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60岁写出上亿版税畅销书!18条写作经验太好用,不得不服!

草根爱练剑 2025-03-08 15:50:29

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华夏长鸿 四川

△琼瑶,中国著名作家

作家简介

琼瑶

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1949年,随父母由大陆到台湾生活,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16岁开始在台湾的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1963年,她的第一部20万字长篇小说《窗外》出版,正式成名,跻身台湾文坛。

琼瑶被奉为言情小说的泰斗级作家,她一生写了60多部小说,以此改编创作的电影有55部,电视剧34部。她的《情深深雨濛濛》《一帘幽梦》《还珠格格》系列,不仅在文学界掀起热潮,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登上荧幕,风靡半个多世纪,捧红了近百位明星。真正靠稿费、版税成为了亿万富翁,也是无数读者心中永不磨灭的传奇!

△琼瑶的部分作品及改编影视剧

在最开始写第一本书的时候,琼瑶还只是个婚姻不幸的普通写作者。但无论是丈夫嗜赌,一个人带娃,还是父母施压辱骂,无论过的多么捉襟见肘,琼瑶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写作事业。她说,只有源源不断地写,版税和稿费才会源源不断来。

最令人惊奇的是,1998年、1999年上映的爆火电视剧《还珠格格1》《还珠格格2》,还是琼瑶在自己60岁左右才开始写的书,本来琼瑶不是很看好这部作品,但它就是火遍了大江南北,深受读者和观众的热爱追捧。

《还珠格格》不仅把琼瑶的声名推到了巅峰,也带火了原著小说的销量。有网友估算,《还珠格格》至少为琼瑶带来了超5亿的收入,如果再加上影视版权可能超过10亿人民币。琼瑶依靠着自己的笔杆子,为自己挣出了声名,攒下了亿万身家!

△ 《还珠格格》至今仍是

中国电视史上最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之一

有读者和媒体评价琼瑶的作品:

“我觉得琼瑶本人就是对‘至情至性’这四个字的完美诠释,没有开阔的心胸、崇高的精神,真的写不出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这样的文字!”

“琼瑶的能力是一看她的文字就被带进去了,这不是写作者都能做到的,这是饱满的生命力!”

“她笔下的女子好像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算计和计谋,不乏感性而纯粹,我作为一个男性也动容~”

“她的文笔真的不过时,有些早期言情作家的文笔放今天已经不能看了,特别是一些语无伦次的作品,而她的就不会。”

为什么琼瑶的作品广受好评?写出这么多又快又好的作品,琼瑶到底究竟掌握了什么独特的写作技巧呢?

本期小夏就和大家分享,作家琼瑶的几点写作秘诀(根据琼瑶访谈、随笔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琼瑶写作技巧️————

1、喜欢“一气呵成”的写作

琼瑶:从来弄不清楚,怎么有人会笨到去写作!我每次写作,都把自己写得惨兮兮。我始终很佩服那种一年可以进行好几部长篇小说的人,也佩服那种可以边写边玩,轻松自在的人。

我不行,只要我一执笔,开始了我的长篇,我就会固执地要“一气呵成”。这“一气呵成”真害惨了我。它代表的意义是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六亲不认,直写到再也“累”不动了,倒在床上,脑子里边不肯休息,思想里全是我小说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写作生活实在很苦很苦。

2、经常把前人的诗词写进小说

琼瑶:当我写作时,每写到觉得自己的文字已经不足以描写这个境界,而记忆里又好像有哪个前人写过,这个感觉写得比我好,于是我就放弃自己写的,而去引用古人的话。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并不是现代人,但他就有这种深刻的体验。现在还有很多人弄不懂:人生有爱情吗?可古人早就写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的书写到这一段,就把这个句子写上。它胜过千言万语。简单的几行诗,往往比小说几千字更深刻、更强烈。所以我把诗词看得比我的小说地位高,我经常把诗词写进我的小说中。

