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最困难的时期,残暴且毫无人性可言的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不断地进行疯狂扫荡,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重重经济封锁,搞得根据地军民没衣穿、没被盖、没盐吃,连办公用纸、生活用碱都成了大问题。
鉴手这种情况,毛主席在1942年底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紧接着,在各根据地搞起了大生产运动。但如何把根据地生产的东西销售出去,又把根据地急需的物资搞回来呢?这是个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根据地政府决定设立贸易局,组织物资流通,并在贸易局的领导下于敌占区设立经济办事机构,搭起根据地与敌占区物资交流的桥梁。彭城义兴货栈在这样的形势下组建起来了。
彭城义兴货栈设在敌占区的彭城镇富田村,它是太行区贸易局的一个下属组织,具体的购销任务受贸易局前方办事处——谦记货栈领导。以经商面目出现,目的是为了在敌占区站住脚。开业时,组织上拨给一万斤花椒作为流动资金,由太行区贸易局负责人蔺剑峰负责。经理是赵子春,负责联络工作。柴金维任会计。成员中还有王品三、田老宁、马年锁、田林芳、李清怀等,工作人员都是供给制待遇。
义兴货栈的主要任务是推销根据地的土特产品,如花椒、麻、核桃仁等;向根据地输送急需的物资,如棉花、食盐等。货栈为解决根据地的物资困难、支援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45年彭城解放后,义兴货栈改为同济公货栈,划归太行区五分区领导,由原谦记货栈的曹化民任经理,赵子春任副经理,义兴货栈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是一段难以忘记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也是普普通通的党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下的一段战斗史、斗争史。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