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南充蓬安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破获一起网络谣言案件。3月29日,蓬安二中相关负责人向当地警方报案称,有“自媒体”发布短视频,标题为“四川南充蓬安第二中学跳楼学生刘雅婷写给全体教师的一封信,可怜的孩子一路走好”。经校方核实,该校并无学生“刘雅婷”且未发生相关事件。接警后,蓬安公安迅速组织网警进行调查。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龚某具有较大嫌疑,4月2日上午被传唤到案。
询问过程中,龚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承认自己当时在网上看到相关文字信息后,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为了通过本人“自媒体”账号博取眼球、吸引流量,使用短视频剪辑软件,采用AI“文生视频”功能生成并在多个平台发布了谣言内容。该视频配文煽情语句,挑动网民情绪,引发网友对该县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强烈抨击。在经过蓬安网警的教育和行政处罚后,龚某深刻认识到其行为对相关学校和当地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并表示将来会对网络信息进行思考和甄别,坚决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值得警惕的是,这起案件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朋友圈、社交媒体上,假消息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辨别?
新媒体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依赖于手机上的各类APP。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大家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加丰富和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社交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碎片化、传播速度快、信息真实性难以把握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也为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媒体散布谣言提供了机会。近年来,从“肉妈妈总要挑到单独的碗里给我吃”“全家人只有我吃小灶”等相似标题的虚假文章流传,到疫情期间“病毒会在冰箱里潜伏5天”“新冠病毒会藏身热水杯”等谣言盛行,再到最近的“中学生跳楼”谣言……层出不穷的假消息不断消耗着人们的精力,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事实上,不法分子编造和传播谣言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一些渣男骗财骗色之后,就会将女方拉黑或删除,并发送此类谣言来抹黑女方;还有一些渣机构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也会炮制和传播谣言。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辨识能力。面对乱象丛生的网络世界,我们既要学会守住自己的阵地,也要提高鉴别眼力——当看到可疑的信息时,不妨多问一问来源、核实一下事实,让正能量的信息占据主导地位,让不实信息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