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4-12-11 14:55:46

文|心态

编辑|t

引言

大家试想一个场景,冬夜零下几度,你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身上盖的不是温暖的棉被,而是一件填充着破丝絮的“缊袍”。

不仅硬得像块铁,稍微一动还掉絮尘,最糟的是,这东西还不保暖!这时候的棉花,别说生产成棉被了,可能连见都没见过。于是问题来了,没有棉被的古人,冬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棉被未至,皮毛横行:古代人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说起古人过冬的事儿,咱们都得感叹一句:生不逢时。要知道,宋朝以前,棉花还没完全引进,棉被就更别提了,那时的冬天在有些地方冷得彻骨,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呢?

首先,那时候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因为皮毛几乎是御寒的首选,但这皮毛还分个三六九等。最顶级的什么貂皮、狐狸皮,贵族们穿上之后,舒适保暖,甚至能抵御凛冽寒风,可普通百姓想都别想。大诗人杜甫穷困时写过一句:“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话一点不夸张——冬天盖的被子冷得硬邦邦,好似铁板,就连年幼的孩子夜里翻身都可能撕裂被面。真是“穷冬”下的一声叹息。

那条件差的又怎么办?普通老百姓靠不起高档皮毛,只能用狗皮、羊皮来凑合。这些皮毛虽然稍微挡风,但毕竟不算稀罕物,保暖程度也一般,甚至有些勉强。比如古代一些穷苦的士人,他们实在用不起好皮料,就想到了“缊袍”。

所谓缊袍,就是把废旧的丝绵布碎料塞到衣服里,也算是低配版的“填充物”,堪堪保暖。中学课本上《送东阳马生序》有句话,“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实这里说的就是这样的“破袍烂衣”,不是什么高档货。

这些旧絮杂料可不是棉花,但有总比没有强,一家老小也就这么穿着、盖着,勉强熬过一个又一个寒冬。

再说早些时候,原始社会和先秦时期还没到“葛麻时代”,那个时候大家的衣料选择更少。主要依靠动物皮毛制作衣物,穿的是兽皮,隔着厚厚的毛皮,勉强抵御寒冷。后来发展出了葛布、大麻、苎麻等材料,但这些植物纤维织物的保暖性还真不怎么样,主要在夏天穿的比较多,冬天保暖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普及了,大家也开始用丝絮御寒,不过好丝绸的价格堪比黄金,这就导致绝大多数人还是围着皮毛过冬。

总之,棉花没来之前,大家穿的是丝绸皮毛,穿不起好料子的只能“缊袍破被”地凑合,这在那个年代真算是普遍现象。所以说,没有棉被的古人冬天绝不是躺着就能熬过去的——那可是冷到直打哆嗦的。

黄道婆与棉花的碰撞:一位奇女子如何改变御寒历史?

故事来到宋朝末年,棉花终于在东南亚扩散到华南,甚至开始在海南种植,不过还没有大范围普及。说起棉花这东西,别看我们今天把它当家常物件,早在汉朝它可是个“外来花卉”,那会儿还当成稀罕观赏植物栽培着呢。直到宋代才有人真正开始注意到它的实用价值。谁也没想到,一位奇女子,黄道婆,彻底让棉花改变了中原百姓的生活方式。

黄道婆,南宋松江府乌泥泾人(今上海附近)。她出身贫寒,年幼时被迫出走,最后逃到海南岛,生活在黎族同胞中。在海南,她见识了黎族人用棉纺织物的技艺,这种技艺让黄道婆眼前一亮。原来,棉纱织布不仅手感柔软,制作还不复杂,特别适合普通人使用。于是她决心学成技艺,把棉纺技术带回家乡,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或许是一次命运的“纺织机遇”。

