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会上,西方再次将矛头对准中国。没有最强助攻在场,王毅外长单刀赴会,气势不减,反问西方一个问题,无人能答。同时,王毅就中美问题交底,若美方执意打压遏制中国,中方将奉陪到底。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只要谈及俄罗斯,必定拉上中国,抹黑炒作称中国支援俄罗斯,好为制裁中企找借口。而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罗斯没有被邀请,所以俄外长拉夫罗夫没有到场。一般而言,在西方主导的类似会议或者国际场合,在许多问题上,中俄互为援手,但这次拉夫罗夫缺席,没有最强助攻。
中方只能单独面对西方,王毅外长单刀赴会,彰显大国风范。不出意料,西方再度将矛头对准中国,将俄乌冲突延续至今的黑锅甩给中国,妄图逼中方买单。在西方的话术中,如果不是中国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俄罗斯收入大减,根本无力一直打下去,也许俄乌冲突早就结束了。
显然这种逻辑是非常错的,俄乌冲突的爆发以及不断升级责任在美西方,如果美西方,俄乌冲突不会爆发,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是进行过谈判的,差点停战,如果不是美西方极力阻挠,一直援乌,向双方出手武器等,俄乌冲突早就结束了,中国不是当事国,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
面对美西方的污蔑,王毅外长一句话让在场的人哑口无言。王毅外长表示,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进口油气,如何弥补缺口,保障14亿多中国民众的需求?
如此简单的反问,现场的西方人却无一能够回答。中国是最大的工业国,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所以中国需要进口,中国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多样化,从许多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中东,俄罗斯,中亚,非洲和拉美都有。当然美国也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但美国的能源价格太高,且以中美博弈的态势,如何能确保从美进口能源安全?
而且,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最便宜,能提供的量也最大。从中东拉美进口都要经过海运,而美国在全球拥有数百个军事基地,在美国掌控海上霸权情况下,对中国而言,海运并不妥当。
俄罗斯和中国陆上相连,通过管道运输更安全。以中俄的关系,无论是经济角度还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角度考虑,从俄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都是应该的。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也从侧面阐述中方的立场,中俄的合作是基于经贸关系,基于两国利益的,不请针第三方国家。同时王毅外长的话,也让在场的欧洲人非常不是滋味,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联合美国制裁俄罗斯,停止从俄进口廉价原油,大幅减少从俄进口廉价天然气,然而从美国高价进口大量液化气。
结果呢?欧洲能源价格暴涨,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物价飞涨,经济不景气。引发了欧洲多国民众的抗议游行,也导致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朔尔茨执政联盟的解体和失去总理宝座就是最直观的证明。美国能源巨头赚的盆满钵满,欧洲成为冤大头。想来,易地而处,欧洲也更想进口俄罗斯廉价的原油天然气,这下西方再拿着中俄贸易指责抹黑中国就站不住脚了。
而且当下美俄都在推动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自当地时间2月12日晚,特朗普和普京进行长达90分钟通话后,双方就尽快谈判结束俄乌冲突达成共识。当然这让欧洲和乌克兰都非常不满,欧洲英法德等6国发布联合声明,批评美国背着欧洲和俄罗斯“交易”,欧盟强调必须保证乌克兰的利益,保证欧洲的利益。
但特朗普并没有理会,反而不断对俄罗斯示好,特朗普公开表示,希望俄罗斯重新加入G7,只是俄方直接拒绝,2月14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对加入G7没兴趣,俄罗斯更想在G20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同时,王毅外长在慕安会上就中美关系交底,王毅外长表示,中美相处的三个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双边关系,这才是中美相处之道。但如果美国仍然执意要打压遏制中国,那么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这是中方的立场,也为中美关系指明道路,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合作共赢还是对抗博弈,就看特朗普怎么选了。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15 07:04 王毅:若美执意打压遏制,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观察者网 2025-02-15 08:18 王毅:中国不从俄罗斯进口油气,如何保障14亿多民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