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是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子。
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不必过多介绍,孔子的后人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也是地位格外的尊贵,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很多的皇帝都会通过给孔家的后人一些封号,以显示自己对于文化传统的重视。

从汉高祖时,首次封了孔子后人为“奉祀君”后,之后的帝王们又把封号调整为“褒成侯”、“文宣公”等等。
一直到了宋代时封号变成了“衍圣公”,意思就是“圣人后裔的繁衍生息”,这个称号就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一直到封建王朝的结束。

孔氏家族历朝袭爵图
而孔德成就成了最后一位衍圣公。
他身份的特殊性,让他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不平凡,可是他的一生又都在对抗这种不平凡,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下去。

幼年孔德成
孔德成的出生,对于当时的孔府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
因为当时孔家的香火就快要断了。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是家里一脉单传的独子,他的父亲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孔令贻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家里人对他的婚姻状态很重视,很早就让他结了婚,可是妻子孙氏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何况是孔子的后人无后,孔子的血脉已经传了七十六了,怎么可以断在这里呢?

孙氏也是个苦命人,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而小妾丰氏也没能怀上。家里只好又让孔令贻娶了陶氏。
陶氏过门没多久,确实生下了一个儿子,但这个孩子没能活过三岁就夭折了。

之后一直到孔令贻50岁了,也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七十古来稀,古人的寿命是要比我们现在短很多的,50岁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年轻时都没有生出儿子,50岁还想生,希望更是渺茫。
当时孔令贻有多绝望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当时王氏又怀孕了,到底能不能生下男孩就看这一胎了。
可惜孔令贻也没有等到,因为在去给岳父送葬的过程中,他就病逝了。
孔令贻在去世前,最挂心的当然还是这个没出生的孩子,还给溥仪去了信,如果生下来是男孩,就立他为衍圣公。

溥仪对此也很重视,是在王氏生产的那天,孔府外都围满来保护的人,生怕有个意外。
好在最后,孩子顺利出生,是个男孩,也就是孔德成。
孔令贻泉下有知也就放心了。

孔府上上下下都为这个迟来的男孩感到开心,但孔德成自己就未必这么想了。
因为作为孔家唯一的香火,孔德成身上的压力是空前的。
从小身边就跟着人,一步不离,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这是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童年时,与大姐孔德齐、二姐孔德懋的合影
他也从来没有体会过作为一个孩子的快乐,才会走路,就已经要学习礼仪,参加孔庙的祭祀。
等到他会说话,就已经要开始主持各种重大的典礼和仪式了。
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就当了明德中学的校长。

幼年孔德成
但这些事情,孔德成的作用更多是象征意义的。最让他痛苦的是,在他11岁时,抚养他长大的陶氏也去世了。
小小的年纪,就经历了父亲孔令贻的死,生母王氏的死,以及养母陶氏的死。
父亲和母亲走得早,孔德成还没什么感觉,陶氏和他朝夕相处感情最深。而且陶氏一死,家庭的重担一下就落到了11岁的孔德成身上。

这一切,孔德成都一个人扛过来了,但背后的酸楚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虽然在孔德成的成长过程中,长辈是缺失的,但孔德成也健康的长大了,并且也没有愧对自己孔子后人的身份。

孔德成和他的老师们
孔德成成长的过程中,国家已经很动荡了,日本人已经在侵略东北。
日本也同属儒家文化圈,对于孔家后人也是很重视的,所以日本也派人来请孔德成,希望他能去参加日本孔庙的典礼。

那时孔德成才15岁,但对民族大义一点也不含糊,他义正词严的拒绝了日本的要求。
这当然让日本人很生气,对孔德成进行了威逼利诱,以为他一个小孩子,很快就会扛不住压力。
但孔德成也没把这些伎俩放在眼里。

不管怎么说,孔德成都是孔子的后人,日本人也不敢真的把他们怎么样,谁也不敢背上伤害孔子后人的罪名。
曲阜沦陷后,孔德成跟着国民党政府来到了重庆。
在这个过程中,孔德成接触到了很多新的思想。

孔德成是孔子后人,但更是一个中国人,比起孔家的未来,他更关心的是中国的未来在何方。
在接触到了新文化和新思想后,孔德成决定放弃掉自己道统的身份,只是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传播文化。

1936年孔德成大婚
当时的中国,比起儒家文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文化和知识需要得到传播。
蒋介石战败后,把很多的名人和文物都带去了台湾。孔德成也被蒋介石给带走了。
孔德成并不想走,但是这并不是他所能说了算的。

等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想要孔德成发挥更多政治上的作用。
因为蒋介石退守台湾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证明自己政权的正当性。而孔德成作为孔子的后人,儒家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正统。
有孔德成在他手上,就可以作为台湾政权正当性的证明。

但孔德成对蒋介石的要求一一都拒绝了。
到了台湾以后,孔德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台北建了孔府家庙;二是在台湾大学担任中文系和人类学系的教授。主要教授儒家文化、文学、金学还有青铜器等传统文化。

并且多次向蒋介石提出,要辞去所谓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职务,只想做一个纯粹的文人。
但蒋介石一直拖着不肯同意。

孔德成从1955年开始教书,一直教到了2008年时去世,几十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授课。
孔子在去世后,因为政治的需要,被帝王们封王封圣,儒家的文化思想也越来越脱离孔子的本意。

对于孔子来说,他最重要的身份就是老师。
而孔德成作为孔子的后人,最后的一位衍圣公,褪去了政治的光环,回归到了老师的身份,这才是对孔子文化和精神最好的传承!

参考资料:
[1]井振武.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博士[J].天津政协公报,2009,(07):53-53.

[1]乔睢.孔德成传(1920——1949年)[J].文史哲,1974,(04):7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