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载浴血坚守,海南未蹈宝岛覆辙,解放后两万余人仍着红军军装!

追踪我历史 2025-02-27 17:13:04
引言:

你可曾想过,如果历史的齿轮稍有偏差,我国南海的璀璨明珠海南岛,是否会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五星红旗在华夏大地各处飘扬时,海南岛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身着红军军装,静静伫立,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便是琼崖纵队,一支被时光尘封许久,却对海南的命运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英雄部队。没有他们23年如一日的坚守,海南岛或许真的会成为第二个台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琼崖纵队神秘的面纱,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萌芽:在黑暗中觉醒,于逆境中诞生

1927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局势动荡的年代。国内大革命失败的阴霾笼罩着中华大地,反革命势力疯狂反扑,白色恐怖四处蔓延,无数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然而,就在这至暗时刻,琼崖地区的革命火种却顽强地燃烧起来。

琼崖,这片位于南海之滨的土地,虽孤悬海外,却有着炽热的革命热情。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琼崖共产党人没有丝毫退缩。1927年9月,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著名的全琼武装总暴动——椰子寨战斗打响,这如同一声划破夜空的惊雷,宣告了琼崖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此后,各路起义军不断汇聚,逐渐形成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正式成立,这便是琼崖纵队的前身。他们扛起红旗,怀揣着对革命的信仰,在琼崖的土地上,与反动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成立初期,琼崖工农革命军面临着重重困难。武器装备极度匮乏,战士们手中的武器大多是大刀、长矛,甚至是自制的土枪土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战士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缺乏战斗经验;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但即便如此,琼崖工农革命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在琼崖地区四处出击,打击敌人,建立革命根据地,为琼崖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浴血奋战,在战火中砥砺前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琼崖红军)在琼崖特委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琼崖的深山密林中,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母瑞山,这片琼崖革命的重要根据地,琼崖红军经历了最为艰难的考验。1929年至1932年,国民党军队对母瑞山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围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琼崖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母瑞山的险要地形,与敌人展开了周旋。在战斗中,红军战士们缺衣少食,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治,但他们始终坚守着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红军战士们与敌人在山林中展开了白刃战。战士们手持大刀,奋勇杀敌,鲜血染红了土地。尽管战斗异常惨烈,但红军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革命的尊严。在这场战斗中,许多战士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

除了与国民党军队正面交锋,琼崖红军还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们在根据地内建立了民主政权,组织农民生产自救,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琼崖红军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1932年,由于敌人的残酷围剿和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琼崖红军遭受了重创,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但琼崖特委和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分散在深山老林中,坚持游击战争。在这艰难的岁月里,琼崖红军战士们靠着吃野菜、野果,住山洞,顽强地与敌人进行斗争。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的火种不会熄灭,总有一天,他们会重新点燃琼崖革命的烈火。

抗争:全民抗战,共御外敌显担当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琼崖纵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进行谈判,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议。1938年12月,琼崖抗日独立队正式成立,后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成立后,迅速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他们活跃在琼崖的各个角落,运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日军。在潭口阻击战中,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打响了琼崖抗战的第一枪。1939年2月10日,日军数千人在海口西北角的天尾港登陆,企图进犯琼崖抗日中心地区。独立总队第一中队在中队长黄大猷、队附符荣鼎的率领下,迅速赶到潭口渡口,阻击日军。战士们凭借着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为后方机关和群众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极大地鼓舞了琼崖人民的抗日信心,也让日军认识到了琼崖抗日力量的顽强。

在之后的战斗中,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先后取得了罗牛桥伏击战、罗板铺伏击战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在罗牛桥伏击战中,独立总队经过周密侦察,得知日军有一支运输队将经过罗牛桥。于是,他们在罗牛桥附近设下埋伏。当日军运输队进入伏击圈后,独立总队战士们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日军措手不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歼灭日军数十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这场战斗,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为独立总队补充了装备。

除了在军事上打击日军,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还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抗日。他们组织抗日救国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抗日的力量。在根据地内,群众们积极为部队送情报、送物资,掩护伤病员,形成了全民抗战的热潮。

在抗日战争期间,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共对日作战2200余次,歼灭日军3500余人,伪军1500余人,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琼崖的尊严,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决胜:解放海南,奠定南疆稳固基石

抗日战争胜利后,琼崖纵队又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中。此时的琼崖纵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万多人的强大武装力量。他们在琼崖地区继续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7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琼崖独立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琼崖纵队在冯白驹等领导下,积极开展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他们在琼崖各地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先后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1949年,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解放海南岛的任务提上了日程。琼崖纵队作为海南岛本土的革命武装力量,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配合渡海作战部队,为部队提供情报、向导,协助部队登陆。

在渡海作战前,琼崖纵队派出多支侦察队,深入敌人后方,侦察敌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搜集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军队在海南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等重要情报,并及时传递给渡海作战部队。这些情报为渡海作战部队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0年3月至4月,渡海作战部队分两批向海南岛发起进攻。琼崖纵队积极配合渡海部队,在海南岛接应登陆。在登陆过程中,琼崖纵队与渡海部队里应外合,共同打击国民党军队。他们在海岸线上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渡海部队开辟了登陆场。在战斗中,琼崖纵队战士们英勇无畏,许多人牺牲在了战场上,但他们的牺牲为解放海南岛铺平了道路。

经过艰苦奋战,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琼崖纵队23年的坚守,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他们为海南岛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为新中国的南疆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铭记历史,传承不朽的精神力量

回首琼崖纵队的历史,他们23年的坚守,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坚定不移地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顽强抗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决胜千里,琼崖纵队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守护了海南岛,更在于他们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今天,当我们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时,不应忘记琼崖纵队的英雄们。他们的故事,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琼崖纵队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