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3824-2024》解读:村镇供水水质检测指标与频率明细

赢润环保 2025-04-16 11:12:28

村镇饮用水集中供水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水质安全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为确保供水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我国已在《GB/T 43824-202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明确了不同供水规模下的水质常规检测指标及检测频率要求。这一规范的出台,为村镇水质管理和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与制度支撑,下面就和赢润集团工作人员一起来了解一下村镇饮用水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常规检测指标和频率吧!

在水质检测指标方面,国家标准根据水源类型、供水环节及供水规模的不同,设定了分级检测要求。水源可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供水过程涵盖原水、出厂水、末梢水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水质检测的重点和频率也存在差异,科学分类有助于提升检测效率和效果。

1、地下水源检测

地下水源作为常见的供水来源,其水质检测指标包括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色度、臭和味、pH值等基础项目,以及针对特定地区水质问题的特殊检测指标,如氟化物、砷等。检测频率依据供水规模划分为五型,其中Ⅰ~Ⅲ型水源每周检测一次,Ⅳ型每月一次,Ⅴ型每季度一次。这种分型检测机制既保证了水质安全,又兼顾了检测成本。

2、地表水源检测

地表水源由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其检测指标在涵盖地下水源所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高锰酸盐指数,以更全面地评估水质状况。检测频率同样分为五型,但相较于地下水源,Ⅰ~Ⅲ型地表水源的检测频率提高至每日一次,确保了水质变化的实时监控。

3、出厂水检测

出厂水作为直接供给居民的水源,其检测指标更为严格,包括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消毒剂余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检测频率依据供水规模不同,Ⅰ~Ⅲ型每日检测,Ⅳ型每周一次,Ⅴ型每季度一次。出厂水的严格检测确保了居民饮用水的安全与健康。

4、末梢水检测

末梢水作为供水系统的末端,其水质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饮用水质量。检测指标与出厂水基本一致,但考虑到末梢水的特殊性,检测频率略有调整,Ⅰ~Ⅲ型每月检测两次,Ⅳ型每月一次,Ⅴ型每季度一次。这种调整旨在确保末梢水的水质同样符合标准。

在检测手段上,传统水质分析往往依赖实验室操作,流程繁琐、效率较低。而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检测设备的普及,显著提升了现场检测的灵活性与时效性。例如ERUN-SP-M9000便携式饮用水质分析仪,支持对包括砷、铅、氰化物、PH、色度、浊度、余氯等在内的26项常规指标进行快速分析,特别适用于村镇水厂、水源地和输水末端的日常巡检和突发事件应急检测。这类设备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水质检测的常态化和智能化,也降低了人力与时间成本,提升了供水单位的技术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村镇饮用水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常规检测指标和频率的相关介绍,村镇集中供水作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和检测技术的日益进步,其运行和监管模式也在持续优化。规范化的检测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检测频率安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坚实基础。通过科学设置地下水源、地表水源、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测指标与频率,结合便携式检测设备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升供水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 阅读:0

赢润环保

简介:气体水质检测仪-赢润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