3、只要能认识人,就能够写书

琼瑶:我的丈夫平鑫涛先生曾对我说:“一个作家如果休息了,便会被遗忘。”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不想被遗忘,我抓住我身边每一个人的故事成书。我一直认为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本书,整个社会有写不完的书。所以只要你能认识人,你就能够写书。

4、“不写实”的书,也可以是好书

琼瑶:批评我的作品“不写实”“太美”“太梦幻”的人仍然不少。总之,有些“书评家”给我的感觉是:我写得很辛苦,他们批评得很容易。好在我自己也不认为我的小说有多了不起,更不认为写小说是多伟大的工作。有一天,我看了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四季》。史蒂芬以写科幻恐怖小说著名,既然是“科幻恐怖”,当然“不写实”。中国的《西游记》里有神有怪有妖有魔,大家依然不能否认它是好书!所以,写不写实和是不是“好书"也没什么关系!

5、没研究过自己的读者对象,但总有人喜欢

琼瑶:我从来没有研究过我的读者对象是中学生、小学生,或者社会人士以及其他什么人,我没有研究过。但我收到的读者来信层次比较广,昨天就收到一位87岁的老先生给我的来信。所以我想,最起码,我现在可以证明一件事:我的读者还有一位87岁的老先生。

6、必须靠写作养孩子、维持生活

琼瑶:我写《窗外》时,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家里的情况是三餐无济,我不知道拿什么来给儿子买奶粉。我的丈夫(第一个丈夫)也很爱写作,我们两个一起写作。他白天要去上班,晚上回来写,他要靠上班来养活我。为了让他不那么累,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赚钱的作品。

那个时候我写作的情景是:左手抱孩子,右手写作。有时,右边写完了一页,左边却被儿子全部涂掉,他跟我说“妈妈写,我也写”。我一看气得一个耳光打过去,儿子一哭,我也跟着哭,然后就抱着儿子说:“我要养你,让我能够赚点钱。"

后来我的丈夫一直不得意,他的作品一直难以发表,因为他当时狂热地掉进了意识流的作品里,结果写出的东西人家看不懂,我也看不懂,两人之间逐渐变得有很多争执,最后变成他写他的,我写我的。而我写的东西比较容易发表,他写的东西仍然不能发表,于是他的情绪就不稳定,开始不回家。不回家不要紧,薪水也不给我。这样,我就变成必须靠写作维持生活,不知苦了多少年。《窗外》是在这种情况写的,《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一直等到差不多写了四部书之后,我的经济情况才略为好转。

7、作家都有点“自虐狂”

琼瑶:我很“恨”自己,既然写得如此“苦”,为什么还要写下去?我觉得,所有“作家”,都有点“自虐狂”,把自己关在一间斗室里,挖空心思,写痛手指,然后,还怀疑“我所做的一切,是否有任何意义?”这不是患上“自虐狂”的人,才会去做的傻事吗?

8、作品中难免有自己的个性和女性特质

琼瑶:我自己是一个女人,自身发生过很多故事,恋爱、婚姻、然后是婚变,结婚离婚、再结婚……反正都不顺利,波潮起伏。但是我在这种波潮起伏当中,找到了自己,巩固了自己,我觉得我最了解自己。我的作品当中难免会有自我的影子,我想每个作家都一样。

我是湖南人,我的个性本身就带着倔犟,牛脾气,这种牛脾气跟我的女性特质揉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会发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常常就抓住这种感觉,把它写出来。后来我发现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有,而是很多女性都有。但是她们或者说不出来,或者写不出来,而我写出来了。

9、艰苦时期一样可以写出好作品

琼瑶:我现在自认为,在艰苦时期写小说,不会比我后期的小说差,刚才有人说最喜欢我的《窗外》,可见《窗外》并不差过我后来写的《失火的天堂》、《聚散两依依》等作品。艰苦时期写的东西,跟度过了艰苦时期以后写的东西,内容上会有不同,但是绝对不会因为太艰苦而写不出东西来。凡是这样想的人,实际上是写作的狂热还不够。如果真正有写作的狂热,那种热力可以冲破一切。我现在比较讲究写作的条件,而以前却是抱着孩子写,什么环境都可以写,只要给我时间就行。

