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4年1月19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正式开馆。
这座纪念馆历经1年时间的计划和修建,终于成功建成。不过这里纪念的安重根却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朝鲜人。
更特别的是,这座纪念馆却是韩国总统访华后,向我国请求建立的。这位安重根可以说是韩朝两国共同的英雄,同时也是在我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义士。
1909年的时候,他在我国的哈尔滨刺杀了被称为日本国父的伊藤博文。这一次的举动不但震动了整个东亚和俄罗斯人民,而且也为后来的局势变化埋下了伏笔。
伊藤博文究竟做了什么,会招致刺客的暗杀?刺客安重根又是何许人也?
伊藤博文被杀的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创者之一,在当时的日本国内乃至整个东亚,都具有较高的地位。
伊藤博文
据说他的死是被安重根连发三枪打中了要害,不治身亡的。在临死之前,伊藤博文说了一句日语,这一句咒骂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他是现代日本之父,也有人说他是制定了侵略朝鲜计划的罪魁祸首。不过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伊藤博文对于日本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他生于1841年,当时正逢德川幕府时期。在当时的伊藤博文和很多年后的爱国青年一样,深感国家受到了外国的欺凌。所以他曾和许多年轻志士一起,没少干“尊王攘夷”的事情。
当时的日本境内,充满了欧洲各国的使馆和教堂等建筑。大部分的国民在海外势力侵入初期,都会本能的产生排斥的想法。1862年的时候伊藤博文来到江户,也就是后来的东京。
他联系了不少的青年武士组成突击队,趁着月色潜入外国人会馆和使馆附近,投掷自制的燃烧瓶等袭击武器。每次发泄完愤怒后,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狂饮高歌,这也是年轻爱国者的一种消遣的方式。
不过本属于“愤青”的伊藤博文,却在不久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究其原因是他终于有机会留学海外。
在英国的留学时光,让他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世界先进科技,以及比起封建体制更为进步的资本主义国家体系。
思想转变后的伊藤博文,在听说家乡的藩主和英国军队发生冲突后,急忙回国劝说与其对抗海外势力,不如集中精力先统一全国,再统一执行体制改革。
然而他的想法在当时的日本,是无法被理解的,所以这一次的战争在幕府和欧洲军队的联合镇压下惨败了。
不过这一次的失败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它让更多的下级年轻武士生出了推翻藩主的念头。
这个想法的不断滋生,和伊藤博文等带有先进思想的日本年轻人,他们暗地里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1865年初,长洲武士集团叛乱推翻了当地藩主。伊藤博文对于取得的胜利仍不满足,他的理想是彻底推翻幕府。
1866年幕府军征讨反幕府势力的战斗失败,导致了幕府将军政权内部的分裂。次年的10月14日,幕府中的胜利派向倒幕派抛出了橄榄枝。
随着12月9日日本天皇发布“废除将军制度”的公告,标志着维新派的胜利。
1868年日本改国号为明治,一场名为“明治维新”的浩浩荡荡的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作为维新派中的活跃分子,伊藤博文极力主张全盘引进西化的思想,来彻底的改变日本的政权体系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
他被任命为对外事务负责人,上任之初伊藤博文就建议废除藩主制,代以更加先进的县市制。
次年九月,伊藤博文力排众议和英国合作,并借取了大笔金额,建造了日本近代的第一条铁路,日本的交通现代化就此开始。
明治三年,伊藤博文开始着手新货币的统一和制造。同时他还制定了新的货币制度与货币铸造标准,这一系列的作法任何一项,都是日本短时间内崛起并开始飞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伊藤博文还对发展本国教育,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十分热衷。对于一张白纸的日本来说,全盘学习而非一点点的改进,反而是一件效率更高,更具性价比的作法。
1885年伊藤博文第一次就任日本首相,从这一刻起他成为罕见的日本政坛常青树。
在他的一生中,曾经有四次担任首相的经历,这个成就放眼日本的历史也是空前绝后的。
经过7年的发展,获得新生的日本羽翼渐渐丰满,对于一个资源有限的岛国来说,寻求向外扩张的作法似乎是难以遏制的诱惑。
此时的伊藤博文和日本政府,已经把目标转向了一海之隔的中国。
彼时中国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向同中国开战欠缺的只是一个借口。朝鲜正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理由了。
1894年日本政府趁着朝鲜内部运动的机会,顺势开启了“中日甲午海战”。
朝鲜的抗争日本不但在这次战斗中获胜,同时也获得了朝鲜半岛此后的支配权。同时日本加紧了对中国领土的吞并。
其中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最为著名:李鸿章请日本宽限交割台湾岛的日期,但伊藤博文直白的说出那句“尚未下咽,饥甚。”
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被各国侵略者逼迫的焦头烂额,没有精力再考虑过多了。趁着这个机会,日本正式入主朝鲜。
作为大使来到朝鲜的伊藤博文得到了朝鲜监察的职位,类似后来美国的麦克阿瑟一样,成为当地的“太上皇”。
这样的异族地位高于本国所有人的角色,自然引起了朝鲜国内青年志士们的反感和憎恶。
