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娶央视主持人杜宪,婚后40年无绯闻,女儿是他最大的骄傲

安南看娱乐 2023-01-18 20:08:02

“事业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我不希望你因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

在妻子想要放弃事业时陈道明温柔劝解。

“我虽然是你的爸爸,但不会给你提供任何帮助。”

在女儿期待进入娱乐圈时,他却如此冰冷。

尊重妻子的事业,不愿让妻子为家庭做出牺牲。

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不愿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让女儿轻松进入演艺圈。

在金钱至上的娱乐圈,他是一股“清流”,

为人谦逊,坚持自我,从不做触碰底线的事情。

他就是演员陈道明,是一位真正的“老戏骨”。

在如此浮躁且急功近利的娱乐圈,陈道明能如此坚守本心、钻研演技,

与妻子杜宪恩爱四十年、相互成就,

或许这一切都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1955年,陈道明出生于天津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是燕京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一名大学老师。

据说他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样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他博览群书,练习书法,学习钢琴,

从小就有一种文人气质。

小时候的他有三个梦想:医生、律师、外交官。

演员这个职业从未出现在他的人生规划里。

可事与愿违,当时的大环境是知识青年需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本来陈道明是要被下放到农村的,

但碰巧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招募学员,到他所在的中学招生,

对表演毫无兴趣的陈道明并不想去,同学却极力劝说:

“道明,咱去试一下,只要不上山下乡,咱演汉奸也成呀。”

就这样,陈道明被同学“押”到了考试现场。

当时有很多人报名想成为演员,可合适的人却寥寥无几,

本来已经心灰意冷的招生老师在看到被人群簇拥过来的陈道明时,却突然眼前一亮,

并直接夸他说“有一种和时代格格不入的清高”。

当他父亲得知他去了剧院面试后勃然大怒,

他父亲认为好歹也是知识分子,文人世家,出了个“戏子”成何体统。

但碍于时局,如果不去剧院就要下乡,权衡之下陈道明还是进入了天津人艺。

可他从未接触过表演更不喜欢表演,

对他来说,这不过就是一个躲避时局的权宜之计。

而当初被招生老师一眼选中的他在天津人艺里也并没有得到优待,

成为了一个无人注意的“小透明”。

他在人艺里一待就是7年,这七年间他只能演龙套,根本没有台词。

按照陈道明自己的回忆,有一次他要演一个士兵,

因为只从舞台的一侧跑到另外一侧,根本就只有半张脸能够被观众看见,

于是陈道明干脆就让化妆师只化半张脸。

通常情况下他都是刚演完鬼子,就要换衣服变成郎中,刚给人诊完脉就又要变成特务。

这样走马观花式的表演让陈道明倍感无趣,

加之当时的剧院所有人都吃大锅饭,没有什么主角配角之分,

这更让陈道明提不起斗志。

他开始在剧院里混日子,无聊时就找人闲聊。

在陈道明志趣相投的朋友中,有一位叫方沉的大哥和他最聊得来。

方沉比陈道明大了26岁,是一对忘年交。

二人每天晚上都会小酌两杯,聊聊人生理想,谈谈生活感悟。

对于这个小兄弟,方沉十分喜欢,

在得知已经23岁的陈道明还是单身时,

他产生了将自己的外甥女杜宪介绍给陈道明的想法。

杜宪与陈道明家境相仿,也是一个书香世家,

父亲是清华教授,母亲也是老师。

从小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小小年纪就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同陈道明遭遇也相似,中学毕业的杜宪没能继续进修,

而是被迫进入了北京轴承厂成为一名“食堂阿姨”,这一做就是七年。

但是尽管在厂里工作,杜宪也从未放弃过学习。

并且因为这个不寻常的经历让她练就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很快,全国恢复了高考,23岁的杜宪获得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说来也巧,还没等舅舅主动牵线搭桥,杜宪就自己来到了艺术剧院。

当时的杜宪正在北京广播学院读大一,假期无聊,便从北京坐车去了天津。

在台下边看排练边等待舅舅的杜宪发现,舞台上有一个男演员特别敬业,

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竟然在演一个“镜子”,逗得杜宪直乐。

演出结束后,三人一起吃饭,

陈道明被眼前这个清纯的如同白玉兰般的的女孩儿深深吸引,

而陈道明身上儒雅的气质,斯文的举止也符合杜宪对于另一半的要求。

二人第一次见面就互生好感,

舅舅见状就给他俩留出了独处的空间。

两人开始聊文学,聊戏剧,

从中国古典文学到外国经典名著,从四大名著到近代小说,

陈道明引经据典,魅力十足。

他们聊着各自喜欢的书和电影,

一向不爱出风头的陈道明甚至为杜宪拉起了手风琴。

在舅舅的撮合下,志同道合的两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恋人。

二人一起去看话剧,一起聊诗词歌赋,青涩而又美好。

暑假就在这种浓情蜜意的氛围中悄悄流逝,杜宪要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才刚刚恋爱的二人就要忍受异地的相思之苦,

