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对99.99%的人都是吃瓜而已,而对真正涉足国内toB市场的公司,可谓晴天霹雳。
在我个人的见识里,作为一个项目实体,飞书可谓国内toB的天花板。无论产品、市场还是技术,都是明显领先于同侪的存在。这并不算是对他们的夸奖——因为同行类似钉钉和企业微信,都做的太糟糕了。
但哪怕是对比之下的领先者,也是行业的领先者,这没啥疑问。可连领先者都裁员了,可见国内toB的市场前景会是个什么样。
我个人算是经历过互联网行业从toC到toB视角转移的,当时的逻辑出发点无外乎:
1.国内商业市场需求极大、有充分“互联网化”的商业前景;
2.有美国庞大而兴旺的saas行业在前,哪怕是抱着抄作业的心态,这波也不会亏;
3.在大环境的经济形势向好的历史时期里,对商业经营实体的服务无疑有巨大的增值潜力。
说白了,saas市场在当年(悲观的讲,也是2020年之前都算)绝对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增加或者转换赛道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可人力是逃不过天命的。如今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了——说翻天覆地可能夸张了,但尘归尘土归土总是符合实际的。
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要点,就是似乎现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抱紧AI这条下一个大腿——对saas服务,已经没那么热衷了。
当初信誓旦旦说好的什么“5年、10年、甚至20年耕耘”的傻话,如今也根本没人出来担责了。毫不夸张的说,就在3-5年之前,兴冲冲打进“企业服务”这个领域、打算分一杯羹的互联网公司,就算没有一千家、也有八百家。
可直到辛辛苦苦吭哧瘪肚把产品做出来、到了交付和付费这个环节,大家才发现眼里的“富矿”根本就是一群哪怕是迅雷会员都会在pdd上搜索比价的老板们——哪怕人家已经身价9-10位数,也丝毫改变不了这个“习惯”。
企业服务嘛,不值那么多钱的。
作为一个小白人,我是很能体会作为普通打工人的“炮灰”视角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互联网er们“事业的正义性”这个问题。
目前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我敢说最多最多只有10%的比例,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义的”——哪怕是“有意义的”,都算是正义的一种。
但这个比例,我觉得不用太久,4、5年之前,大概都会在50%以上吧?个人以为。
这是全行业性的信心丧失、与个人奋斗、职业梦想之类的破灭紧密相关——你眼里的改变世界,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你的前途命运,也仅仅是只跟资本在风险面前做出的谨慎操作擦肩而过而已。
我反正是已经放弃理想了,但我不希望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希望这波被裁的飞书人,至少有万分之一可以保留当年的初心吧——你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你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大概率,我们都要重新上路、重新寻找工作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