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大乱斗,文帝封狼居胥,太武饮马长江

斐斐谈国际 2023-10-15 09:59:02

前文提到,元嘉二十七年二月至四月,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十万步骑以风卷残云之势征伐汝南,却被悬瓠这座坚城硬生生得打乱了作战节奏,围城四十二日而不得入,损失惨重被迫撤军。

悬瓠之战

爱写信的喷子-拓跋焘

吃了败仗,拓跋焘展示了其资深大喷子的功力,他给刘义隆写了封信,信中狂妄至极,前文已提到信的前半部分。为了恶心一下刘义隆,拓跋焘在信的最后,直接击中刘义隆的内心。

资深喷子拓跋焘

“彼公时旧臣虽老,犹有智策,知今已杀尽,岂非天资我邪!取彼亦不须我兵刃,此有善咒婆罗门,当使鬼缚以来耳。”

意思是说,哎呀,你老爹那会的文武旧臣如果还在,虽然说是年纪大了点,但好歹有几分本事(说的是檀道济等人)。如今你小子把人都杀光了,这岂不是天助我也!其实我要打你,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让我这会念咒语的婆罗门,就能派出小鬼把你绑来。

博涉文史刘义隆

这么挑衅十足的话,普通人都无法容忍,何况是一心想像他父亲刘裕那样北伐中原气吞万里如虎,建立不朽功业的刘义隆呢?其实呢,人家拓跋焘说得也有理。刘义隆作为一个皇帝,其实是合格的,但刘义隆自认为自己遗传了父亲刘裕的军事能力就离了大谱了,腹黑倒是学足了刘裕。

于是,刘义隆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北伐。我打你丫的,让你满嘴喷。

当然,打仗不是说说就行,得满朝文武支持才行。哪知刘义隆这话茬子才一提,除了丹杨尹(京城最高长官)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表示坚决与帝国中央核心高度保持一致,其他人都不知趣的反对。

左军将军刘康祖以为"岁月已晚,请待明年。”

刘义隆表示:北方苦虏虐政,义徒并起。顿兵一周,沮向义之心,不可。

亲,一分钟都等不了啦!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檀道济再行无功,到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谟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恐重辱王师。

刘义隆表示:王师再屈,别自有由,道济美寇自资,彦之中涂疾动。虏所恃者唯马;今夏水浩汗,河道流通,泛舟北下,碻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克此二城,馆谷吊民,虎牢、洛阳,自然不固。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

亲,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这,现在不打更待何时!

太子劭及护军将军萧思话亦谏,上皆不从。

这时,北方大喷子拓跋焘听闻刘义隆要北伐,便写信嘲讽他,中心思想就是:你要来便来,随意!你来平城,我去扬州,咱两换换呗。你都五十岁了,还没出过远门,不要再不自量力了。我没啥东西可以送你,今天送你良马十二匹,还有吃穿药品。你来我这,路途遥远,马给你用,水土不服就吃药,都给你小子备好了!

魏主闻上将北伐,复与上书曰:“彼此和好日久,而彼志无厌,诱我边民。今春南巡,聊省我民,驱之使还。今闻彼欲自来,设能至中山及桑干川,随意而行,来亦不迎,去亦不送。若厌其区宇者,可来平城居,我亦往扬州,相与易。彼年已五十,未尝出户,虽自力而来,如三岁婴儿,与我鲜卑生长马上者果如何哉!更无馀物可以相与,今送猎马十二匹并毡、药等物。彼来道远,马力不足,可乘;或不服水土,药可自疗也。”

不得不说,拓跋焘是个意思的人。要是放现在,就是地地道道的大喷子,能把人喷的无言以对,生无可恋,可以赐拓跋焘外号“毒舌郎君”是也。

由于六月北魏发生“国史之狱”的政治风波,引发其国内汉人门阀对鲜卑贵族对立的情况,史载北魏“义徒并起”,到处都是起义反抗压迫的人。

宋魏对峙

战争第二阶段—刘义隆“封狼居胥”美梦(元嘉二十七年七月至九月)

