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封神2》以30亿投资、1638个特效镜头的“工业级野心”登场。
却意外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关于道教正典的舆论混战。
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姜子牙和申公豹,而是现实中一群愤怒的道长和一头雾水的观众。
真正的道士们,看了电影后忍不住痛批:“你的意思是,殷郊一口气吸干了太平洋?”
道长们的维权实录
一开始以为《封神2》扑街的很彻底,没想到年假结束前竟也实现了一次票房逆跌。
但口碑两极分化严重,有人拍手叫绝,有人却气得直跺脚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若说《封神1》尚能靠“质子男团”的腹肌让观众宽容。
那么《封神2》的“魔改”则彻底踩中了道教文化的雷区。
至高无上的道教三清之首,在片中为复活徒弟,竟被吸干法力变得一夜白头。
按理说,闻太师是殷商的顶梁柱,第三只眼象征着明辨忠奸的能力。
结果在电影里,竟然被凡人偷袭,这能力设定是不是错位了?
原著中法相庄严的通天教主,以阴森诡异的造型亮相,被调侃为哈利波特大boss前来串场。
被塑造得像是“老巫头”,完全失去了原著中的大智慧。
更离谱的是,其居所金鳌岛被改成“魔窟风”。
被传是大片特效的殷郊,法相根本不像本地神话,倒像是美国动画形象蓝精灵了。
难怪都在质疑电影的制作成本,那么多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也看不出来,特效给5毛不能再多了。
还有三霄娘娘,原著里多么威风凛凛的角色,到了荧屏上就成了一只“三头毛畜”。
她的放浪笑声,更是让观众直呼耳朵被污染,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战力设定崩坏,想让谁强就给谁开“金手指”,神仙成工具人,主角光环闪瞎眼睛。
就连让人期待已久的哪吒也时强时弱,魔家四将变成一个憨憨墩子,实在古怪。
好赖都得让人评价
人物形象塑造差,《封神2》的剧情也处处让人“大跌眼镜”。
阐教人物被塑造得近乎完美,而截教人物则被刻画得“一无是处”。
一拍脑门就完成的改编,让道长们在电影院里羞愤难当,感受到了十足的对信仰的侮辱。
离谱的设定,让观众们看的不明所以,更是无力吐槽,也难怪有真道长看不下去出山论道了。
有道士在年轻人的B站吐槽:“拍成这样,不如直接让各路神仙都去美漫里搞个角色演一演!”
这些吐槽让片方“压力山大”,但也只能硬撑不作回应,有时候甚至还卖卖惨说票房不该如此。
很多批评的视频反被举报下架,制作方甚至被曝以“游牧计划”名义威胁批评者。
片方的“封口”行为,让观众们火冒三丈。
据说,片方雇佣水军对批评声音进行举报,甚至封禁了部分道长的账号。
这事儿一出,观众们可不干了,纷纷站出来声援道长们,批评片方的行为。
这场争议中,“游牧计划”成了关键词,尽管官方未明确解释,但从蛛丝马迹可窥一二。
导演乌尔善曾提出用好莱坞标准,打造中国神话,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但观众发现,《封神2》的元始天尊像漫威的老校长传功。
好家伙,这已经不是好莱坞标准了,说是模仿好莱坞形象也不为过,可问题是,也没学到精髓。
多听听观众怎么说
有网友指出,游牧计划,难不成实为将中国神话去本土化,其实转而迎合西方叙事框架?
就像片中邓婵玉与姬发的暧昧线,被解读为“黑寡妇式政治斡旋”。
但原著中的她,却是个封建婚契的受害人,这不是妥妥的用现代价值观覆盖历史逻辑吗?
不过,也有人持支持态度,大放厥词说:“如果宙斯能被半神杀死,元始天尊为何不能当快充插头?”
聊到这其实只想问一句,导演花大价钱拍的,到底是中国神话还是希腊同人?
争议升级后,战场从影院转向举报平台。
道长们的法术失灵,多位发声批评的道士称收到匿名威胁。
从要求删除视频,否则“后果自负”的威胁中就能看出,到底是谁在害怕批评?
相关点评视频遭批量下架,理由多为“内容违规”。
豆瓣评分上,一派观众力挺乌尔善打破神仙刻板印象,将仙尊拉下神坛。
另一派则痛心疾首称这不是改编,是文化投降!
以前是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现在则成了改编后神仙不配拥有尊严。
当批评声被资本和流量压制,所谓文化争议早已沦为权力博弈的遮羞布。
网友的真实观感
第一部免费看了一半没看下去,还以为是自已年龄大了跟不上潮流了,看了第二部的评论才知道确实改的有点过了。
电影不能瞎拍,改编不能没有底线!尤其涉及到宗教、人文始祖之类的!
好好的素材本来可以拍成指环王系列的好电影!真是可惜了,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就不要硬撑啊!
第一部,把纣王弄死让妲己复活已经就是魔改了!这第二部改的更是乱七八糟!
真的很不理解,《封神榜》原著不够精彩吗?为什么要改,居心不良者居多啊!
一,二都没看,不是因为钱,是离我看过的原作太远,不想看魔幻。
写在末尾
希望以后的电影创作者们,能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观众们既能享受视觉盛宴,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信源:b站-八戒大师祝你翻身-电影系列分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