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有一天,捧起一本获奖小说,作者一栏竟写着 AI 的名字?这并非科幻,而是真切发生的现实。
在 2023 年 10 月,第五届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的获奖名单公布,一部名为《机忆之地》的作品斩获二等奖,引发轩然大波。这部小说由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通过与 “@硅禅”(AI)对话创作而成,历经约 66 次对话、5 个非连续时间段,耗时约 3 小时,AI 生成约 43061 个字符,最终复制出 5915 个字符完成作品。它匿名参评,6 名评委中 5 名未察觉其为 AI 创作,故事里,李晓与 AI “Neura” 探寻 “机忆之地”,情节充满科幻色彩。
而在 2024 年年初,第 170 届日本芥川奖颁奖典礼上,33 岁的作家九段理江凭借小说《东京都同情塔》获奖,更是惊爆眼球。她坦言,小说约 5% 的文字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些内容经适当修改融入作品,讲述未来日本施政者为罪犯建收容设施,女建筑师主人公在充斥 AI 的社会中挣扎生活。
这些事件打破了文学界的平静湖面,让我们不禁思考:AI 创作的小说都能拿奖了,传统作家该何去何从?
AI 创作最显而易见的优势,便是那令人咋舌的速度。传统作家创作一部小说,从构思、撰写到修改,往往耗费数月甚至数年光阴。就拿网络写手来说,一个勤奋的写手,要写出 100 万字的小说,不吃不喝、灵感不断,起码也得一年时间。而华东师范大学王峰团队打造的百万字小说《天命使徒》,采用 “国内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 + 提示词工程 + 人工后期润色” 的方式,人工智能占 70%,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初稿。这就好比,传统作家还在吭哧吭哧一笔一划勾勒蓝图时,AI 已经用 “打印” 的方式,快速产出一份成品摆在眼前,效率堪称 “开挂”。
不过,AI 创作虽快,却也有 “阿喀琉斯之踵”。在创意和灵感层面,它与人类作家相比,就显得有些 “贫瘠”。人类作家的灵感源自生活的点滴,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回街头巷尾的见闻,都能化作笔下的故事,饱含真情实感,触动读者心灵。而 AI 呢,它是基于大数据与算法运作,通过学习海量文本,模仿既有风格生成内容。上海作家小白就曾指出,AI 创作的难点不是创造力,而是上下文连贯性,它很难创造出一部长篇小说。虽说 AI 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但写小说时,故事构思、角色塑造容易陷入套路,呈现出雷同性、重复性,缺乏那种能让读者拍案叫绝的独特巧思。就像有评论家评价 AI 小说,读起来总觉得缺了点 “灵魂”,文字背后没有作者独特的人生体悟与个性光芒,情感表达机械、生硬,难以引发深层共鸣。
传统作家之所以难以被替代,关键在于他们能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像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穿插着家族兴衰、人性冷暖,细腻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与人性的复杂。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中,为宝黛爱情的凄美而落泪,为众女子的命运多舛而叹息,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却内心善良,他对爱斯梅拉达的默默守护,以及爱斯梅拉达的热情奔放与悲惨遭遇,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引发深深的悲悯与震撼。这些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是他们用心血浇灌而成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触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这是 AI 基于算法生成的文字难以企及的。
传统作家凭借深厚的生活阅历与深刻的思考,赋予作品对人性、社会等诸多问题的深邃洞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画布,描绘了俄法战争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百态,探讨了战争的意义、贵族的责任、人性的救赎等深刻议题,展现出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奋进。鲁迅的作品更是如匕首、如投枪,直击旧中国的黑暗现实,《狂人日记》借 “狂人” 之口,揭示封建礼教 “吃人” 的本质;《阿 Q 正传》塑造了阿 Q 这一典型形象,剖析了国民的劣根性,唤起民众的觉醒。他们的作品,是时代的镜子,照出社会的症结,为人类思想的进步点亮明灯,这种深度与厚度,源于作家对生活的扎根、对人性的探寻,绝非 AI 通过数据拼凑所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