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在艺术的滋养中拔节生长青岛市市南区:以“艺术”之手推动文旅消费加速回暖

业界观察 2023-05-04 01:09:12

当城市遇见艺术会是什么样子?

市南区为你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画卷。清晨,一曲《查尔达什舞曲》唤醒了深邃的大海,在栈桥偶遇的一场高品质小提琴快闪,让你的旅途充满惊喜;午休时刻,商务楼宇里“轻文驿”正在上演脱口秀,有趣的“吐槽”帮你赶走工作中的疲惫;夜晚,里院中的一出好戏,带你穿越旧时光,沉浸式的体验着青岛的前世今生.......在市南,艺术与城市互融共生,相互成就。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艺术城市,让人文青岛享誉世界。”为践行这一目标,市南区积极将艺术融入城区建设,并结合辖区旅游特色,相继打造了“青文驿”“青青之岛 爱乐之城”等特色活动品牌,全面升级市民游客的生活、旅游体验,推动文旅消费加速复苏回暖。

艺术城区,市南区的新标签

“还能拍什么?”是青岛知名自媒体“仁甲看见”主理人卢辉过去一段时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拍过青岛许多的美景,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但仅仅只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景也会产生视觉疲劳,青岛还有什么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卢辉说道。

城市如人,都需要有趣的灵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千城一面”、同质化严重一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痛点,如何打造城市记忆点,凝练城市精气神,讲好城市故事,做好城市形象营销,已然成为城市竞争战略的突破口。

从去年开始,市南区就将“艺术”作为提升城区辨识度、重塑城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先后策划推出“光影市南 剧有魅力”、“城市音乐角”等各类品牌化、系列化艺术活动千余场。今年,市南区更是将打造“艺术城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打造艺术城区,设立‘青岛百合奖’,加强与高等院校、艺术机构深度合作,举办国际小提琴比赛、庭院艺术节、原创音乐节、电竞节等艺术节会”。3月7日至9日,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轮比赛(中国赛区)在市南区展开了精彩角逐。同样是3月,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举办,花植装置赛、里院演艺秀、小提琴快闪、上街里演艺在青岛的老城区轮番上演。而接下来,上街里啤酒节、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半决赛、决赛、颁奖典礼及闭幕式音乐会等众多艺术活动也都被安排在日程之上。

“市南区作为青岛重要的艺术中心,无论从历史人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到群众艺术素养,都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今年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城区’的发展目标,通过深入挖掘本地艺术潜力和引进高品质艺术资源的路径,高频次举办艺术活动,将艺术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让市南‘艺术城区’的形象深入人心。”市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镇介绍道。

走在当下的市南,随时随地与艺术邂逅,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都精彩的艺术生活已经成为常态。“当我在市南的街头,看见人们跟随音乐快闪活动一起歌唱、摇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那画面特别动人、也特别吸引人,艺术将人与城市联结,产生的和谐感、幸福感在市南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为我新的拍摄选题找到了方向。”卢辉说道。

一场全民音乐美育,让艺术触手可及

3月5日,4名青岛的琴童与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在青岛音乐厅共同奏响了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春》(第一乐章),也正式拉开了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帷幕,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选手将齐聚青岛,他们不仅要在舞台上同台竞技,更要将小提琴的艺术魅力带入了校园、景点、街区,一场全民的音乐美育正在进行中。

“现场得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面对面的指导,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在悄然变化,对我专业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导后,来自乐弦青少年乐团的刘飞彤兴奋地说道。孩子是城市的未来,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就是在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本次比赛设置了“美育大师进校园”活动。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会委员杨戈芳教授、黄晨星教授分别走进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青岛大学路小学,为来自市南区各中小学的200余名弦乐“小爱好者”及校乐团指导教师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交流会。“大师们一句话的点拨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将对他们建立信心、树立目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基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指导,帮助大家把音乐的普及工作做得更好。”作为此次“音乐家同奏计划”的策划人和指导老师中国海洋大学小提琴专业教师王媛说道。

除此之外,“遇见未来|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音乐家同奏计划”与“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进行联动,在市南区的历史城区开展了主题为“青青之岛,爱乐之城”的小提琴快闪系列活动,从栈桥到城市记忆馆再到小红楼咖啡美术馆等城区地标上,以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弦乐团、乐弦青少年乐团为主体的十三场快闪活动为走出家门逛春天的市民、游客带来极致的视听盛宴。“青岛真的太浪漫了,在街头还能欣赏到这样高雅的演出,真是不虚此行,当音乐响起时,我就不自觉的跟着唱了起来,心中充满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水龙池子广场的快闪现场,来自河北的游客刘女士挤进人群加入到快闪歌童们的合唱中,开始只是有两名观众拿起话筒,后来则是现场数十人的声音汇入进来,在小提琴的伴奏中,一齐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最后一个音符刚刚消散在欢快的空气中,“祖国万岁”的口号声立刻响起。

