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2.5万元城市NDA免费送!传祺向往S7震撼预售

简知许聊汽车 2025-03-10 18:47:42

二十万,买一辆自主品牌的SUV,你会选谁?这个问题放在五年前,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把目光投向那些敢于挑战合资,甚至叫板豪华品牌的新势力。广汽传祺推出的传祺向往S7,就是这样一位挑战者。它喊出了“全面拥抱智能”的口号,试图用科技和舒适重新定义家用SUV的标准。那么,它究竟有没有实力支撑这份野心?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

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祺向往S7的外观相当吸睛。它没有盲目跟风当下流行的激进设计,而是选择了“藏锋于润”的设计语言。圆润流畅的车身线条勾勒出大气稳重的轮廓,而细节之处点缀的锋利棱线又增添了一丝动感,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2618mm的全球最长天际线智能前灯带,配合2248颗LED灯珠组成的AI情绪大灯,更是点睛之笔,让前脸极具辨识度。尤其是在夜晚,多种情绪灯语的变换,让车辆仿佛拥有了生命,与驾驶者进行着无声的交流。这种设计风格能否被大众接受,或许存在争议,但至少它展现了传祺向往S7的独特个性。

走进车内,你会发现传祺向往S7的内饰同样注重舒适性和科技感的营造。79.6%的超高得房率和1058mm的二排最大空间,即便是一家五口出行,也能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拥有舒适的乘坐体验。23㎡的超柔水润皮和占比达44%的超柔NAPPA真皮,触感细腻柔软,配合十层超舒适结构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更是将乘坐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7.3吋后排吸顶屏和日照金山可翻转升降音响,则为后排乘客打造了一个专属的娱乐空间。而无感电吸门这样的细节配置,则体现了传祺向往S7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当然,作为一款智能SUV,传祺向往S7的智能化配置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它搭载了广汽自研的L2无图端到端类人智驾系统,这套系统集合了可变焦激光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以及27组车规级全视角传感器,构建了360°无死角的环境感知网络。配合英伟达OrinX芯片提供的254Tops算力,可以迅速识别并应对环岛出入、窄路掉头、人车混流等35类主场景及357项子场景。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祺向往S7直接配备了高速及城区NDA智能驾驶功能,并且赠送价值2.5万元的城市NDA智驾功能终身使用权,无需OTA推送,真正实现了“开局即满血”。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在智能座舱方面,传祺向往S7搭载了ADiGO 6.0交互界面和高通骁龙8295P高性能版芯片,保证了系统的流畅运行和快速的响应速度。同时,今年大热的DeepSeek也应用到了车机系统中,进一步丰富了传祺向往S7的智能生态。

动力方面,传祺向往S7采用了插混增程的“一车双模,一车三用”的动力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纯电优先模式、增程模式或智能模式,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燃油经济性。这种灵活的动力模式,更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传祺向往S7进行了极其严苛的测试。1143台测试车累计行驶超过1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0圈,这在传祺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此大规模的测试,只为一个目的:在上市前替用户把所有的问题都发现,把所有可能会踩的坑先踩完。这种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值得所有自主品牌学习。

传祺向往S7的预售价格区间为19.48万至23.48万元(享受国家补贴后),这对于一款配置如此丰富的智能SUV来说,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再加上五重超级预售权益,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其性价比。

从2022年3月启动开发至今,传祺向往S7历经了整整三年,共1095个日夜的精心打磨。从设计理念到技术研发,再到生产制造,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传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他们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和痛点,力求打造一款真正符合用户期待的产品。

然而,传祺向往S7并非没有缺点。例如,它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与一些合资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部分消费者对其“藏锋于润”的设计语言可能并不感冒。不过,瑕不掩瑜,传祺向往S7在智能化、舒适性、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依然使其成为了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传祺向往S7的出现,无疑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它以其前瞻的智能科技、极致的舒适体验、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向合资品牌发起了挑战。它能否成功突围,还有待市场验证。但至少,它展现了中国品牌向上突破的决心和实力,也让我们对中国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传祺向往S7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全面的智能化配置、极致的舒适体验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L2级无图端到端类人智驾系统、AI智能座舱、插混增程的动力模式,以及经过1143辆测试车累计1200万公里严苛测试的品质保证,都使其在同级别车型中脱颖而出。19.48万至23.48万元的预售价,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传祺向往S7的出现,不仅代表着广汽传祺品牌向高端市场的进军,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崛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