。
已经小有成就的李开复,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足,他也不满足于只有学士学位,转而攻读博士学位。
他想进入顶级学府学习,掌握更先进的科学知识。

李开复每周工作的时间在70小时以上,还有学业知识要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毕业后的他因为成绩优异,选择留校任教,成为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这个男孩用他自己的努力将当年的出走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他的生活也开始有了底色。
之后的李开复就像开了挂一样,开始顺风顺水起来。

先是进入了苹果公司,开启了他的科技之旅。
苹果公司的电脑操作系统是比较复杂的,李开复提出简化思路,寻找突破口。
虽然经历了失败,但最后还是成功了,这也是电脑使用的一次革命。

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系统,没有那么多需要担心的地方。
李开复是一个懂得不懈努力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目标明确就会努力去做。
但是他在苹果的任期并不长,最后因为理念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
李开复意识到东西方人观念上的不同,并开始自己组建科研团队。

这时谷歌对他们的研究成果非常满意,决定与其合作。也因为这件事,他受到了微软高层的排挤。
在谷歌的那段时间,李开复的表现十分突出,获得了上下级的一致认可,晋升为谷歌中国总裁。
但是李开复并不满意当时的自己,他这半生都在为外国的科学事业做贡献,忽略了自己的祖国。

故土难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辞去谷歌中国总裁的职务,开始回国创业。
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和他相关的864家公司,一起被搬回中国。
李开复的成功不是突如其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也印证了那句话,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