刘义隆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到位,遂下诏大举北讨。

军事上,刘义隆是这么安排的。

遣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水军入河,受督于青、冀二州刺史萧斌;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径造许、洛;徐、兖二州刺史武陵王骏、豫州刺史南平王铄各勒所部,东西齐举;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震荡汧、陇;太尉江夏王义恭出次彭城,为众军节度。

召集大军

也就是刘义隆策划了五路大军北伐。

第一路,王玄谟等率水军一万为前锋,五万步骑垫后,受青、冀二州刺史萧斌节制(萧斌是刘裕继母的侄孙);

第二路,大将臧质、王方回、刘康祖等率步骑十万攻击许昌、洛阳等地(臧质是刘裕老婆的侄子);

第三路,徐、兖二州刺史武陵王骏、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各勒所部,东西齐举(刘骏、刘铄都是刘义隆的儿子);

第四路,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绥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震荡汧、陇(刘秀之是刘裕心腹刘穆之的侄子);

第五路,雍州刺史随王刘诞,率荆、雍二州之劲旅,出襄阳,攻击武关、弘农(刘诞是刘义隆的儿子);

最后,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出镇彭城,作为诸军前线总指挥(刘义恭是刘义隆弟弟)。

后方总部具体指挥部署,则委托司空弟弟刘义宣负责(刘义宣是刘义隆弟弟)。

设想中的五路大军

(评:各路统帅都是皇族+外戚,也可以看出刘义隆的用人原则。)

刘义隆的准备情况

军事上,虽然做好了部署,后勤保障上则更要注意。刘义隆万万没想到,自己设想得这么好的五路大军,竟然还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北伐诏书下发了才发现发动大规模战争这么费时、费人、费钱、费力,什么都费。

财政不足怎么办?

有办法,举国赴难。“王公妃主及朝士牧守,各献金帛等物,以助国用,下及富室小民,亦有献私财至数十万者。”

兵力不足怎么办?

“又以兵力不足,尚书左仆射何尚之参议发南兖州三五民丁,父祖伯叔兄弟仕州居职从事、及仕北徐兖为皇弟皇子从事、庶姓主簿、诸皇弟皇子府参军督护国三令以上相府舍者,不在发例,其余悉倩暂行征。符到十日装束,缘江五郡集广陵,缘淮三郡集盱眙。又募天下弩手,不问所从,若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

军用不足呢?

有办法,借贷。

“有司又奏军用不充,扬、南徐、兖、江四州富有之民,家资满五十万,僧尼满二十万者,并四分换一,过此率讨,事息即还。”

我们先看看刘义隆的战争准备情况到底怎么样?

财政军费不足,王公大臣、黎明百姓,总之全国人民一起捐赠;

(评:早干嘛去了,快打仗了,才发现国库钱不够,要靠人捐赠这点钱,这哪有战争潜力?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就资金断裂了。)

兵力不足,前线的青、冀、徐、豫、二兖六州三个或五个选一个的壮丁,但是家人有给皇族打工的不用征召;

(评:都临到出发作战了,才开始征召老百姓参军,这样的军队哪有战斗力?这就算了,还光明正大搞不公平,亲戚给皇族打工的,都不用去。还没开始打,人心就散了。)

军用还是不足,向扬、南徐、兖、江四州富豪、僧侣、尼姑等借钱,四分换一的利率,打完仗就还钱。

(评:这是搞创新发国债呢。问题是就这么自信一定能赢?赢了北魏一定赔款?输了或者人家北魏就死磕到底不赔钱,打完仗国家拿什么还钱呢?政府信用也丢了。)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来,难怪辛弃疾大笔一挥:元嘉草草。

确实够草率的,都忘了老祖宗的教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旅大起

军旅大起,战端就这么轻易草率的开启了,封狼居胥,我刘义隆来啦!

