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出新——西泠印社社员安多民陶刻作品网展

文化视野 2022-05-22 13:48:12

陶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老艺术形式与文化载体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和持续传播,璀璨瑰丽的中国陶瓷艺术影响力辐射至世界各地。时至今日,陶瓷艺术正如其它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样,在文化繁荣的背景下,焕发出更加光彩夺目的生命力。此次陶刻创作,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手法,力求中国水墨与书法篆刻的相融合,呈现出恣意率性、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艺术面貌。

笔筒

扁肚瓶

敞口胆瓶

敞口罐

鼓形罐

酒罐

酒坛

收口瓶

收足罐

细嘴瓶

玄中酒坛

印泥盒

紫泥瓶

陶罐

莹莹玉色浸虹釉,济济一堂亮婷姿

——陶瓷艺术创作随想

负笈天下,行程万里,去寻觅各地古窑口的遗迹,火光中透出诱人的莹莹玉色。从半坡堆积层中火焰未熄,捧出荧光闪烁的珍宝,陶罐釉色里神人仙袂飘飘,琴瑟和美。古陶上刻画的瑞兽——祥光中徜徉林泉,台座上雕塑的奇禽——彩云间比翼双飞。酱油色天目纹透出了茶盏的芬芳,霁红釉鹧鸪点倒影出三潭印月的光芒。借得仙童灵活巧手,塑出世上的精灵,呼之欲出,撩之能应,对之可歌。伴来嫦娥翩翩舞袖,雕画出天宫里玉兔,乐之盈笑,慰之清吟,欢之起舞。拨开景德镇粉彩的霓虹、透过宜兴紫绛的星光,吾跋涉千山,去探访马家窑的陶纹。留恋于龙山黑陶的水纹,缱绻于耀州窑精刻的花卉,采撷一朵灵芝缀上壶炳。穿越龙窑,走过铜官,对接黑石号沉船中远失的缝隙,透射来德化窑玉瓷的春光。不要驻足在杨柳青泥人的景场,不要停留在石湾公仔百态的氛围,吾踽踽独行,要望见良渚玉人俊秀的目光。邀来莫高窟的飞天,约好蓬莱岛的仙人,围着篝火四周氤氲的酒香,舞姿里牵来红袖欢舞的皓腕......婺州窑流溢的金滴,定州窑滚淌的银流,用梅岭怒放的愿望,汇集西湖苇絮上的秋霜。修复哥窑冰纹碎裂的斑痕,延续越窑盆盘的余温,甘霖让天池的荷花绽放,莲蓬结出饱满的奇缘。踏着钱塘江潮的浪头,乘着孤山文脉的长风,万里长空腾跃起欢舞的巨龙。青瓷玉兽、彩釉飞鸾,仿佛在笙箫弦歌的舞台上列队相迎:一轮红日,在碧海上正冉冉飞升......三晋野叟长乐公于太行山麓汾水之滨2022年4月

安多民,1949年生,山西平遥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喜欢诗、书、画、印、文。尤善肖形印,如十二生肖及佛像印。多次入选全国展。积集出版了飞天佛像印专辑,并于2015年在山西美术馆举办题为《飞天起舞》艺术展览。2018年应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邀请讲授《肖形印创作》十五讲。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