10、我的小说没有使命感

琼瑶:真的,我对自己的小说,从来信心就不很高。每写完一本书,我总是渴望“赞美”,竭望“鼓励"。当读者来信涌到我面前时,我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农人在田里工作一季之后,总会“收成”。我辛苦一季之后,也需要“收成"!我的“收成”,就是“读者”了。所以,我从不说,我的写作是要“文以载道”,我弄不清楚“道”的定义,从古至今,人类对“道”的定义时时刻刻在变。我的小说没有使命感,我只渴望和读者沟通,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1、只会写作,这是缺点也是优点

琼瑶:我是台湾第一个靠稿费养活自己的人。那个时候,没有人认为台湾可以有职业作家。因为稿费太微薄,靠写作赚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就以多取胜,想办法做到。因为不做到不行,我只会这一样。悲哀的是我只会这一样。我曾经去当家庭教师,当了一天就被人家解雇了。我也去上班,上了两个月,就上不下去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写作。所以我想,一个人的缺点往往就是一个人的优点。

12、写作的动力只有2个:赚钱和狂热

琼瑶:我能够写出四十多部小说,一部分是为钱而写,一部分是为了不被人遗忘而写。不见得写每一本书都有那么狂热的兴趣。对我来说,写作的动力,狂热是一项,赚钱是一项。我不写作,就没有收入。因为我要养活我的儿子。

13、写作只考虑能不能感动自己和别人

琼瑶:大陆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抱有一种使命感,或者说使命感太高。我写作的时候,就不考虑什么使命感,我考虑的是这本书能不能感动自己,我常常说,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我写完以后会看好几遍,觉得受感动,才拿去发表。我也有很多没有发表的作品。

14、写作问心无愧,有共鸣的读者就够了

琼瑶:我曾经被一个评论家批评过,说我的小说水准不高,格调低,只有中学生看,女工看,有很坏的影响,污染社会等等。反正批评得非常严厉。这类批评文章台湾很多,但我在这种批评中没有倒下去,我一直有一点自信。我手写我心,我就无愧于读者和自己。我不能让自己的作品获得每一个人的满意,我不能为所有的读者服务,只要有一些读者和我共鸣就可以了。一个人写作就是希望有共鸣,有了共鸣,写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15、小说里不吝啬地表达爱

琼瑶:我从二十多岁写到现在五十岁,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写的一直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我还不愿意放弃这点童心。我想我这个人幼稚的地方在这里,可爱的地方也在这里,犯错的地方在这里,成功的地方也在这里。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相爱的,如果人是为了爱而活着,那么就不应吝啬地说爱。

我的小说里不吝啬地说的就是爱,有时可能说得太多了。我常用很多的文字来表达这种爱,不止于男女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

16、把中国‘根’的东西,借现代语言传达出来

琼瑶:我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预期的目的。我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必须通过自己这一关,而这可能比任何人对我的要求都严格。我喜欢中国的古代文化,我是在唐诗中长大的,我写书常借鉴诗词的形式和意境,常常不露痕迹地把中国‘根’的东西,借现代语言传达出来。

17、保持自己的风格

琼瑶:在台湾有人批评我,说我的作品总是一个风格,没有突破自我。我说你不必到四川馆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觉得可口,就吃,不喜欢,可以上别的馆子。台湾的杂志多,作家也多嘛。在以后的写作中,我还要保持这样的味,这是人的个性。

18、坚持写完每一本书

琼瑶:我写每一本书都有恒心去完成它。而有恒心去完成一本书是一件很难的事,写了一半把它放弃却是很容易的。写作跟干每一行都一样,到时候就能生巧。你写熟悉的东西总没有错。我写大陆行,几乎是信手拈来,下笔成文。我没有雕饰,没有润色,什么都没有,只是把我真实的感觉写出来。这样就成了一本书。在台湾,我不算多产作家,我一年维持两本书的质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