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大事!楼市进入新时代

博闻广闻 2025-04-17 06:04:37

原创 刘博团队

01

房地产,重回舞台中央

近期,有两件大事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其潜在效应将持续10至20年。

第一件,是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

以美国为首,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壁垒呈现再度抬头的趋势。尽管具体政策仍在博弈与变动中,但这一动向预示着二战后形成的、以自由贸易为导向的国际经贸秩序正面临重大调整,全球化进程遭遇新的挑战。

第二件,是中国应对策略的战略性转向。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明确将战略重心向内调整,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与之配套,中央发布了系列旨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文件,强调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全面启动国内消费,倾力打造一个强大的国内市场。

为何要倾力打造强大的国内市场?

放眼全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以美元计价,美国的消费市场规模约占全球总额的30%。相比之下,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目前的整体消费体量大约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

如果能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将中国的消费占比也提升至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水平,那么中国不仅能更好地抵御外部风险,还将在全球新的经贸格局中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启动并壮大国内消费市场,至关重要。

那么,启动内需的关键抓手在哪里?

细读中央关于扩消费的文件,房地产行业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文件明确提出要稳定和激活房地产市场,将其视为提振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

中国家庭财富高度集中于房地产(估值约350万亿),稳住并适度激活这部分存量财富,哪怕只释放一小部分流动性,其产生的财富效应就能有效提振消费信心,是对冲外部压力、拉动内需的最有效抓手。

信号已经明确:今年,房地产市场将在“促消费、稳增长”的国家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房地产市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同时各省市的两会均将房地产“止跌回稳”作为目标。

从深圳探索“房票”安置、升级“以旧换新”,到南京全面取消限售并提供“以旧换新”补贴,再到苏州推出“三低一宽”的创新信贷支持……

尽管一线城市目前尚未出台突破性的重大利好,但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将有更具实质性、甚至可能超出当前预期的刺激政策逐步落地。

房地产的重要地位凸显,房企作为关键载体需承担起驱动消费的重任。

然而,当前多数房企尚未准备好迎接这一转变,仍在传统思维与新政策导向之间徘徊调整。

02

下半场是谁的主场?

楼市下行期,房地产企业难,民营房企更难。

曾几何时,中国房地产百强榜单上,民营企业占据了80%的席位,拿地金额也高达八成。

而今天的现实却是:百强拿地榜中仅存11家民营房企,拿地额占比萎缩至8.5%。

过去几年,已有约40多家大中型民营房企陷入债务危机。即便那些暂未“爆雷”的企业,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考量,也大多选择“零拿地”的保守策略。

目前,仍能稳健经营的大中型民营房企已屈指可数,其中包括:星河地产(深圳)、龙湖、滨江、美的置业(佛山)、新希望地产(成都)、大华地产(上海)

这些幸存者不仅是企业自身韧性的证明,更为整个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保护和扶持这些民营房企,不是为了所谓的情怀,而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多元化生态,给消费者留下更多选择,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探索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幸存的民营房企,既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行业未来希望的所在。

深入研究这些幸存的民营房企,你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存在:星河地产。

星河地产可能不是规模最大的民营房企,却是走得最稳的企业之一。金融机构对星河的评价是“四个没有”:没有上市,没有美元债,没有表外融资,没有金融理财。

这种近乎“保守”的财务策略,使星河成为行业中少见的“三道红线”全绿企业,也让其连续四年获得AAA主体信用最高评级,成为首家获此评级的民营房企。

财务的稳健只是表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其实就藏在企业的价值观:赚快钱or赚慢钱?

近几年,城镇化率接近饱和,人口红利逐步消退,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低增长时代。而传统房企还抱着“旧饭碗”,普遍采用“销售型”思维,追求高周转、快速开发、快速去化和资金快速回笼。

借鉴美日等发达市场经验,在高增长时期过后,地产开发行业的利润率将逐步趋于合理,甚至低于其它行业平均值。以美国市场为例,以开发业务为主的企业ROE仅在4~6%之间,只有那些经营不动产和服务业务的企业才能保持10%以上的ROE。

