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妈妈为孩子尿床的事烦忧过,可有的宝宝尿床尿到7、8岁。不仅孩子受罪,也给家长带来很多烦忧。那么孩子经常尿床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还没发育完善,长大就好了;还是孩子水喝多了,睡得太沉了;又或者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造成的……
孩子尿床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哪个孩子没有尿过床?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尿床的情况还不断地发生,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尿床在医学上称之为“夜遗尿”。一般说来,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三岁以后还常出现尿床的情况,那么父母就要注意了。
孩子夜遗尿会让父母很是烦恼,每天晚上要惦记着叫孩子起夜,孩子尿了还要换被褥。可当父母得知不知道,孩子其实比大人更痛苦,尿床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而且孩子尿床,父母一般都会责怪孩子,孩子会感到深深的愧疚。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内向、敏感、胆小、自卑心理,造成性格缺陷,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出现偏矮、偏瘦或虚胖的身材。
孩子长期尿床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反应慢等症状,使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还会影响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影响成人后的生活。
总之,孩子尿床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也不要采取过激的言辞来应对孩子,这只会大大地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尿床的孩子更需要爱。孩子尿床一定要及早地纠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给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
如果儿童有尿床的表现,那么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掌握尿床的时间以及规律。可先固定时间使用闹钟唤醒儿童,让儿童起身排尿,这样才能避免尿床加重。通过儿童自己将尿液排泄出体外,改善儿童尿床症状。
针对具体病因改善儿童如果出现了尿床的情况,那么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善,针对引发尿床的病因展开治疗。因为继发性的尿床和许多疾病有关,需要通过治疗的方式来改善这些疾病。
家长也可以通过排尿中断训练的方式进行改善,这是比较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过程中中断排尿,自己默数十秒钟,然后将剩余的尿液排出。这样能够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从而改善儿童尿床的表现。
一般治疗遗尿症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可以综合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药物,但是一般会选择多种药物一同使用。这些药物使用后往往可以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当然,一定要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