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8年的一天,一名男子匆匆从秦国逃往魏国。
傍晚时分,他路过一家旅店,打算在这里休息一夜。
旅店老板要求他出示证件,类似于现代的身份证。
男子无奈地表示自己没有证件。
老板严肃地回答:“商君变法规定,住店必须出示证件,否则我会被问斩。
”男子听后不禁感叹:“商君变法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赶路。
这名男子正是商鞅,曾因变法成功被秦孝公封为商君。
他为何要逃离商地,逃往魏国呢?
商鞅,本名公孙鞅,又名卫鞅,出身于卫国的公室,与周天子同宗。
年轻时,他酷爱刑名之学,后来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担任中庶子。
尽管公叔痤极力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魏惠王并未重视。
商鞅得知秦孝公正在招贤纳士,便决定前往秦国寻求机会。
初到秦国,商鞅先后四次面见秦孝公,前几次并不顺利。
商鞅刚走,秦孝公就大骂景监,认为商鞅是个“妄人”。
所谓“妄人”,指的是一个妄自尊大、只会说大话的人。
这是因为商鞅与秦孝公之间是一场双向面试,秦孝公在考察商鞅,商鞅也在试探秦孝公。
如果秦孝公一上来就被商鞅的帝王之道打动,商鞅很可能不会留在秦国,而是另寻明主。
商鞅从小喜欢刑名之学,是法家本色,不同于一般的策士说客。
直到第四次见面,商鞅向秦孝公阐述了“强国之道”。
这次,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两人连续交谈数天,仍意犹未尽。
通过这次深入交流,秦孝公认定商鞅是他需要的人才,遂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全面负责秦国的变法。
商鞅变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废除贵族权利,取消继承特权,设立军功制。
2. 废除奴隶制和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化。
3.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4. 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
5.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的法令早已准备就绪,但他当时在秦国毫无根基,如何让秦国上下信服呢?
商鞅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威信。
他在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柱子,宣布:“能将其搬到北门者,赏十金。
”商鞅为何要采取这样的举动?
史书记载,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自己。
秦国曾经失去过信用,例如有军功的将士没有按规定得到赏赐,犯下罪行的王公贵族却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
商鞅明白,秦国已经失信于民,他必须重新树立信用。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广为流传。
他宣布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便赏五十金。
起初,没有人敢尝试,大家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商鞅见状,便加大奖赏。
最终,有人将木头搬到北门,商鞅果然赏给他五十金,以此证明自己言出必行。
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也为后续的变法奠定了基础。
商鞅的变法并非一帆风顺。
新法推行一年后,国都的百姓依然觉得新法不便。
商鞅经过观察发现,是秦国的贵族在捣乱,其中甚至包括太子。
商鞅明白,新法之所以无法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阶级的违法。
太子带头违反新法,破坏了法律的威信。
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商鞅坚决处罚触犯法律的太子,即后来的惠文王。
由于不能直接对太子用刑,商鞅便处死了太子的舅舅,对太子的两位老师施以极刑。
这一举措让秦国上下彻底信服,新法终于得以顺利推行。
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迅速崛起,最终统一了六国。
商鞅本人的命运却颇为悲惨。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有怨望者。
”商鞅变法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公元前338年,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病逝,新王秦惠文王即位。
秦惠文王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以“谋反罪”调查商鞅。
《史记》记载,秦孝公去世后,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
商鞅得知消息后,逃往魏国,但魏国拒绝接纳他,商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发动邑兵北击郑县。
一地之力不敌全国之兵,商鞅最终战败,被秦军俘虏,车裂而死,全家也被诛灭。
商鞅的死因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秦惠文王是因为当年与商鞅的冲突而报复,但这显然站不住脚。
秦惠文王虽然对商鞅有怨恨,但不至于因此痛下杀手。
实际上,秦惠文王杀商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商鞅位高权重,功高震主,新君即位后需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巩固权力。
其次,商鞅变法已经完成,对秦国的价值逐渐减弱。
此外,商鞅之死可以进一步打压复辟势力,平衡变法者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保护新法,稳定统治。
秦惠文王在车裂商鞅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莫如商鞅反者!
”这句话与其说是说给商鞅的尸体听,不如说是说给那些贵族、士族听的。
秦惠文王希望通过商鞅的死,警告那些反对变法的人,不要再轻举妄动。
商鞅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他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秦国的崛起,最终却因变法的成果而丧命。
这不禁让人感叹,每个变法者在缔造历史的同时,也在毁灭自我。
像商鞅这样有大局意识、笃诚热情、极身毋二的变革家,应该得到应有的尊敬与赞誉。
商鞅的变法不仅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悲剧命运也提醒我们,改革之路充满艰辛,每一个改革者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