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09年12月,李先生带着一棵从黑龙江“抬”出来的野生巨型山参来到北京。
这棵山参十分罕见,主根的旁边还长着4根比较粗一点的根须,然后这些根须上又零零散散地蔓延着很多细长的小根须。
但他过来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想找人鉴定一下这棵野山参的价值并且讨教一些保存野山参的方法。
原来李先生并不是专业的“放山人”,这棵野生的大山参是他在当年8月份的时候,无意间在黑龙江五常市背荫河镇的一座大山里发现的。
李先生本身对于人参并不是特别了解,将人参挖出来之后,他就带着人参去找了当地专门从事人参养殖的老人请教了一下。
当时老者看见人参之后连连惊叹,他表示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亲眼看见长成这么大的野生山参。
李先生用小称称了一下人参的重量,发现它足足有194克。
但是当李先生询问起这棵山参能值多少钱的时候,却没人能给出他精确的数字。
要知道现在这年头要想遇到这么大的一棵野生的山参就跟中彩票差不多,这估价也得按照市场行情来,不能随便说说的。
于是李先生就将山参带回了家。
但是回家之后他又犯了难,因为野生的山参还富含水分,他不知道该怎么保存才能让它一直完好无损,思来想去还是放进了冰箱里面。
但冰箱里存放的东西也不是能保证一直不变质的,所以李先生心里就没底,就这样过了3个来月,李先生实在是按耐不住了,于是就来到了北京。
但是找了一圈李先生也没能找到个这方面的专家,于是干脆就先找了一个比较出名的药店进去询问。
正好药店里当时有一位药材专家正在坐镇,他仔细的查看了一下李先生带来的野生山参,表示它起码有百岁的年纪了。
而且因为这棵山参的主根四周还长着4个比较大的根须,所以在业内是可以被叫做“四世同堂”的。
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处理,所以李先生的野山参看上去就像是一团窝在一起的枯草,这样量的话它的长度有20公分,宽度有10公分。
如果能将这些根须都展开,那么它的长度肯定还会成倍地增长。
眼看着来到北京也有几天了,但是也没能找到一位专业的人员帮忙看看,李先生实在是心急如焚。
他觉得光是将山参放在冰箱里面也不是个办法,他请教过很多人,有人说保存山参要风干,也有人说要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的。
而人参出土之后如果没有比较靠谱的方法进行保存,很快就会失水,到时候再想将它的根须展开恐怕就容易断了。
那么这样的野生山参应该怎么保存才靠谱呢?
—【·山参如何保存?·】—
其实野山参的保存从出土的那一刻开始就有大学问了。
一般有经验的放山人会将挖到的人参用苔藓包裹起来,这样能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之内保证野山参不失水。
长白山地区的空气湿度比较大,所以在地上找出来一片能够连在一起的“苔藓衣”也是比较容易的。
这些苔藓不仅潮湿而且还非常柔软,能够保证人参的根部不受伤害。
将一大片苔藓揭下来之后,放山人会用它们包裹住人参的根部,然后用桦树皮和绳子扎住外面。
这样可以使新鲜的野生山参保存2个月到3个月左右的时间,给了放山人将人参出手的空间。
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是将人参带出山之后,就将其到冰箱里面冷冻。
因为冷藏的方式容易让山参受潮,引发变质的问题。
但是冷冻就基本上不会这样,而且本身人参生长的地方---东北地区冬季的时候也非常寒冷,跟冰箱冷冻区的温度差不多。
不过在冷冻之前也要将山参进行严格的密封,不要让冰箱里面的其他东西污染了山参,这样还是容易导致山参出现问题。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将人参清洗干净之后让它接受自然地光照蒸干水分。
不过现在为了能防止人参在晒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人们一般都是将清洗人参表面的水晾干之后就直接放进烘干机里。
直到人参的水分剩下大约13%左右就可以停下来了,在烘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排潮。
野山参脱水之后就会变得更加“坚强”一点,不会太容易腐烂掉。
现在咱们看到的大部分干人参基本上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的。
还有人喜欢将人参保存在酒里面,这是因为酒能够使得人参中的有效物质散发出来,还能帮它隔绝空气。
不过泡人参的就一般要使用纯度比较高的粮食酒才行,粮食酒还要尽量装载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玻璃杯里面,这样可以将野山参们保存个二三十年都没啥问题。
还有将山参挖出来清洗之后就保存在真空袋子里面的,不过保存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将袋子中的空气全部抽干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方法----可以将山参放在米缸里面,然后在大米的周围再撒上一些花椒。
米缸这个地方可是咱们的老祖宗经常保存东西的地方,因为米缸里面的环境相对比较干燥,所以在米缸里面保存一些适合在常温下保存的东西效果相当不错。
不过对于一些收藏级别的山参来说,它们肯定需要更加专业的保存方法,毕竟它们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药用上面了。
参考:
北京晨报《男子深山意外得“四世同堂”老参 近200克(图)》2008-12-10
https://www.chinanews.com/jk/kong/news/2008/12-10/1480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