因此,中国房企必须做出价值观的重塑,逐渐转向“自持型”思维,做运营商而非纯开发商,从赚开发的“快钱”转向赚运营的“慢钱”。

星河能在行业寒冬中保持韧性与活力,最根本原因在于星河已成为房地产“运营”领域的顶尖玩家。

无论是住宅地产、商业地产,还是产业地产,星河都以运营思维为核心,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真正践行了“做五百年,不做五百强”的长期主义理念。

星河控股集团,1988年成立于深圳,旗下现有产业、地产、商业、资本、物业五大板块,业务涉及产业运营、地产开发、商业管理、酒店服务、股权投资、物业服务等多元领域,员工规模逾9000人,布局深圳、广州、上海、南京、苏州、成都等30余座城市,总资产超千亿元,保持AAA主体信用跟踪评级,连年绿档企业,在行业中树立了优秀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下面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星河的运营思维:

以商业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为例,星河没有“建成即出售”,而是坚持长期精细化运营,十余年来持续进行品牌迭代更新、消费场景创新,始终保持着深圳地标性商业综合体的地位。

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

2021年至今,星河还与国际零售巨头Costco达成战略合作,先后落地上海浦东Costco、深圳龙华Costco,极大提升了区域价值和商业活力。

以住宅星河时代为例,星河没有“交付即撤离”,而是在十年间持续整合名校、COCO Park商业、双地铁口、大运配套、生态公园等资源,将体育、商业、住宅、名校、交通、生态聚合一体,不仅实现居住价值的提升,也让项目保持更高的溢价能力。

而在产业地产领域,星河创新性地做起了“房东+股东”角色。以深圳星河WORLD项目为例,星河既作为“房东”提供优质产业空间,又通过多种投资方式成为入驻企业的“股东”,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

项目十年间已吸引华为、中国人寿、三菱电机等2293家企业入驻,包括25家500强企业、46家上市企业及6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造产值300亿元,吸纳就业5万人。待全部运营后,项目将实现税收超100亿元,产值逾1000亿元,吸纳就业人口超7.5万人。

深圳星河WORLD

基于以上实践积累,星河地产有望在中国楼市的下半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城市更新领域:星河凭借二十余年深耕积累的专业化更新团队,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面对城中村、旧工业区、旧住宅区及旧商业区等多元复杂的土地类型,星河提供从规划咨询到合作开发、管理输出的全链条城市更新服务,这与两会强调的“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在住房迭代升级领域:响应“好房子”政策导向,星河早已构建起至境系、至臻系、至悦系、至善系、至信系等精品产品线。

实景图

亿翰智库发布的“2024中国房企超级交付力TOP30”公开榜单中,星河地产赫然在列。“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在星河广泛流传,也始终践行。仅深圳和东莞2个城市就交付了4855套,东莞璟悦公馆、珠海湖山春晓、南沙东悦湾等多个项目实现了100%集中交付率。

当大多数房企在市场寒冬中拼命压缩成本时,星河却坚定走高品质路线。这种逆势投入为星河赢得了市场口碑,2024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50强星河位列第37位,产品力20强位列第18位。

在国家政策向“稳楼市”和“好房子”双轮驱动的新时代,星河这类坚持运营、不赚快钱、追求高品质的房企,将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期,成为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03

这里凭什么逆势热销?

当多数房企还在思考如何“活下去”时,星河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活得更好”。

3月30日,星河又一次在深圳龙岗引爆了“现象级”热销盛况。

星河·盛境瑞府开盘,现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认购喜报频传,成交量节节攀升,首开即劲销破百套。放眼当前市场,能拿到这个成绩的项目屈指可数。

自3月8日样板间开放以来,星河·盛境瑞府便成为龙岗楼市的红盘焦点,每日持续飙升的来访量、样板间络绎不绝的看房人潮,无不印证着购房者对星河品牌的高度认可。开盘后,项目更是蝉联片区周销售冠军,热度持续不减。

这种市场热度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星河在大运片区的持续深耕。从星河时代到星河智荟,再到星河盛境系列,星河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品迭代线,每一步都在稳步提升区域价值。

盛境系列自2021年入市以来,凭借过硬产品力和投住价值赢得市场口碑:

2021年一期开盘引爆市场,入围比1:1.16,去化率超7成;2022年二期376套房源开盘即售罄、公寓2024年上半年龙岗销售TOP2;2023年底,盛境御府开盘人气爆棚;2024年连续多个季度成交量位居龙岗TOP2,目前已完美售罄。