那时的二人只能靠书信联系,陈道明每周都会给杜宪写情诗。

有一次放假,陈道明去北京看杜宪,

他想把两本自己很喜欢的文学名著送给她,

但是他在杜宪家楼下等了四个小时,杜宪都没有下来。

不是杜宪不想下来,而是她的妈妈不允许她下来。

她妈妈认为陈道明已经23岁了还在跑龙套,又没有什么文化,没上过大学,

这种“女强男弱”的情感难以长久,

更何况做“戏子”的陈道明如何配得上自家前途光明的女儿。

陈道明知道自己与杜宪之间的差距,

为了能得到杜宪父母的认可,能配的上杜宪,陈道明下定决心要继续进修。

就这样,陈道明辞去了“天津人艺”的铁饭碗儿,开始刻苦学习。

1978年陈道明终于凭借不懈的努力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

二人终于不用再忍受相思之苦,每逢周末陈道明都会约杜宪出来见面。

杜宪的父母得知陈道明来到北京继续进修表演后,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反对,

对二人的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距离拉近了,缺点也放大了。

二人都是彼此的初恋,没有恋爱经验,

哪怕只是在一点小事上有分歧也会大吵一架,

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把互相送的定情信物都归还给了对方。

就这样冷战了几天,陈道明魂不守舍,

上课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杜宪越来越思念。

他偷偷地跑到杜宪回家的路上等着杜宪经过,想要悄悄看她一眼。

可能是心有灵犀,杜宪也看到了陈道明,

那一瞬间,杜宪的眼泪控制不住,对他不舍的感情也一下子涌了上来。

“为什么要在这里等我”

“我想你肯定会经过,就想看你一眼”

“那我要是没经过,你怎么办”

“你今天要是没经过,我就直接去你家找你”

这次冷战过后,两人明白了,就算吵架也不能说分手,因为谁也离不开谁。

两人的爱情在小打小闹中更加坚固。

大学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要毕业的时间。

1981年,二人都顺利从学校毕业,

陈道明进入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为了一名演员。

杜宪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成为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

陈道明从这天开始成为了杜宪的忠实观众,

每当《新闻联播》播出时,他总会第一时间跑到电视机前,

看着国家大事,更是在看自己的爱人。

1982年,相爱的两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两人经历了四年的恋爱,终于在这个夏天迎来了新的开始。

没有奢华的婚礼,没有漂亮的婚纱,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房子。

杜宪的事业发展的很快,凭借着过硬的基本功在央视站稳脚跟,

而陈道明却还是没什么名气。二人之间的差距在持续拉开,

杜宪每天早上要到单位值班,很多时候下班时间也会推迟。

妻子忙的脚不沾地,而陈道明却没有演戏的邀约,

很长一段时间,陈道明都没有任何收入,

家里的各项开支都要靠着杜宪一人支撑。

后来陈道明在接受采访时也说:

“没有杜宪,就不可能有现在的陈道明。”

在没有邀约的这段时间里,陈道明并没有躺平,

而是学习经验,磨炼演技,琢磨角色。

杜宪作为“贤内助”也一直在他身边鼓励他;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是最优秀的演员,现在只要等一个慧眼识人的伯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84年,一部历史剧《末代皇帝》找上了陈道明,邀请他出演青年时期的溥仪。

角色要求是要有天生的贵气,但又要有点文弱书生的气质,

这简直就是为陈道明量身定制的。

为了不辜负导演的信任,不辜负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也为了将“溥仪”这个角色更好地展现给观众,

陈道明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他查阅了许多清史文献,还亲自拜访历史学家,

只为了能更了解这个历史人物,塑造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部剧一拍就是四年,

他在剧组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的磨练自己的台词,

从语气到神态,不断地钻研试图更加靠近这个人物。

因为入戏太深,即使陈道明回到家里也总是有一种忧郁的、愁眉不展的神态。

终于,陈道明厚积薄发,

1988年《末代皇帝》正式开播,一时间万人空巷,好评如潮。

陈道明凭借着“青年溥仪”这个角色一炮走红,

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飞天奖”最佳男主角。

他和杜宪终于拥有了他们自己的房子,

与此同时,一条新生命也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

女儿陈格的出生让这个家变得更加幸福,其乐融融。

33岁的陈道明事业发展迅猛,他在《末代皇帝》中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他趁热打铁,出演了《围城》的男主角方鸿渐,

将这个角色的优柔寡断、迂腐软弱展现的淋漓尽致。

陈道明凭借这部剧再次摘得“影帝”桂冠,人气更甚,成为诸多导演的座上宾。

甚至连《围城》的原作者钱钟书都写信称赞他:

“你让我看到了活的方鸿渐,表演传神。”

得到了各方认可,粉丝推崇的陈道明逐渐迷失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

一个从无到有的演员,得到了若干人的肯定,当然是很高兴。

虚荣心爆棚的陈道明被《围城》的原作者钱钟书先生邀请到家中做客。

当他来到钱先生的家中时却发现这个前辈的家里有些破旧,

没有古董字画甚至没有电视机,只有书籍堆满了整个屋子。

钱先生本人极为平和,满腹经纶却无一丝盛气凌人。

就在这样之质朴又古色古香的环境中,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怜”。

后来的他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说:

