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拥有18个省辖市,其中洛阳市由于总面积达170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
河南省的3个副省级城市,相比之下也只有许昌市,面积超过了3000平方公里。
众多城市的分区划设,难免会引发争议,很多人认为,河南的省辖市总数太多了。
可若是要将城市合并,合并哪些城市呢?
本文将从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
将规模小、人口少的城市改为不设区的市。我国有着很多不设区的城市,比如说广东的东莞。
东莞市曾经有过18个镇区,现在有7个区,东莞市的不设区并不是因为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因为东莞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规模,都不需要那么多区去进行划分。
像东莞市这种不设区的城市,在广东还有中山等城市。
参照广东的这种模式,在河南省中,存在有很多规模小,且人口也较少的城市。
就有不少人建议,不设区的城市也可以在河南省进行推广,比如说新乡、漯河、安阳等城市,由于城市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完全可以将城市主城区合并,统一划分为1个区,这样主城区的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在请教省内的地理专家以及统计专家后,我国专家们认为,河南境内的城市要想从18个市调整为15个市,是可行的。
三门峡合并设想。该如何进行整合呢?
就拿三门峡来说,三门峡这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136年就设立了三门峡县,所以三门峡这个名字并不是现在才有,但是三门峡也是河南省地级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刚刚获得这个称号。
三门峡市下辖的有湖滨区、陕州区、渑池县、灵宝市、永宁县、宜阳县和卢氏县等7个区县。
但从三门峡各区县的城市规模上来看,这7个区县并不能算是很大,要想将其进行整合,还是有可能的。
便有专家提出了三门峡市的整合方案。
该方案将卢氏县、渑池县分设到洛阳市。
将湖滨区和陕州区进行整合,设为街道办事处。
将灵宝市、永宁县、宜阳县、卢氏县合并为灵永卢宜市,设为地级市。
最终将三门峡市划为不设区的市。
这样的设置有三个好处:首先,1个地级市+1个不设区的市的设置,有利于降低地级行政区数量,提升对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其次,原本只有1个地级市,马上会多出1个不设区的市,这样对城市发展来说是利好,有助于区域集群发展;最后,其他城市也会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鹤壁市整合。鹤壁市的整合方案有着相同之处,鹤壁市下辖的有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淇县以及浚县等5个区县。
其中淇滨区和山城区地理位置相近,且经济发展也相似,所以建议将淇滨区和山城区进行合并为淇山区。
而淇县和浚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将淇县划归到安阳,浚县则划归到新乡,这样会更有利于淇县和浚县的经济发展。
至此,鹤壁市就只剩下1个区和1个县,建议将鹤山区划分为街道办事处,淇县和浚县合并为淇浚市,鹤壁市最终成为一座不设区的市。
如此划分的好处在于,首先,淇滨区和山城区合并为淇山区,划区更便于管理,且同区域内的城市发展相似,有利于区域集群发展;其次,淇县和浚县合并为淇浚市,有利于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共同富裕,最后,鹤壁市划为不设区的市,降低了地级行政区数量,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质量。
漯河市优化。漯河市对照前两市,有着相似的整合方案。
漯河市下辖的有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舞阳县、临颍县等5个区县。
其中,按照当地政府提出的整合方案,源汇区和召陵区进行合并为源召区,这样的整合方案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源召区的整合方案也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
结合漯河市的整合方案,可以将临颍县和舞阳县划归到许昌市和平顶山市等城市,可以将漯河市划为不设区的市。
如此操作的好处在于,首先,临颍县和舞阳县合并到许昌市和平顶山市,有利于两地的经济发展,也减少了地级城市的数量;其次,源召区的整合也有利于城市管理,促进区域集群发展。
最终,漯河市成为不设区的市,就有助于其他城市拓展发展空间。
结语河南省的地方建制清理,是出于我国综合改革的需要,这种改革无疑是有益的,有助于提高地方治理效率。
但地方行政区域的撤并或整建置,必须慎重考虑地方历史文化的兼顾,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
同时,地方一旦行政区划调整,可能会影响到地方的财政收入,需要制定一定的财税政策进行保障,以确保地方经济能够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仍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地理位置及交通区域的有效连接,以保证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下,实现同步、协调发展,提升各城市的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