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以及我国最早的一个现代制造业新兴城市,历来都是备受关注。
最近,洛阳的视角不断朝着中东部一些发达城市进行借鉴学习,例如合肥、长沙、常州、南通、泉州等等,总结经验就是要在科创、先进制造业与民营企业等方面改善环境与提质升级。
洛水之城,洛阳风光
其实对于洛阳的诸多名片早已是名扬海内外。
首先就是洛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与4000多年城市史以及1500多年建都史的洛阳,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的洛阳曾先后有着13个王朝在此建都,因此也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一座城市。
除了历史人文,作为国家“一五”时期的工业重镇,诸如第一拖拉机厂、铜加工厂、轴承厂、柴油机厂、矿山机械厂、洛阳玻璃厂、洛阳水泥厂、洛阳热电厂、洛阳棉纺织厂(俗称八大厂或十大厂)等等都曾是国内最大乃至亚洲最大的尖端企业。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
特别是洛阳的文旅更是中原地区的排头兵。在66处A级旅游景区当中,其中5A级景区就达5处,占到了河南全省的一半;另外4A级与3A级景区56处。目前洛阳的文旅产业年收入约在2000亿左右。
因此,这样的洛阳也是受到国家的顶层重视,除了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的洛阳还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更是国家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所以在以上几大基础的支撑之下,洛阳最近几年的城市规模也是空前的扩张与发展,在目前约700万总人口当中,下辖的7区7县建成区面积在全国普通地级市当中也是靠前的。
洛阳城建水平
虽然目前的洛阳在GDP方面错失了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龙头宝座,但是倚靠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未来洛阳在三个方面得到转变,跻身于万亿俱乐部的几率还是较大。
第一个就是政策上的扶持。早在2021年的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就中明确提出,“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坚持创新产业双驱动、改革开放两手抓、文旅文创成支柱、统筹城乡强融合、优化环境搭舞台,尽快形成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发展,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
当时这个省级规划也就是河南省内郑州与洛阳“都市双圈”引擎的开端;而如今在郑州都市圈晋级国家级之后(1+4规划),洛阳都市圈的重启也将再次成为焦点。
洛阳都市圈规划情况
二就是洛阳的科创与工业亟需升级。
其中如引自洛阳市委政研室调研报告中的几点建议:一个要在区域协同发展中赢得自身发展主动;二要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重塑发展优势;三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重塑产业格局;四要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提升供给质量;第五就是要在人口流动新趋势下推进人口集聚和结构优化。
因此,这样来看,洛阳的发展潜质还是较大的。
第三个就是区位与交通优势的转变。
目前,洛阳境内的铁路分别有着洛欧班列国际线、陇海、焦柳、郑西以及焦济洛城际、郑登洛城际、洛三城际铁路、洛南城际铁路、洛平城际铁路等等;特别是在呼南高铁的规划落地,未来洛阳的“大十字”高铁网也就形成。
包括连霍、二广、宁洛、郑卢、洛栾、济洛、尧栾西以及绕城等多个高速公路,还有洛偃、洛宜、洛栾与洛吉快等多个速通道等等也是洛阳现代交通网格的一个形成。
另外,洛阳北郊机场的升级改造也在规划当中。
洛阳城市立体交通网格
因此,在这样一个聚力齐发的状态之下,洛阳的“万亿之梦”也并不遥远。
真能开玩笑,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不看好洛阳,就目前的情况,洛阳太不友好,就业环境不好,留不住人才的,大量有学历有技术的,都去南方发展了,有好多洛阳本地人背井离乡去外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