回到家乡后,黄道婆不只是简单地传授棉纺技巧,她还积极改进工艺,将海南的棉纺技术与中原的纺织技术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她设计了新式纺车,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产量更是翻倍。乌泥泾地区开始大规模推广棉花,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随即风靡开来,棉纺织品逐渐成为中原百姓保暖的“亲民产品”。她织出的乌泥泾布料,不仅让百姓冬天穿得暖和,还开始卖到宫廷中。贵为皇宫的皇后嫔妃都垂涎这棉织物的细腻舒适,纷纷要求织布艺人定制。

可以说,黄道婆用她的手艺彻底改写了“穿不起暖衣”的历史。从此之后,平价的棉纺织品逐渐成为普通人御寒的必备物品。黄道婆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也不曾封侯拜相,但她让棉被和棉袄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解决了大多数人冬天挨冻的难题。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候,可能也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人在夸黄道婆的好,称她为“御寒天使”。

棉花遍地,寒冬不再是噩梦:棉纺织产业的兴盛与明清社会的深远变革

到了元朝,棉花的种植已经推广到全国,成为了普通家庭必备的生活物资之一。不仅如此,元朝统治者也认识到棉花的巨大潜力,开始鼓励棉花种植和棉纺业发展。此时,棉纺织品已经覆盖了从棉布到棉被的全套生活用品,甚至连军需物资中都可以看到棉纱的身影。与此同时,社会上对棉花的需求急剧上升,棉布、棉衣、棉被的产量激增,几乎成为人人都用得起的必需品。

真正将棉纺织业推向高潮的是明代的政策改革。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民生要有温饱”的重要性,他推行了强制性的棉花种植政策,要求每家自耕农都要在农田中分出一部分地块专门种植棉花。这一政策彻底解放了棉花的种植规模,使得棉花在短短几年内深入到田间地头、家家户户。棉被和棉袄,开始代替了那些冷硬的破袄破被,成了最普遍的御寒装备。

随着棉纺织品的普及,很多农户开始发展手工纺织业,将棉布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棉花的推广不仅满足了御寒需求,更催生出庞大的个体经济和市场化生产的萌芽。东南地区因为棉纺织业的兴起,逐渐形成了一种“机工”雇佣“机户”的生产方式。成千上万的手工工人聚集在镇上,为各家“机户”纺布,这种规模化生产的方式让棉布成了常见的商品,推动了市场繁荣。

然而,这还不是棉纺业带来的全部变化。社会经济格局的转变正悄然发生,因棉纺织业兴起而转型的区域越来越多,东南地区甚至一度被认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虽然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仍在,但许多家庭从传统的农耕转向了棉纺织业。大量家庭通过棉纺织提升了生活水平,棉被的普及成了大明王朝下百姓安稳过冬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棉纺织业的兴盛让社会经济趋于稳固,自然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明清之际,棉纺织品生产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甚至跨出了国界,成了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由于棉花产量丰富、价格实惠,棉纺织品在海内外的市场需求旺盛,使得中国的棉布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重要的外贸产品。棉花之所以在明清之际如此深远地影响了经济,是因为它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模式,让冬天再也不是“噩梦般的考验”,更推动了农户向手工业经济转型,甚至推动了一部分社会资源向工商业聚集,成为明清社会稳定的基石。

从一件温暖的棉被到成千上万匹棉布,中国的棉纺织业带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不再只是农耕主导的单一经济。棉花和棉纺织品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它既能满足保暖需求,也在经济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百年后,棉被早已不是稀缺品,但它的历史价值和它在经济发展中留下的深刻痕迹却值得人们铭记。

可以说,棉花和棉纺织业的普及带来了不仅是御寒的革命,更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转变。再没有棉花之前,人们冬天只能靠皮毛、葛麻,勉强度日。到后来棉被普及之后,古人终于能在寒冷的冬季安然入睡。那一层层温暖的棉布,不仅遮住了寒风,也成就了无数人温暖的冬天。

参考资料:

古代中国没有棉花的时候,靠什么挺过寒冬?澎湃新闻.2018-11-02 21: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