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淮海战役牺牲,2009年,女儿竟在电视剧里发现了父亲身影!

维京晋州 2025-03-28 08:24:02

2009年的一天晚上,王庆梅和往常一样在家里收看电视剧《保卫延安》,她被剧中革命先辈大无畏的精神感动,王庆梅老人完全投入剧情中,剧中出现了一个叫王成德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她不由自主的向前倾着身子,目不转睛盯着电视屏幕,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他的父亲也叫王成德。

王成德已经在1948年时壮烈牺牲,电视剧中王成德的性格、年龄、长相都和王庆梅的父亲十分相似,她激动的不知所措,久久注视着电视屏幕,心中五味杂陈,她很快联系上剧组的工作人员,问出心中的疑问,工作人员将这件事情的真相向王庆梅娓娓道来。

王庆梅

剧中人物是否真的是王成德?他为何会出现在电视剧中?这中间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一起揭开王庆梅在剧中发现父亲的真相。

一、影视剧中意外发现父亲,老人内心深受触动

2009年的一个下午,王庆梅吃完饭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消遣,她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所以很喜欢看抗战题材的影视剧,这天电视里播放的是《保卫延安》,老人聚精会神的认真观看起来,正当她看的入神时,剧中突然出现了一名叫王成德的年轻指导员。

王庆梅下意识的身体前倾,盯着屏幕上那个叫王成德的年轻战士一动不动,她从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剧中的王成德性格坚毅、有勇有谋,虽然他不是主角,但是王成德英勇的形象让王庆梅过目难忘,最重要的一点是剧中人物和她的父亲有很多相似之处。

王庆梅认真观察着剧中的王成德,年纪、长相都和父亲相似,而且同样都是河南人,王庆梅从屋里拿出父亲的画像,这是她对父亲唯一的印象,她小心翼翼的抚摸着手中的画像,泪水湿润了她的眼眶,母亲去世前曾经叮嘱她,一定要找到父亲的尸骨让他入土为安。

王成德的画像

王成德牺牲的时候王庆梅还不到4岁,她对父亲的印象都来自那张珍贵的画像,父亲离开家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从小她就和母亲相依为命,看着别的孩子都有父亲的关爱,这让王庆梅十分羡慕,她总是追问母亲“父亲到哪里去了”。

母亲告诉王庆梅“你的父亲是大英雄,他把敌人赶走就回来了”,王庆梅当时听不太懂母亲的话,只是默默等待着父亲回家的那天,等到王庆梅年纪更大一些,才知道父亲是为国牺牲,再也不会回来了,母亲临终前把父亲的画像和烈士证明交给王庆梅,希望她能继续寻找王成德的下落,将来把她和丈夫合葬在一起。

看了《保卫延安》这部电视剧后,王庆梅的内心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她回忆着母亲曾经给自己讲述父亲的英勇事迹,越想越觉得和电视剧中的角色很像,这时她产生了一个想法,趁此机会联系剧组,说不定可以得知更多关于父亲的信息,第二天王庆梅就联系上剧组的工作人员。

王庆梅

剧组的工作人员得知王庆梅是王成德的后代十分激动,工作人员告诉她,剧中的王成德确实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当时他们翻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力求最大程度还原烈士的英勇事迹,工作人员给了王庆梅很多关于王成德的资料,有些连她也是第一次了解,这也更加坚定了她要找到父亲的决心。

寻找亲人的路并不顺利,王庆梅去了很多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找父亲的难度越来越大,王庆梅没有放弃过希望,她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结果,随后她带着父亲的信息,辗转各地寻找王成德的下落。

图片来自网络

二、27岁为国牺牲,妻子遗愿:找到丈夫遗骸

王成德1921 年出生在河南焦作,入伍前做过村长,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他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劳苦百姓走出困境,1946年3月他入党参军,为了祖国和人民毅然告别亲人,勇敢的迈向战场,王成德英勇善战,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指导员。

战争的残酷让王成德更加思念亲人,可是为了打退敌人敌人,他甘愿牺牲“小我”,王成德不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还经常和战友们商量作战计划,希望可以早点消灭敌人,尽早结束战争,大家能早日和家人团聚,令人惋惜的是他的愿望再也不会实现了。

