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乘专机访问美国华盛顿,与此同时,普京曾经最信任的搭档梅德韦杰夫也来到了中国,两趟吸引全球目光的行程,可能将决定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向。
美国白宫日前表示,在泽连斯基访问美国期间,拜登将宣布新的对乌援助计划,预计金额将达到20亿美元,其中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等武器。
(泽连斯基和拜登)
与此同时,普京的“老搭档”梅德韦杰夫也乘专机开启了访华之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这次不是以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访华的,他此次访华的身份十分特别,是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
(统俄党主席梅德韦杰夫)
先说泽连斯基访美这件事吧。泽连斯基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钱”。美国中期选举上个月才落下帷幕,民主党保住了参议院,但丢了众议院,明年1月,共和党将正式成为众议院的多数党,佩洛西将下台。
相比于对乌克兰极为“大度”的民主党,共和党已经明确表示“不会轻易批准大规模的援助法案”。因此在这个时间关口泽连斯基选择访美,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拜登政府赶紧再批准几个援助计划。
(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
再来详细谈谈梅德韦杰夫访华这件事。梅德韦杰夫以一个国家执政党主席的身份来访华,这个会谈的等级和接受的待遇,以及双方会谈内容的重要性,想必就不用多说了。根据外交部的信息,此次梅德韦杰夫访华,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一是就俄乌冲突跟中方进一步沟通,二是向中方转交普京总统的亲笔信。
一些关心国际新闻比较多的人可能会问,梅德韦杰夫不是已经是“退居二线”了吗,为什么他还能担任执政党主席这么重要的职位?另外,普京为什么不选择亲自访华或者打电话,反而是派梅德韦杰夫转交亲笔信?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统一俄罗斯党”。统一俄罗斯党成立于2001年,该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普京提供足够的政治支持:在总统选举中,统俄党大力给普京作宣传;在国家杜马中,统俄党自2003年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多数席位,;在地方选举中,除了个别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地区,统俄党支持的候选人一般都会胜出,
(民众举着统俄党的旗帜)
但统俄党的问题在于“成也普京,败也普京”,纵观该党21年的发展历程,其在俄罗斯国内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普京的执政成绩和个人威望。而过于围绕普京的特点,也让统俄党主席一职的存在感并不强烈。
尽管普京在2008年卸任总统后曾担任4年的统俄党主席,但他当时主要发光发热的地方在于其担任的总理一职。而在2012年普京再次担任总统后,统俄党主席就一直由梅德韦杰夫担任,而这也被外界视为他“退居二线”的标志——尽管梅德韦杰夫是统俄党主席,但他目前担任的公职仅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一个副主席,实权不大。
(两人曾是最好的搭档,但后来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统俄党主席一职的存在感并不高,但其工作内容对普京来说却很重要。普京作为总统,平常要关注的事情太多了,他很少会详细过问党内的事务,而这些都是需要统俄党主席来负责的,因此普京选择梅德韦杰夫来担任统俄党主席,恰恰是展现出了他对后者仍保有极大的信任:普京成就了统俄党,而梅德韦杰夫领导下的统俄党,也是普京最强有力的后盾。
同样的道理,普京派梅德韦杰夫转交自己的亲笔信,也充分体现了自己对后者的信任。通常来说,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一国领导人的亲笔信通常极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着日理万机的领导人腾出了宝贵的时间来写一封信,其外交意义仅次于亲自出面会谈,但大于通话:许多在电话里讲不明白,但又没机会面对面来谈的,就可以写在信里。
(俄罗斯总统普京)
至于为何普京不能亲自访华,恐怕是因为他实在太忙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国内,出访活动很少。自6月下旬出席在土库曼斯坦举行的里海峰会后,普京基本上是平均每个月出访一次,但几次出访的地点,都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国家。
11月在印尼举行的G20峰会,普京就没去;甚至原定于本月末在莫斯科举行的总统年度记者会,不久前也宣布取消了,而克宫给出的理由是“总统专注于国内事务”——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断,普京亲自访华这事,在近一段时间内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乌克兰怎么还有能飞到美国的飞机,赶紧给他打下来
来中国顶多也就多预付些油气钱,装备是不可能的,不符合中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