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为王近山求情,自己被批斗时,王近山却只说了2个字

今古言堂 2024-01-31 16:12:52
前言

提起王近山与许世友,这二位开国将军的传奇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鲜为人知的是,许世友与王近山在战争年代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结下深厚的友谊。

红军时期许世友出任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时,王近山担任其麾下第十师副师长。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王近山成为八路军一二九师重要军事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二位将军虽然接触不多,但一场“离婚事件”导致王近山被撤职下放。一贯不喜欢求人的许世友得知老战友被打压时,破例为他求情。

风水轮流转,多年后,当许世友受到错误批判时,身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王近山却只说了两个字。

一、一生跌宕起伏的王近山

相较于上将许世友一生较为平坦的经历,王近山则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1915年,王近山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他原名王文善,参加革命后才将本名改为王近山。

与共和国许多将军一样,王近山同样出身贫苦家庭,15岁从军,16岁就担任连长,因作战勇猛先后七次负伤。

有一次,王近山与一名敌人在山崖上搏斗,二人扭打在一起,相互抱着跌落到山下。敌人被尖锐的石头扎穿,王近山也多处骨折,幸好被战友发现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图|电视剧里的李云龙

凭着作战勇敢,王近山逐渐成为部队指挥员。每逢战斗时,王近山不仅身先士卒,而且很有指挥天赋,多次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力挽狂澜。

譬如在电视剧《亮剑》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得到线报,有一个日军观摩团将从他的辖区经过。最终,李云龙设下埋伏,一举击毙多名日军高官。

这一桥段真实发生于抗日战场上,其主角就是王近山。

那是1943年10月,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奉一二九师刘邓首长之命率三八六旅第十六团从太行山回师陕北,保卫延安。

全团2000多名官兵一路西行,很快就来到太岳根据地边缘的临汾韩略村一带。侦察员向王近山报告,村子旁的公路上经常有日军经过,且地势险要,非常适合打伏击。王近山当机立断,决定利用韩略村有利地形,打一个干净利落的伏击战。

1943年10月24日凌晨,十六团担任伏击作战任务的六个连队秘密进入韩略村攻略两旁的庄稼地里。

上午八时许,从临汾方向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侦察员一看,三辆小汽车和十三辆卡车的日军车队缓缓驶入伏击圈。经过三个小时的血战,180多名日军全部被我军歼灭。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从打扫战场时缴获的文件得知,被歼灭的这支日军居然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组织的“皇军军官观战团”。

彼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互对峙阶段,身为侵华日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为了推行对八路军太岳根据地采用的“滚筒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到处大吹大擂,特意组织日军派遣军步兵学校第五,第六中队和其他一些军官组成“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战场参观团”,共180多人从临汾奔赴太岳战区前线观察学习。

没想到,这支观察团一到太岳军区就碰上了王近山。据统计,十六团击毙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一名联队长在内的120多名日军军官和60多名精锐士兵。

不可一世的“皇军军官观战团”在英勇善战的八路军面前灰飞烟灭。

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1946年8月,蒋介石出动十六个整编师,近四十万强大兵力向晋冀鲁豫解放区发起进攻。

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仅有四个纵队约五万人,为了粉碎敌人进攻,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集中现有兵力,首先歼灭孤军冒进的敌军整编第三师。

图|王近山中将

整编第三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参加过远征缅甸作战,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师长赵锡田是黄埔一期毕业生,舅舅更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

可赵锡田此人志大才疏,不听同僚劝告,执意率领部队冒进。刘伯承、邓小平认为只要抓住这支部队孤军冒进的有利态势,坚决果敢地吃掉他们,就能一举扭转我军在中原地区的被动局面。

说起来容易,整编第三师装备精良,单兵作战能力不逊色于人民军队,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区区五万疲惫之师想要吃掉敌军王牌主力,谈何容易?

王近山拍案而起,他向刘邓二位首长立下军令状。大战爆发后,王近山果断投入所有的预备队,组织起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投入决战。

战至最后,敌整编第三师没能顶得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的全力进攻,师长赵锡田更是束手就擒,此战让王近山闻名整个中原。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这支南下大军中担任开路先锋的依然是王近山与其麾下的第六纵队。

汝河战役中,第六纵队打退敌军的围攻,为大部队快速渡河扫清障碍。

1948年6月,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国民党军大战豫东地区,为配合华野作战,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已经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一、二、三、四纵队出击平汉线。