没有晚礼服,没有谱架,没有音乐厅里的正襟危坐,有的只是自由自在的空间和自由自在的音乐。而这样的演出形式,对于演奏者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保加利亚籍中提琴家、青岛乐弦室内乐团常任指挥Peter Kutin作为此次快闪团的一员深有感触,“以前在音乐厅里,当聚光灯打开,我们就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之中,而这种街头的快闪表演,可以让乐手直接感受观众的反应,与观众互动,很多时候我们的表演激情出都是被观众的热烈回应所调动起来的。”而就是在这一刻,在市南的街区中,艺术不再曲高和寡,而是热情洋溢的与城市相拥,涵养着人们的心灵,提升城市文化品格,绽放独特魅力。本次小提琴快闪活动的策划人,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王媛老师表示“作为高校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把舞台实践课放在室外,观众们热烈的反响给了我们很多惊喜,与观众之间近距离的互动也带给学生们很多新的体验和成长,很高兴可以为打造艺术城市贡献海大力量。”

用艺术点亮城市空间,推动文旅消费加速回暖

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更新,在市南区艺术正在为城市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年5月,市南区就打造了首个社区音乐口袋公园,鲜花、乔灌木相互簇拥,与地面彩绘的黑白钢琴键衔接自然,相映成景,而定期举办的音乐活动更是受到了周边居民的欢迎……这些“小而美”的城市微更新,从社区环境特点和需求出发,通过艺术的语境服务于社区居民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流途径,为闲置的社区空间注入文化活力,让人踏出家门就是“诗和远方”。

而在市南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进程中,艺术的驱动作用则更为突显。无论是从建筑的历史文化传承、空间形态重构还是功能场景的再造,城市美学建设都赋予了老建筑新的生命。太兴里作为青岛最大的里院综合体,在现存的风貌建筑中,是价值要素最多、保护最完整、元素最齐全的里院群落。修缮后的太兴里,聚拢空间活力,激活场地引力,引入木滋嗒味、NO.19国际啤酒酒廊等潮流业态,改变了原本里院陈旧、颓败的印象,营造出开放、活跃的商业生态,成为了一处本地市民可以回望的历史载体,外地游客可以审视青岛文化传统的现代空间样板。

不仅是在硬件的保护修缮上,市南区还从“软环境”出发,将艺术活动植入历史城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空间的附加值。从“上街里啤酒节”到“新春逛街里节”再到“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市南区以大规模、多元化的艺术节庆活动,为老城区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形成了以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供给,增加老城区吸引力新路径。“‘上街里’系列艺术节庆活动,主要板块都是以历史城区的多处地标为舞台,打破了传统演出模式,以开放、沉浸的形式让市民游客通过参与艺术活动,用全新的视角、感官去了解青岛,获得了更加深度的旅游体验。”市南区历史城区建设运营中心副主任于华介绍道。据悉,市南区“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17天时间内历史城区日均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最高达33万人次,总客流量突破300万人次。带动周边业户进店客流量增长50%以上,销售额增长30%以上。

“对于我们商户来说,比起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这种艺术活动的举办所带来的人气反而更实惠、更有吸引力。”小红楼咖啡美术馆主理人孟繁荣对于市南区的节庆活动大加赞赏,“‘青青之岛,爱乐之城’的小提琴快闪系列活动有一场就放在我们这里,演出的时候就发现整个周边的氛围都变文艺了,帮我们吸引了非常多的客流,后疫情时代,市南区及时抢抓了新一轮文旅产业的发展机遇,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消费市场的希望,更是为我们在后期业态经营上提供了方向。”而这样的营商环境,让孟繁荣更加坚定了在老城区的发展信心,今年,他计划再加大在老城区的投入,布局的5个新业态也都与艺术有关。

当艺术成为了一个城区的标识,城市的“软实力”变为真正的“竞争力”。吸引的不仅是游客的观光打卡,也成为了更多人选择在这里工作、定居的重要理由。

文:滕媛 来源:市南区融媒体中心

0 阅读:7

业界观察

简介:针对各行业现状与发展的分析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