1948年3月王成德写信告诉妻子,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等战况再稳定一些,妻子就能带着女儿来和他团聚了,因为家里还有很多农活,上有老下有小,王成德和妻子最终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王庆梅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王成德作为一名党员毅然决然冲锋在前,可是这次战役十分危险,他和战士们被敌军包围,艰难的突出敌人的包围圈,随后又拿下敌军碉堡,为后续部队赢得时间和更多作战机会,王成德不顾自身安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27岁时不幸牺牲。

由于当时战况紧急,部队没有时间将王成德的遗体运回家乡,只能将他的遗体匆匆掩埋,不久之后王成德的战友来到他的家乡,将他牺牲的消息告知家人,妻子难以承受这样的噩耗,但是她必须担起家庭责任,20多岁就没了丈夫,所有人都觉得上天对她太不公平。

可是她并不这么认为,她是英雄的妻子,就算生活艰难她也不会向命运低头,丈夫不在了她更要照顾好家人,在王庆梅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总是对她说“你的父亲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他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长大后的王庆梅渐渐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图片来自网络

王庆梅和母亲的日子十分不易,母亲在她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坚韧不屈的,王庆梅是她的精神支柱,只要孩子生活的好,她吃再多苦都没有怨言,王庆梅的母亲一辈子都在为家庭付出,作为女儿她想快点长大,等自己有能力了一定好好报答她。

可是天不遂人愿,王庆梅读高中的时候,母亲被诊断出患上肝硬化晚期,她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将丈夫的画像和烈士证明交给王庆梅,她说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找到丈夫的遗骸,母亲希望王庆梅替她完成这个愿望,到时候就把他们葬在一起。

王成德刚牺牲的时候,亲戚们来洛阳找过他的遗骸,当时双方牺牲的人数众多,一时之间根本找不到王成德,他的战友只告诉家属一个大概的位置,家属挖的时候发现埋葬的并不是王成德,他们担心惊扰了烈士们的英魂便放弃了。

王成德的烈士证明

现在寻找王成德的重任落在王庆梅身上,她走了很多地方,从青年寻到暮年仍然没有父亲的下落,她听闻剧组工作人员说起,剧中的王成德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一点再次让王庆梅充满动力,她打算到父亲生前的部队寻找线索。

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王庆梅找到媒体寻求帮助,她得知父亲所在的队伍很可能是27旅79团,团里的多数战士都来自河南修武县,她在记者的陪同下,在部队的纪念馆里看到一张陈旧的照片,虽然有一人和父亲长的很像,但她也无法确定是不是自己的父亲,随后媒体只能尝试寻找新的线索。

王庆梅在部队纪念馆认真看照片

媒体联系上几位当年的老战士,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2018年底有一位老兵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年有很多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战士,被埋在安徽双堆集烈士陵园,这个喜讯让王庆梅激动万分,她一定要亲自前往当地一探究竟。

三、获悉重要线索,终于得偿所愿

2018年12月14日王庆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双堆集烈士陵园,这里有一块记载烈士姓名的墓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烈士们的名字,王庆梅认真的查看每一个姓名,终于看到了她日思夜想的那个名字“王成德”,时隔70年父女二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逢,她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情感,瞬间泪如雨下。

王庆梅在纪念碑上找到父亲的名字

王庆梅答应母亲的事情终于做到了,她看到父亲名字时,激动的说“妈我找到了”,她双腿缓缓跪在地上,从包里拿出父亲的画像、摆上供品,轻声呼唤着父亲,和他诉说着往事,这一幕场景让在场的人都深受触动,当年牺牲的战士太多,不少人的遗骸已经无法辨认,只能将他们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

王庆梅给父亲买了寿衣,又在陵园里找到一块红砖,将这两样东西包在一起,带回家和母亲合葬,也算是完成了老人的遗愿,70多年的遗憾终于在此时圆满了,双堆集烈士陵园安葬着8000多名烈士,他们将最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战士们用生命换来今日的和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值得被每个人铭记。

王庆梅

参考资料

头条寻人帮74岁女儿找回烈士父亲 原来是《保卫延安》里“铁血指导员”原型?——《中国日报网》

0 阅读:38

维京晋州

简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