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偏瘫,继子接他南下过年,亲生子女为何集体反对?

静守情澜 2025-03-19 11:03:50

电话铃声响起,我接起电话,长子熟悉的声音传来:“爸,我是认真的,这次过年让我接您去珠海住段时间吧?

”我的心一沉,语气坚定地回绝:“不行,你爸现在这个情况,长途跋涉太辛苦。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他爸偏瘫卧床后,远在珠海的长子一直惦记着接他过去,可我和另外两个孩子都坚决反对。

这背后,藏着一个重组家庭二十五年来的酸甜苦辣,以及一段超越血缘的深情。

二十五年前,我是个带着一双儿女的寡妇,在乡下种着四亩多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弟媳劝我去城里学做生意,跟着她大哥大嫂学卖煎饼果子。

虽然煎饼果子没学会,但我学会了做菜馍,每天天不亮就骑着三轮车进城,在路边摆摊。

命运的安排总是妙不可言,就在这时,我遇到了赵伟。

他带着个小儿子,在隔壁摊位卖豆腐脑,妻子早逝,我们都是带着伤痛重新开始的人。

卖水果的王大姐经常打趣我们:“你们俩啊,真是天生一对,都带着孩子,都做小买卖,多般配。

”在她的撮合下,我们组建了新的家庭。

赵伟为人老实,对我的一双儿女视如己出。

我们租了间破旧的平房,五口人挤在一起,虽然清贫,但很温暖。

我至今仍记得继子小超放学回来说的第一句话:“妈,作业我已经检查过了,小弟和妹妹都做得很好。

”三个孩子从小就处得很好,完全看不出是重组家庭。

小超特别疼爱弟弟妹妹,经常给他们辅导功课。

“大哥,这道题我又不会了。

”“来,我教你,这样解……”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三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参加工作。

小超去了珠海,在外企做工程师;女儿成了护士;小儿子回母校当了老师。

孩子们都很有出息,也都很孝顺。

当初买房子时,小超坚持说:“妈,房产证写您和爸的名字。

”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感受到这个重组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

本以为这样的好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但今年春天,赵伟突然中风偏瘫了。

小超马上请假回来,在医院守了二十多天。

妹妹和弟弟也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大哥,你工作那么忙,还是让我们来照顾爸吧。

”“是啊,我们在本地,时间更方便。

”小超这才放心地回去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年关。

小超又提出要接父亲去珠海过年,我知道他是一片孝心,但父亲现在的情况,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

我和弟弟妹妹都觉得在本地过年更合适,可以更好地照顾父亲。

就在我们争执不下时,小超突然开车回来了。

“妈,我和弟弟妹妹商量好了,”他说,“我和孩子们都回来过年,一家人在一起。

”看着孩子们其乐融融地商量着过年的事宜,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

二十五年来,我们用真诚和包容,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情比血缘更浓厚。

生活总会有起起落落,但只要我们心连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重组家庭的幸福,来自于每一个成员的用心付出,来自于相互理解和支持。

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也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界限。

我们这个重组家庭,经历了生活的考验,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孩子们孝顺,互相扶持,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或许,这就是家的意义,不分血缘远近,心与心的距离才是最重要的。

您觉得呢?

0 阅读:4

静守情澜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