“我就是一个精神暴发户,幸好遇到了钱钟书先生。”

在这次交谈过后,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暂时退出演艺界。

这一决定令许多人感到匪夷所思,妻子杜宪却非常支持。

陈道明开始修身养性,潜心研究书法,

大量阅读书籍,用读书来抚平自己内心的浮躁。

这一隐退就是八年,这八年间,他拒绝所有邀约,

也是在这八年间,他的文学水平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连季羡林都评价:以他的文学水平完全可以胜任北大教授。

妻子杜宪为丈夫感到骄傲,

她选择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她在事业的上升期选择辞职,回家做起了家庭主妇。

但陈道明看着妻子每天围着锅台打转,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也明白这种生活绝不是杜宪想要的,于是一直劝说妻子继续自己的事业。

1992年,杜宪接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访问邀请,

陈道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出去走走,继续学习深造。

但陈道明怎么舍得爱妻自己一个人远渡重洋,

于是他选择陪妻子一起去。

夫妻二人一年后回国,

深造后的杜宪没有继续自己原来的播音员事业,而是选择了经商。

她与几个朋友一起创立了一个文化传媒公司,

充分发挥自己的经商能力,成为了一名优秀企业家。

妻子重新忙碌了起来,陈道明就在家里照顾女儿,陪伴她的成长。

陈道明与其他的父母不同,从不过多关注女儿的学习成绩,

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在陈格遇到困难想要爸爸帮助时,陈道明就会告诉她:

“遇到困难要先自己想办法,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再来找爸爸帮忙。”

就这样女儿一天天长大,夫妻俩都认为将孩子送出国读书是更好的选择。

可当时的陈格才13岁,杜宪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出国,

于是决定再次放弃自己的事业给女儿陪读。

但这次陈道明却极力劝说让女儿独自去留学。

“老公,我想去英国陪女儿一段时间”

“女儿自理能力已经很强了,就算我们不在她身边,她也能照顾好自己”

“女儿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我真的不放心”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一味地帮助她”

陈格就这样走上了独自求学之路,

她没有忘记爸爸从小对他的教导,自立自强,很快就适应了在英国的生活。

女儿出国后,已经离开观众视野多年的陈道明决定重新回到公众面前。

1998年,陈道明以《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一角强势回归。

出演“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或许就是陈道明对自己儿时梦想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并借此又拿下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和“华表奖”优秀男演员。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你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六千三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剧中这一段精彩的演讲,充分表达了中国人对待日本法西斯的愤怒,

也展示了陈道明高超的演技。

陈道明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哪怕沉寂八年,一部电视剧也能再次将他的事业推向顶峰。

此后他又出演了《康熙王朝》,《楚汉传奇》、《卧薪尝胆》等剧,

不论哪一部,放到今天来看,都依然称得上是经典。

但他并非是什么剧本都接,他看不上的剧本哪怕给他的片酬再多他都不会去演。

冯小刚导演也曾评价他说

“无论社会怎么变,他的心中都留有一份文人的清高”

恰恰是因为这种骨子里的清高,这种宁缺毋滥的精神,

他才能做到演的每一部戏都是精品,

仿佛陈道明这个名字的出现就是电视剧或者电影的保障。

不拍戏的时候,陈道明也几乎不应酬,

他不喜欢那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场合,

更愿意在家陪伴妻子杜宪。

这位“老戏骨”从艺四十余年从未传出过任何绯闻,对妻子的疼爱也一如恋爱时。

每当杜宪过生日或者他们的纪念日时,陈道明都会给妻子准备好花和礼物。

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无比,却极其低调,很少被拍到同框,

陈道明在参加活动或者接受采访时也只谈论工作,而不涉及家人。

大学毕业后的陈格回到国内,

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她也想进入到娱乐圈。

但陈道明并没有像她想象中的那样支持她,

而是非常严肃地告知她:自己不会为她提供任何便利。

“我这一辈子没求过人,也不会为了给你铺路去求人,走成什么样的路,都靠你自己。”

陈格同他父亲一样,有着自己的清高和傲气。

在娱乐圈打拼了几年,发觉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圈子,

于是毅然决然转行,和朋友一起开了公司,靠自己的努力赚钱。

显然,女儿陈格还是更适合经商,

没用几年,就把自己的公司做的风生水起。

陈格从不用父亲陈道明的人脉,

也不用自己“星二代”的身份炒作,

让父母都对她刮目相看。

事业有成的陈格却迟迟没有恋爱,女强人的她对于爱人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陈道明也试图给陈格介绍几个青年才俊,但陈格坚持要自己找。

有情人终成眷属,2017年,陈格和同样年少有为的王力威步入婚姻殿堂,

三年内就有了一儿一女,和丈夫王力威就如同自己的父母那般相互扶持。

如今,陈道明和杜宪携手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如今依旧恩爱如初。

唯一的女儿凭借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成,儿女双全,婚姻美满。

陈道明也逐渐息影,将闲下来的时间全部用来陪伴妻子和两个外孙,

三代人尽享天伦之乐。

这种对演戏精益求精的态度,

对家庭负责任的态度是现在许多明星都应当好好学习的!

0 阅读:66

安南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