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田园诗般的景象背后,有多少豆农正为低洼田块的大豆产量发愁?那些绿油油的豆苗,眼看着疯长,却迟迟不肯结荚,最终颗粒无收。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多豆农朋友正在经历的痛。
想象一下,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你站在自家田埂上,望着一片绿油油的大豆田,心里却拔凉拔凉的。邻居老王家的豆子,已经开始鼓荚了,而你家的,却只顾着往上蹿,叶子茂盛得像热带雨林,就是不见豆荚的影子。你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把豆苗按下去,让它赶紧结果。
这“疯长”的罪魁祸首,就是“控旺”没做好。尤其是在田园低洼田块,积水多,土壤肥力足,大豆更容易徒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旺长”。旺长的大豆,营养都用在长茎叶上了,自然就忽略了开花结荚,产量也就上不去。
我有个朋友,在苏北农村老家种了几亩大豆,去年就吃了这个亏。他那块地,地势低洼,雨水一来就容易积水。再加上他心疼豆苗,施肥也比较勤快,结果豆苗长得比他还高,到了秋收的时候,豆荚稀稀拉拉的,产量比往年少了一大半。
后来,他痛定思痛,今年特别注意控旺。他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减少了氮肥的用量,增加了磷钾肥的比例,还特意请教了农技站的专家。专家告诉他,控旺的关键在于“早”,要在豆苗生长初期就采取措施,防止旺长。
那么,这“三周控旺”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品种的大豆,它们的生长习性是不一样的。就像绿植一样,有的喜阳,有的耐阴,有的喜欢干燥,有的喜欢湿润。大豆也一样,有的品种天生就比较容易旺长,有的品种则相对矮壮。
比如,有一种叫做“黑农48”的大豆,它的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枝性强,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旺长。而另一种叫做“中黄13”的大豆,它的株型相对矮小,抗倒伏能力强,不容易旺长。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品种,叫做“铁丰11”,它的特点是早熟,生育期短,对肥水要求不高,也比较适合在低洼田块种植。另外,还有“辽豆16”和“吉育205”,也各有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田块和气候条件的品种,是控旺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要根据田块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低洼田块,土壤肥力一般都比较高,尤其是氮元素含量比较高。氮元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但如果氮元素过多,就会导致大豆旺长。因此,在施肥时,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磷钾肥可以促进大豆开花结荚,增强抗倒伏能力。
我建议大家可以在播种前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磷钾肥。在豆苗生长初期,可以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切记,不要过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旺长。
再者,我们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防涝。低洼田块,最怕的就是积水。积水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还会导致烂根死苗。因此,我们要及时疏通排水沟,确保田间排水畅通。
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同时,还要注意中耕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除了以上措施,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控旺。比如,可以在豆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摘心处理。摘心可以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增加结荚数量。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生长调节剂,来控制大豆的生长。但要注意,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不可随意加大用量,以免产生副作用。
昌平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他虽然种的是草莓,但他控旺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他发现,草莓旺长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浇水和施肥来解决。大豆也是一样的道理,控制好水肥,就能有效地控制旺长。
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控旺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华北地区气候干燥,要注意保墒,防止干旱。华南地区气候湿热,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病虫害发生。
这“三周控旺”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在豆苗生长初期,就要密切关注它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旺长的趋势,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记住,控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管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控制大豆旺长,实现增产增收。
那么,在你的种植经验中,还有哪些控旺的妙招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