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中间坐人腿没处放,露营睡觉要垫充气床,燃油车忍了十年的痛,纯电平台终于出手了!”
最近奇瑞iCARV23凭借“后排地台全平”的设计刷爆车圈,甚至有车主说:“买它就是为了能躺平!”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车到底是真黑科技,还是营销套路?
一、纯电平台立功!燃油车做不到的,V23凭什么行?传统燃油车的“鼓包”难题:后排中间凸起的“鼓包”这可是燃油车用户始终难以释怀的痛。
传动轴、排气管以及油箱挤占了底盘空间,如此一来,地台想要平整那可就太难啦。
有车主吐槽道:“坐在中间的人呐,就跟骑骆驼似的,短途的话还能忍忍,可要是长途,那简直是恨不得直接跳车!”
iCARV23的降维打击:纯电平台直接“掀桌子”——电池包平铺在底盘,电机后置,没了传动轴以及排气管的束缚,地台直接“一刀切平”。
实测V23后排地台高度差,几乎为零,三个成年人并排坐,腿能随便伸,甚至还能轻松活动。而且车主也感慨道:“这下终于不用抢两边座位啦!”
技术细节:V23的2735mm轴距配合四轮四角设计,把空间利用率拉到67%
后排座椅,能够一键放倒;形成1.8米纯平的“大床”这样在露营时直接节省了帐篷钱。
一位宝妈车主讲道,带娃出门,婴儿车、玩具将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并且还能把老公的钓鱼竿也塞进去,这车着实是个“空间魔术师”!
二、用户真实场景:地台全平到底有多香?场景1:家庭出行
二胎家庭最怕“车内大战”:安全座椅占位、玩具零食乱飞。V23的后排地台全平+纯平后备箱(放倒后744L)
实测能塞下两个28寸行李箱,还有婴儿车折叠滑板车。有车主分享道:“上次全家去自驾游,孩子居然直接躺在后排睡觉,而且连充气床垫都省了。”
场景2:年轻人露营
露营党狂喜!V23的后排放倒后秒变“移动卧室”,搭配车顶行李架(承重200kg)
帐篷炊具自行车全带上。一位户外博主实测:“车尾门开口较低,搬装备的时候不用弯腰,而且后备箱下层还有个90L的隐藏空间,简直太实用了,私房钱都能藏进去呢!”
场景3:宠物友好
养狗的人经常碰到的难题是,宠物上了车之后,会到处乱跑,而且毛发会掉得满地都是。V23这种车型的地板,很平整还使用了防水的材料,另外配备了可以拆卸的座椅套,清理的时候,只要用吸尘器吸一下,就能很快弄好。有位车主风趣地说:“我家的狗现在一上车就躺着不动了,它看上去比我还会享受生活呢!”
三、竞品对比:V23的地台平,别人家的为什么不平?同级纯电SUV的“小想法”:有些车型,为了提升续航,大量堆砌电池,结果导致地台高度上升;还有些车型,为节省成本,延续燃油车的架构,对于“魔改”地台仍然使其凸起。
反观V23,从研发一开始就坚守纯电平台的原生设计,将电池包与底盘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实现了真正的“纯平”。
燃油车:输得不冤!某日系SUV车主无奈:“每次全家出行,孩子宁愿挤第三排也不坐中间,地台凸起简直是反人类设计!”而V23的用户却表示:“现在孩子抢着坐中间,因为腿能伸直!”
四、争议与真相:地台全平=偷空间?V23的取舍之道有人质疑:“地台平了,座椅会不会变薄?舒适性打折?”实测V23后排坐垫厚度达370mm,比同级厚10%,靠背还能调节角度。
一位1.8米的壮汉车主说,“我坐后排呢,而且还能跷起二郎腿,座椅的支撑啊,比我家那沙发还要舒服呢!”
技术妥协?不,是技术突破!V23通过电池包结构优化(10mm装甲防护),悬挂精简(前麦弗逊+后五连杆),
既保住了地台平整度,又没牺牲底盘通过性(离地间隙210mm)。
工程师透露:“我们甚至给电池包做了手枪级防弹测试,安全与空间全都要!”
五、车主说:买它的人到底图什么?“颜值党”小李:“方盒子造型+复古圆灯,开出去比奔驰大G还拉风
“技术控”王哥:“8155芯片25K大屏,车机流畅得能打王者荣耀
“务实派”张姐:“10万出头买四驱,续航501km,充电比加油还便宜
但最打动人的还是细节:
隐藏彩蛋:尾门“小书包”其实是储物盒,能塞下12瓶矿泉水;
扩展神器:全车24个螺口,装手机支架、GoPro、露营灯都不用手打孔;
新手福音:540透明底盘+自动泊车,女司机也能一把入库。
结尾:纯电平台“卷”向用户体验,这次你站谁?iCARV23通过“地台全平”这一方式,表明:技术的革新,并非是为了卖弄技艺,而是去解决实实在在的痛点。当燃油车仍在纠结“鼓包是否能够做得更薄些”的时候纯电平台已然开启,迈向了下一个战场——让车辆切实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
互动话题:你觉得后排地台全平是“伪需求”还是“真香”?你买车会优先考虑这个设计吗?评论区聊聊!
(文中数据来源:iCAR官方技术文档、车主实测反馈、第三方媒体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