可以说,刚开始战局还是按照刘义隆的设想的。

“建武司马申元吉引兵趋碻磝。乙亥,魏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走。萧斌遣将军崔猛攻乐安,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亦弃城走。斌与沈庆之留守碻磝,使王玄谟进围滑台。”

黄河重镇

由于当时魏军主力骑兵都在北线征伐柔然,河南防务非常空虚,宋军进展相当顺利。

天下就有这么好的事儿,魏军将领一个个都弃城而走,设想中难啃的战略重镇碻磝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来了。

萧斌与沈庆之留守碻磝,王玄谟则作为前线总指挥继续率军西进,攻打另一座重镇-滑台。

继续攻城

其他几路宋军也是捷报频传。中路的刘康祖等轻松拿下北魏的荆州首府。西路的刘诞、柳元景、薛安都等人更是不得了,一路北上,战果可谓辉煌。

宋魏边境州郡分布

“辛未,雍州刺史随王诞遣军攻弘农城,克之。丙戌,又克关城。甲午,随王诞所遣军又攻陕城,克之。”

“明日,元景至,让降者曰:“汝辈本中国民,今为虏尽力,力屈乃降,何也?”皆曰:““虏驱民使战,后出者灭族,以骑蹙步,未战先死,此将军所亲见也。”诸将欲尽杀之,元景曰:“今王旗北指,当令仁声先路。”尽释而遣之,皆称万岁而去。甲午,克陕城。 庞法起等进攻潼关,魏戍主娄须弃城走,法起等据之。关中豪桀所在蜂起,及四山羌、胡皆来送款。”

“法起长驱入关,行王、檀故垒。虏谓直向长安,何难率众欲济河以截军后,法起回军临河,纵兵射之,贼退散。”

柳元景的进军路线

柳元景率部攻克陕城,庞法起攻克潼关,并以关中起义的豪杰们为带路党,一路打到三十多年前,王镇恶、檀道济当时征战关中留下的营垒。可以说,这一路人马已经打到关中,剑指长安了。

一时间,北魏南方防线全线告急,求救信一封接一封。

拓跋焘很淡定,他说:“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若兵来不止,且还阴山避之。国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展至十月,吾无忧矣。”

意思就是不要慌,大不了避其锋芒,咱跑阴山躲着。等到秋高马肥,天气凉快了,再揍他不迟。

确实很淡定,也相当高看宋军的实力。

宋军围城

结果刘义隆被打脸了,一路顺利的宋军在滑台碰了钉子,久攻不下。

“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初围滑台,城中多茅屋,众请以火箭烧之。玄谟曰:"彼吾财也,何遽烧之!"城中即撤屋穴处。时河、洛之民竞出租谷、操兵来赴者日以千数,玄谟不即其长帅而以配私昵;家付匹布,责大梨八百;由是众心失望。攻城数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

这王玄谟估计是太自我感觉良好了。他军中兵多将广、军械精良,是精锐部队。刚开始围困滑台时,手下看城中茅草屋很多,让他放火烧滑台,王玄谟说这是我大宋的财产,烧它作甚。自己作死也就算了,还发战争财。在当地“家付匹布,责大梨八百;由是众心失望。”老百姓对宋军失望至极,还不如北魏统治的好。围城2个多月打不下来,手下听说魏军援军将至,劝王玄谟用战车结为营寨做好防御,也不听。

攻城大战

一直到了九月,拓跋焘才终于集结大军南下救援滑台。

“冬,十月,癸亥,魏主至枋头,使关内侯代人陆真夜与数人犯围,潜入滑台,抚慰城中,且登城视玄谟营曲折还报。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惧,退走。魏人追击之,死者万馀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资治通鉴·卷一二五》

战争第三阶段—拓跋焘饮马长江(元嘉二十七年冬至元嘉二十八年春)

到了冬十月,拓跋焘终于发动反击,王玄谟吓得临阵脱逃,于是宋军大败,并引发连锁效应。

攻城月余

中路的臧质、梁坦等也被北魏大将拓跋仁击败。魏军追杀败退的宋军,一路南下。

宋军北伐与魏军南征

“魏主命诸将分道并进:永昌王仁自洛阳趋寿阳,尚书长孙真趋马头,楚王建趋钟离,高凉王那自青州趋下邳,魏主自东平趋邹山。”—《资治通鉴·卷一二六》

北魏步骑大规模反击来了,同样也是兵分五路,大举南下。十一月,拓跋焘主力部队打到邹山、彭城,十二月就到了淮河一线。而准备营救彭城的臧质军队才到盱眙,被拓跋焘击败,臧质率残军退入盱眙城。

盱眙之战

盱眙守将沈璞、臧质等据城坚守,拓跋焘同样攻城不下,于是绕城而过,在十二月底抵达长江,起行宫于瓜步山,实现饮马长江的目标。在瓜步山上建的行宫,也就是后来的佛狸祠。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北魏骑兵冲锋