与曾几何时的年轻的伊藤博文一样,朝鲜也有一位以“攘夷”为己任的爱国青年,他的名字叫做安重根。
回望历史,人们会在其中发现惊人的相似。在历史中脱颖而出,做出惊人之举,改变历史进程的人大多出身相似。
安重根和伊藤博文一样,都曾经是官宦后代,并且都有地方割据势力下属的身份色彩。
安重根
安重根生于1879年,父亲是一个地方官员,曾经中过大韩帝国的进士。
读书人出身的父亲给了安重根很好的教育环境,受到这种教育的安重根自小就接触到新思想,并且差点得到赴日留学的机会。
可惜当时的朝鲜半岛也处于剧烈变革时期,维新派的运动频频发生。
不过不同于日本,朝鲜由于被清政府遏制的比较严重,所以民众发动的改制运动都被朝鲜皇帝联合清朝政府镇压了。
因为被牵连安重根的父亲被迫逃亡,居家迁徙后隐姓埋名起来。
受到父亲经历的耳濡目染,年少时的安重根意识到,学文未必能救朝鲜。既然学文不行,那就干脆习武。
安重根不但放下诗书迷上了骑马狩猎,而且把楚霸王项羽立为自己的偶像。
1894年,朝鲜爆发了著名的“东学党起义”。身为官宦人家的安重根摇身一变,成为了自发抵抗东学军的民间地主力量。
在打败了东学起义后,安重根用敌人的武器武装了自己,成为当地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直到此时,安重根对于日本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作为当时东亚地区少有的和平改制的模板,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安重根等一众年轻人心中,极度向往的未来道路。
东学党起义
然而随着后来的甲午海战,与日俄战争爆发,他开始对入侵朝鲜的日本势力产生憎恶。
1906年伊藤博文就任朝鲜统监,此时日本吞并整个朝鲜半岛,作为自己的殖民地的想法已经昭然若揭。
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朝鲜皇帝,都不得不对这个“外人”卑躬屈膝的作法,让安重根和其他年轻人的仇恨,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1907年伊藤博文找了个理由,逼迫朝鲜皇帝退位。并顺势解散了朝鲜护国军队,并颁发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严格限制朝鲜国民的人身自由和言论自由。
当时的朝鲜国内曾发起过反日浪潮,安重根同样加入了义军,和侵略者英勇战斗。但是因为敌众我寡,最终义军还是失败了。
不过心中带着民族正义和爱国情感的安重根,并没有放弃反抗。他把目标定在了暗杀罪魁祸首——伊藤博文的身上。
经过几个月的筹划,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乔装成日本人潜入我国的哈尔滨车站,伺机刺杀来访的伊藤博文。他从其他支持者那里筹集了金钱,购买了一把勃朗宁手枪。
上午9点,伊藤博文在中,日,俄三国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检阅了军乐队和仪仗队。在他回程的过程中,正好经过安重根面前,两人距离只有不到5米。
安重根没有错失良机,他看准机会掏出手枪向伊藤博文连开数枪,有三枪击中躯干,造成了大量的出血。
受伤后的伊藤博文被护送到火车上,终于因为医治无效死亡。临死之前只来得及说一句:“八嘎。”
刺客安重根当场被捕,后被送到旅顺日本监狱看押。不过此时的安重根早已立下死志,对于刺杀的过程供认不讳,也没有供出任何人。
民族义士在对安重根的审讯过程中,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刺杀伊藤并非私分,而是为了东洋和平和朝鲜独立。而且我既然是义军的一员,那么就不是单纯的刺客,而是战争中的俘虏。”
对于伊藤博文,安重根也有着自己的判断:“虽然很多人认为伊藤博文是功臣,但我却认为他是国贼,是破坏地区和平的罪魁祸首!”
这番话吓坏了当庭法官,他急忙停止审讯,驱散了前来听审的民众,并取消了后来的公审流程。
经过多次公审,安重根的名气反而越来越大,在民间支持安重根,反对日本殖民朝鲜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亮。
眼看事情将会变得恶化,这是很多日本高管没有想到的。反日的舆论一旦壮大,对于日本政府原来的计划是很不利的。
尽管很多人支持为安重根脱罪,或者减轻罪行的审判结果,但判处他死刑似乎已经是日本政府的一种必然选择了。
1910年2月14日,日本关东都督府法院判处安重根绞刑。
脱罪无望的安重根表现得十分淡定,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3月26日,安重根身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白色韩服,从容赴死。
安重根死后,他的遗骨被日本人随意安葬,这也导致多年以后他的尸骨遗失,再也没被找到过。包括后来在韩国国内的安重根墓,也只是一个简单的衣冠冢。
有趣的是,安重根这样一个朝鲜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刺杀了一个日本大人物这件事,却在中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主要风向在于痛斥他为“刽子手”,杀害了一位“值得尊敬”的“日本友人”。
虽然安重根是因为痛恨日本侵略朝鲜,才出手刺杀伊藤博文的。可当时的日本对于中国来讲,实在也难以算得上“日本友人”。
即使站在中立的角度,曾经踌躇满志报国兴邦的伊藤博文,在自己的国家强盛以后,反而成为了侵略他国的主导者。
不过伊藤博文的死无论对于朝鲜半岛,还是对于处于历史转型期的我国,都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清王朝灭亡之后,我国同样走上了民主制度改革的道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就此开始了新的征途。
很多历史事件看起来貌似充满偶然性,但仔细想想其实偶然中带着必然。尽管安重根的行为很偶然,但最终朝鲜被日本占领的结果却没有改变。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无论放在哪个时间,哪个地点都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