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多年的战火纷飞年代,革命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也有一些叛变革命的败类。
在红三军团有一位军事指挥员,当过团长、师长,抗战前线带着钱财离队,抗战时又回到革命部队,最受受不了诱惑而叛变投敌,成为国军少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公审枪决。
他叫邓国清。
邓国清早年在国民党部队当兵,成为连长。后因犯事而被关进国民党监狱。1930年,彭老总率领部队打长沙时,监狱中的人得到释放,他当过兵也被吸收参加红军。红军里需要有实战能力的人,他打仗也不错,在部队晋升很快。2年后晋升为师长。
第四次反“围剿”后的大湖坪整编,邓国清调任由红三军团红四师第十一团团长。
张爱萍
1934年,部队开始长征,他与张爱萍搭档一起指挥十一团,政治部主任是王平。后来张爱萍调走后,王平担任政委,长征途中打得还是很坚定的,部队抵达到陕北后,他的思想似乎有了动摇,对胜利信心不足,对编入到红1军团很不满意。
当时红1、3军团改编为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后部队番号恢复,但只恢复红1军团,3军团缩编为四师并入红1军团。
对于邓国清的思想,王平一直对他比较注意,尤其是他单独带部队行动,王平更放心不下,因此坚持让他在前边走。在一次行军时,王平看到邓国清还在烤火,问他为何不睡,他搪塞说在等王平。
寒暄后,王平就回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他起床叫邓国清吃饭,警卫员说团长一夜没睡,天亮时他告诉警卫营到一连去看看。王平预感事情不对,给一连打电话得知他没有去。想到可能他是开小差里。
王平
后来,他得知从供给处要了一百块大洋,这明显是有计划的想离开部队,拿着钱跑回湖南老家做买卖了。
他身上带的钱或许被挥霍了,或许干起了其他事。过了几个月去西安事变发生,叶剑英去南京。他得知叶剑英在南京,就去找他希望归队。
有了叶剑英的批准,他来到延安,带兵打仗是不可能了,因为开小差也不是小事,是革命立场不坚定,再让其带兵会不会把部队给带走。于是,他被安排到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去了山东。到山东罗荣桓处工作一段时间后,受不了敌人的诱惑,跑到国民党那里当了特务,后被安排“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部高参、参谋处长、参谋长,还成为少将。人家压根儿就不给他带兵打仗 ,名义上给他很高的职务,其实是个闲职,根本就不受重用。
王平
解放战争时,他在国民党政府当高参,新中国成立后,被抓获,在镇压反革命时被处决。
说起来也是意志不坚定,最艰难的长征都走过来了,最后却跑了。如果他不跑根据他的资历,以及战绩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再发挥出色一些,授予上将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他的两任搭档张爱萍、王平后来都是上将。即便抗战、解放战争逊色一些,至少也应该是中将。
他这贪图贵富的思想,不仅没有让他成为新中国开国功勋,反而成为了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