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这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我们内心的光明与黑暗,
他们像是微风中的琴弦,时而动听悦耳,时而刺耳难听,
我们不由自主的被他们所影响,无论是赞誉还是责难,都会在心灵上泛起涟漪。
评价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来自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
甚至是社交媒体上无数陌生的声音,他们赞美我们的优点,让我们倍感温暖和自豪,
或批评我们的缺点,让我们心生焦虑和自卑。
但我们需要明白,评价只是外界的声音,它并不能定义我们的真实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魅力,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自己,发现内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就如同禁锢在笼中的飞鸟,
他们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不得不违心的做许多事情,
为的就是不让他人感到失望,这种处境仿佛是一种无形的束缚,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
掌控自己的情绪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接纳他们的存在。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我们会产生差异化的情绪。
有人认为成熟就是不能让他人失望,尽力做到别人心中完美的自己。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心理学强调,真正智慧的人都敢于让身边的人失望。
情绪是固有存在的。
心理学界对情绪的本质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情绪是一种复杂而多变的心理现象,
不过现如今大多数心理学家认同情绪是以个人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主要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所构成。
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情绪具有适应性,并且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
这意味着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事件时,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个体对事件的理解评价和解释方式将影响他们对情绪的反应,
比如对某些人来说失业可能会导致沮丧和恐惧,
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会激发求职的动力和决心。
精神分析学派还把情绪的来源和个体的原生家庭联系在一起,
他们认为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对情绪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假如个体与父母的关系良好。
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关爱与支持,那么成年后就更容易形成积极的情绪。
相反,如果童年时期总是与父母出现冲突和矛盾,长大后就更容易形成负面消极的情绪。
有一类人的忍耐力非常强,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宣泄出来,
而是把这种攻击性转向自己,抑郁症患者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类人总是过分的压抑自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或是展示自己的困难,
他们相信自己无法达到他人的期望,担心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所以他们会把情绪和痛苦保留在内心的深处,独自承受。
过分压抑自己的唯一后果就是精神崩溃,尽管了解了这一原因,
可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还是会把攻击力转向自身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看到别人失望的眼光。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一,认知失调的时候,思维和行动必须要改变其中一个。
心理学家埃里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强调了认知对情绪的重要影响,根据这一理论可知人们的情绪不光是由事件本身所引起的,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解释。
假如一个人想在情绪上达到协调,它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事实的认知来实现,
或是通过其他的行动来维持之前的认知。
改变认知意味着重新审视和调整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
而另一种方法则是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处理事件,以使个人的信念和价值感得到实现。
负面情绪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情绪本身就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
他们提供了对外界世界和内心感受的反应,和每一种情绪和谐相处都是很重要的。
二,建立更好的自尊。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认同感的体现,
他涉及到了个人对自我价值能力和独特性的认知与评价。
建立健康的自尊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他人的失望和外界的压力。当我们有良好的自尊时,
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积极的态度,并接受自身的不足之处,
我们意识到他人的失望并不决定我们自身的价值,而使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更为重要。
总而言之,不要太把他人的评价放在心上,你对你自己的认可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