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72小时激战,巴铁后方传来大捷,54名武装分子被无人机全歼!

摇铃侃侃 2025-04-30 14:06:08

印巴边境72小时激战未分胜负,巴铁后方突然传来震撼大捷,宣称打死了54名武装分子!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行动的主角可能是中国制造的翼龙-2无人机。

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看,这些武装分子在树下乘凉时被精准“点名”,毫无防备间被炸得粉碎。

这场“降维打击”不仅让巴基斯坦塔利班遭遇史上最惨损失,更让中国无人机的威力再次震撼全球。

«——【·无人机“斩首”·】——»

4月27日深夜,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省比巴克・盖尔地区,54名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分子在丛林中的临时据点休整时,被巴基斯坦两架高空巡航的无人机锁定。

随后,无人机以AG-300M空地导弹实施打击,12枚导弹在30秒内覆盖目标区域,现场无人生还。

巴军方公布的画面显示,武装分子的AK-47步枪和RPG火箭筒散落一地,尸体残缺不全。

这是巴基斯坦塔利班自2014年“利剑行动”以来最惨重的单场损失,也创下了无人机单次击杀纪录。

若此次行动确为翼龙-2无人机执行,其配备的合成孔径雷达能穿透树冠,红外成像系统在夜间也能锁定目标。

AG-300M导弹射程18公里,可在印度防空火力外发起攻击,这种“发现即摧毁”的能力,可能让传统地面部队陷入被动。

巴军方通过此次行动,不仅清除了潜在威胁,更向印度传递信号——若地面战爆发,巴铁的无人机群将对印军T-90坦克集群发动“饱和打击”。

«——【·翼龙-2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翼龙-2曾多次参与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动,2024年,巴基斯坦空军曾出动该机型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越境打击,深入伊朗领空20公里后安全返航。

而在利比亚和也门战场,翼龙-2已累计摧毁超过300辆装甲车和100个地面目标。

这款无人机的性能参数堪称“战场幽灵”:20小时持续飞行可覆盖整个克什米尔地区,6个复合挂架可挂载12枚导弹或炸弹,火力相当于一个武装直升机中队。

其隐身设计使其雷达反射面积仅0.1平方米,印度的“阿卡什”防空系统难以捕捉。

与美国MQ-9对比,翼龙-2的单价便宜许多,却具备相似的作战能力。

这也是为何沙特、阿联酋等国纷纷采购中国无人机的原因。

对印度而言,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威慑,印度陆军虽拥有2000辆T-90坦克,但缺乏察打一体无人机。

若印巴地面战爆发,巴铁的翼龙-2可在20公里外逐个“点名”坦克,而印度的“阿琼”坦克连无人机的影子都看不到。

这种“降维打击”让传统装甲部队陷入“发现即摧毁”的死亡循环。

«——【·重炮对轰与乌龙事件·】——»

当巴铁无人机在后方 “收割” 时,印巴前线的交火已进入白热化。

4 月 24 日至 27 日,双方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展开 72 小时低级别火力对抗,动用了 SH-15 卡车炮、M110 型 203 毫米大炮等重武器。

然而,这场冲突的戏剧性不仅限于战场,印度试图通过控制印度河上游水闸对巴实施“水攻”,却因违反《印度河条约》引发国际批评。

更讽刺的是,印度突然无预警开闸泄洪,导致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杰赫勒姆河水位暴涨,30%的河道受灾,约200万人面临饮水污染和农田被淹的困境。

巴方痛斥此举为“针对供水系统的恐怖主义”。尽管印度声称“优先保障本国用水”,但国际专家警告,将水资源武器化可能加剧人道危机。

战场外的乌龙事件同样令人咋舌,4月25日,印度一架战机在境内执行任务时挂载的炸弹意外脱落,炸毁一座民房。

这让人联想到2019年印巴空战中,印度炸弹“精准打击空气”的尴尬历史,此类低级失误让印度“军事强国”的形象略显滑稽。

«——【·歼-10C出鞘对决印度阵风·】——»

面对印度的咄咄逼人,巴铁空军亮出了“王炸”——36架歼-10CE战斗机,这款战机配备的霹雳-15导弹射程达200公里,是印度阵风战机“流星”导弹的1.5倍。

性能对比堪称碾压:歼-10CE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探测240公里外的目标,而阵风的REB-2-AA雷达仅能探测160公里。

霹雳-15采用双脉冲发动机,末端速度达4马赫,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命中目标。

印度的“流星”导弹因高原空气稀薄,实际射程缩水至120公里。

数量上,巴铁拥有50架枭龙Block3和36架歼-10CE,而印度仅有36架阵风,优势明显。

历史战绩更添底气,2019年印巴空战中,巴铁用枭龙击落印度米格-21,打破了“中国武器实战不行”的谣言。

如今,歼-10CE的加入,让巴铁空军有了“以一敌二”的底气,若印度阵风战机胆敢挑衅,等待它们的将是霹雳-15的“空中点名”。

«——【·战机、无人机与摇摆的买家·】——»

这场冲突背后,大国角力暗流涌动,美国一边向印度出售F-35战机,一边却禁止巴铁使用F-16,试图将南亚变成“代理人战场”。

而中国则坚定支持巴铁,王毅外长明确表态:支持巴方维护主权,但反对战争。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其向印度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试图拉拢其对抗中国。

但其军队仍有60%的装备来自俄罗斯,从S-400防空系统到苏-30MKI战机,俄制武器仍是新德里的心头好。

中国则通过军售(如歼-10CE、翼龙-2)和经济合作(如中巴经济走廊),巩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2024年,中国无人机出口额达153.93亿元,其中翼龙系列占30%,成为全球最大无人机出口国。

俄罗斯的处境则颇为尴尬,其虽向印度出售S-400防空系统,但在无人机领域已落后于中国。

面对印巴冲突,俄罗斯选择“中立”,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这种暧昧态度,让印度在急需支持时往往只能收到莫斯科的“精神声援”。

«——【·从“低端货”到“战场主力”·】——»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空军以美制F-16为主力,中国战机如歼-6、歼-7被视为“二线装备”。

但随着歼-10CE和枭龙Block3的加入,中国武器已成为巴铁的“顶梁柱”。

枭龙Block3的蜕变令人瞩目,这款战机搭载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

其挂载的霹雳-15导弹,让印度阵风战机“未战先怯”。

歼-10CE的引入则填补了巴基斯坦对高端战机的需求,其作战半径达1240公里,KLJ-10雷达可同时锁定12个目标,配合霹雳-15导弹,综合性能超越F-16A/B。

巴空军已采购20架歼-10CE,并计划逐步淘汰老旧的F-16,实现全中国化装备体系。

中国无人机的“带货效应”同样亮眼,翼龙-2在巴基斯坦反恐作战中的实战画面引发国际关注,沙特、埃及等国已展开采购谈判。

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军工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早期歼-7凭借低价优势成为创汇主力,而如今枭龙Block3和歼-10CE已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完整出口梯队。

巴基斯坦的案例证明,中国武器正以“技术+成本”双优势重塑全球军贸格局——毕竟,谁能拒绝一款雷达堪比F-35、价格只有阵风1/10的战机呢?

0 阅读:0

摇铃侃侃

简介:积极才是人生的主旋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