“诸军皆同日临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者不可胜数。”

但是,魏军这样的长途奔袭,后勤已经报废。

“魏人之南寇也,不赍粮用,唯以抄掠为资。及过淮,民多窜匿,抄掠无所得,人马饥乏。”

后期补给只能靠抢,但在江淮地区,刘宋坚壁清野,魏军抢夺不到补给,人困马乏,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

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又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上又登莫府山,观望形势,购魏主及王公首,许以封爵、金帛。又募人赍野葛酒置空村中,欲以毒魏人,竟不能伤。—《资治通鉴·卷一二六》

就这样,刘义隆和拓跋焘两位时代主角,史无前例的隔着长江看着对方。

刘义隆被逼的没有办法,无所不用,派刺客、下毒什么方法都用。

还别说,刘义隆整下毒这种手段,虽说上不得台面,还真把魏军整的够惨。

拓跋焘自己喝的水都得从河北驼过来,连吃的水果,手下都得怀疑是不是有毒,让拓跋焘小心防范。

臧质的盱眙之战

由于军中缺粮,拓跋焘听闻盱眙城中有大量粮食存储,于是率军来攻。结果北朝无往不利的大喷子拓跋焘在这里遇到了对手,他就是之前退入城中的臧质。又是一番书信互骂,拓跋焘竟然说不过臧质。

一个说我带来的攻城军队都是丁零、胡人、氐和羌人,随便杀,杀了我减轻国内民族压力。

一个说你以为你这次南下这么顺利是因为啥,没听说童谣吗,故意引你过来自己送死罢了。就你这些人,能比得过当年的苻坚?马上春雨连绵,我军四面围困,你安心攻城吧,有种不要跑。

一个问臧质索要美酒,不然就围城。

一个直接送了一坛子尿过去,表达心意。

拓跋焘气得失去理智,下令强行攻城。

再战盱眙

“魏人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尸与城平。凡攻之三旬,不拔。”—《资治通鉴·卷一二六》

魏军日夜攻打了一个月,死伤惨重,尸体都堆得和城墙一样高,都攻不下城高府深的盱眙城。这可能也是臧质的目的,拖住拓跋焘的军队,耗死他,等待宋军援军前来。

久攻不下

祸不单行,拓跋焘军中爆发瘟疫,又听说宋军派遣的水军正在自海入淮,彭城守军也正在断魏军归路,一时间军心大乱。

盱眙之战

到了元嘉二十八年二月,拓跋焘再也坚持不住,带着劫掠的人口和财物,并把沿途房屋全部烧毁,这才率军退走。

元嘉之政衰矣

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馀,春燕归,巢于林木。魏之士马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之。—《资治通鉴·卷一二六》

军事层面的打击也就算了,北魏这一次饮马长江的南征,更大破坏在于经济层面。富庶的江北六州毁于一旦,春燕归来,都找不到屋檐筑巢,只能栖息在树林里,刘宋的元嘉之治彻底毁了。

“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对于北魏军来说,也是损失巨大,这次南征的十几万精锐步骑也是死伤也过半。

对于这场历时接近一年的南北大规模交锋,北魏和刘宋都是输家,只不过主战场都在刘宋,南朝更惨,也就此造就了此后北强南弱的局面。

为什么刘宋败得这么惨呢?

除了战争准备严重不足,出兵过于草率,前线将领能力也是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义隆自己虽然不上前线,但他喜欢坐在建康城中遥控指挥前线作战,都与敌军交战了,还经常让将领等着诏令再打,这造成征战的军队将领都不敢自做决定,这怎么能打胜仗呢?

上每命将出师,常授以成律,交战日时,亦待中诏,是以将帅趑趄,莫敢自决。又江南白丁,轻进易退,此其所以败也。—《资治通鉴·卷一二六》

此时已是公元451年,元嘉二十八年春天。距离北魏的拓跋焘遇刺身亡还有整整一年,距离刘宋的刘义隆遇刺身亡还有整整两年。

这两个斗了一辈子的对手,结局也是如此相近,不得不让人感叹。

1 阅读:250

斐斐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