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公安部发布的标准和新规,有3类电动车属于“白名单”车型,上路门槛低且合法上路不查。具体如下:
- 旧版电动自行车:符合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国标车,限速25km/h、整车质量≤63kg、不带脚踏骑行功能,可上非机动车牌。这类车外观类似自行车,有助力功能,无需驾照,很多地方的共享单车就是此类车。

- 过渡期内的超标电动车:新国标执行后,各地将新国标执行前购买的超标电动车列入范畴,挂临时过渡牌照,以地方过渡期为准。只要登记悬挂临时标识牌,按规定佩戴头盔,就可上路。
- 电助力自行车:这类车也无需驾照,车主只要为车辆上牌、佩戴头盔,就可放心上路。

同时,有4类车型需要考证上路:
- 电动摩托车:时速超过50km/h的电动摩托车,需持E或D照,车辆挂黄牌,允许搭载一名成人,且需投保交强险并遵守机动车道行驶规则。
- 电动轻便摩托车:时速在25 - 50km/h的电动轻便摩托车,需F、E或D驾照,禁止载人,属机动车,要投保交强险并定期年检。

- 电动三轮车:包括货运三轮、全封闭三轮和半封闭三轮等电动三轮车,归为正三轮摩托车,需D照。2025年,D照申领年龄放宽至70周岁。

- 低速四轮车:虽暂无国家标准,但多地要求持C2或C1驾照。部分城市过渡期内允许备案车辆无证上路,长远来看,持C类驾照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