与此同时,刘伯承命令战斗力最强的中野第六纵队在唐河地区隐蔽休整,等待时机一举占领襄阳。

1948年7月15日,王近山终于等来机会,他发起总攻的命令。经过一夜血战,驻守于襄阳的两万多名国民党军被解放军全歼,时任襄阳守军司令,大特务头子康泽被活捉。

整个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王近山立下汗马功劳。全国解放后,他出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兼十二军军长,率领部队来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回国后,王近山先后出任公安部副部长和北京军区副司令,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为一场离婚事件,却导致王近山被撤职下放。

二、许世友为王近山求情

1964年,王近山牵扯上一场离婚事件。事件的起因不太复杂,王近山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纵横捭阖,可到了和平年代的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情场小白,竟然不顾一切爱上了结发妻子韩岫岩的妹妹韩秀荣。

倘若王近山立即斩断情丝,或许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如果是这样,他就不是闻名遐迩的虎将。

婚姻问题原本只是内部矛盾,王近山没有与妻子离婚的打算,可韩岫岩的一些做法深深伤害他的自尊,王近山愤然将离婚诉讼递上中央。

作为北京军区副司令王近山的个人生活已经不纯粹是个人问题,他的家庭纠纷惊动中央领导,很快引起全国一片哗然,成为当时中央打击“作风问题”的典型。

图|王近山与结发妻子韩岫岩

最终,王近山被开除出党籍,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行政降级,从北京调往河南某地农场副场长。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被撤职下放河南后,韩秀荣同样放弃王近山,选择离家出走。已经家庭破碎身心疲惫的王近山,一腔苦水不知该往谁吐。

万幸的是,前往河南农场之前,王近山身边的一位勤务员黄慎荣站了出来,她愿意一辈子照顾首长。

1964年10月,黄慎荣与王近山结婚,二人婚后一起到河南农场生活,育有一女一男。

又是五年过去了,1969年春,党的“九大”召开前夕,王近山接连写了三封信,一封给自己的老部下,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另外两封请他转交给许世友,其中一封信请许世友转交给毛主席。

许世友接到信之后,这才了解老战友王近山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凭着对王近山的了解,许世友认为他不会做出背叛党和国家的事情,与结发妻子离婚只是人民内部矛盾。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五年之久,许世友希望党中央能够给予自新的机会,让王近山重新回到解放军担任重要职务。

带着这个想法,一向不喜欢求人的许世友先是托人给王近山带去口信,让他好好检讨,把自己的反思情况详细写下来。

中共“九大”召开,许世友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副国级领导人,单独找到毛主席,向他说明王近山的问题,递上了王近山给他老人家的亲笔信。

这封信里面言辞诚恳,希望组织给予复出工作机会。念及王近山过往战功,再加上许世友当面求情,毛主席同意王近山离开河南农场到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

五年时间,这位虎将终于重回军界。若不是许世友包括肖永银等人的不懈努力,王近山恐怕只能终老于河南农场。

1969年7月,王近山带着妻儿老小从河南乘坐火车抵达南京。从车厢下来后,王近山赫然发现三位老部下肖永银、尤太忠、吴仕宏站在道路两旁迎接自己。

不知多少年没有流泪的王近山顿时热泪盈眶,感慨万分,重回部队的王近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部队建设上。

时光流转,四年一眨眼转瞬即逝,1973年军委决定实施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奉命前往广州军区,接替他职务的则是丁盛将军。

刚前往广州担任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却受到错误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人敢为许世友发声,王近山却在一场南京军区内部批判许世友的会议上拍桌子,大喊了一声:散会!

虽然只是短短两个字,王近山已经向众人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即发自肺腑地支持许世友。这不仅是因为许世友当年帮过他平反,而是因为王近山永远相信许世友和自己一样不会背叛党和国家。

图|许世友上将

正是因为王近山敢在内部会议上拍桌子,表明自己的态度,至少在南京军区极少有人敢背后讨论许世友的。

1974年春,王近山感到身体不适,同年11月因为大出血不得不住进医院,经诊断是胃癌。

经过年四长期治疗,1978年4月,受病痛折磨的王近山已经神志不清。弥留之际他还用微弱的声音问家人:“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王近山的小儿子回答道:“是李德生叔叔在前线。”听到这个话,王近山长舒一口气:“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

听着专门为他播放的军号声,63岁的王近山于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病逝。

结语

1992年,军事科学院出版《关于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小平同志题写四个字“一代战将”,杨尚昆、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样题词。

王近山一生过于传奇且性格十分鲜明,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还有许多与王近山同一代的将领并肩作战,共同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从弱小到强大,这些革命先辈都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51 阅读:24834
评论列表
  • 2024-02-01 11:54

    许世友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坚韧与乐观精神令人动容,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 2024-04-27 18:49

    英雄啊!……令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