示意图

多个项目连年热销的市场表现,离不开项目的品牌价值和全方位配套优势:

交通上,盛境瑞府位于三条地铁线交汇处(14号线、3号线、规划中的21号线),周边道路网络完善,约800米直达水官高速;教育资源方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龙岗园山学校已在项目旁揭牌,周边规划有多所学校,为家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选择;商业配套上,盛境二期自带约4.4万㎡商业空间,1-5公里范围内有包括星河COCO Park等在内的成熟商业。

实景图

作为盛境系54万㎡大城的收官之作,星河·盛境瑞府在产品细节上做出全面升级:如约21米长入口迎宾界面、约11.7米高奢阔门楼层层铺垫归家礼序;“邻里+健康”园林理念打造联动运动草坪和亲子社交空间,让社区成为生活的归属。

效果图

此次推出爆款产品:建面约83-113㎡臻装3-4房,其中约83、87、89㎡户型实现3房2卫,约107㎡户型实现4房2卫,户型方正,高使用率,全屋精装标准也再度升级,精选日立、科勒、多玛、方太、欧派等国际一线大牌,将品质感延伸至生活每一处。

盛境瑞府的卓越产品力也获得了业内的权威认可。在克而瑞深圳发布的2025年深圳“小阳春”产品力榜单中,星河·盛境瑞府实力上榜,荣获“品质美宅作品”称号。

在楼市下半场,星河·盛境瑞府不仅是一处住所,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这里有城市发展的红利,有品牌赋予的价值,有生活所需的便利。当稳楼市和好房子成为时代主题,星河·盛境瑞府无疑是更好的诠释。

同时,为回应市场的热烈反响,4月11日,星河·盛境瑞府热势加推建面约87㎡“王炸”户型。

该户型不仅做到了实用的3房2卫格局,更拥有环幕视野和南向三开间格局,总价仅需276万起,有兴趣的购房者可前往实地了解,亲身感受星河产品的魅力。

12 阅读:7703
评论列表
  • 2025-04-17 12:33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进入尾声,房地产逐渐进入存量房时代,而按照现有的制度和认知,咱们的房子又不会凭空消失,老一辈的房子能无限传给下一代,还没什么传递和持房成本,旧房子拆了甚至还能获赔更多新房,那随着老一辈逐渐逝去,他们的房子都传下来了,今后还有多少人需要买房?如果不打破其中一环,房地产行业发展可持续、财政收入能维持?如果打破其中一环(比如70年产权到期后收房地产税、征收房子遗产税等),必然引发抛售潮,那房价扛得住?这是早晚要面对的事,一定会先破后立

  • 吾爷 15
    2025-04-17 15:48

    人口没经济没收入了,全国为什么还在天天卖地盖新房,房子越来越多,位置越来越远离市中心,你还担心什么,等着更低点的到来吧,100万贷款30年3.55利益要还70万,一辈子打工背负两套房去养一套房,还不能生病不能失业不能降薪,一个出现人房就全没了,高深的坑,只有房价低到怀疑人生,人生才能走进正轨

  • 2025-04-17 15:49

    25年2季01 :房价不可能上涨了。因为房子太多了。全国共有8亿套住房,中国只有5.2亿个家庭。空置房有两亿多套。30~40%的空置率。拆房子的空地大约有1300多万亩,又可以盖2亿套房子。房子多的卖不掉也拆不了。 20多年来共拆各类建筑115亿平米。住房约1亿套。 🍒每年的房子的需求量只有几百万套。 🌴中国从2000年起的20多年间工资涨了5倍。房价涨了18~35倍。房价比收入高了4~7倍。房价应该下跌75~86%。 空置房分类数据,从99--24年新建房数据; 销售面积 149亿㎡。1.86亿套 。 总竣工187亿㎡。2.34亿套 。 待售6000万套 !售后空置约0.7--0.8亿套。 总共新房与次新房约空置1.3--1.4亿套。 到24年底,全国住房总面积约530亿m²。 二手旧房空置7000万套以上。总空置房不少于2亿套。每年新上市商品房约500多万套。 我国未出售的房地产库存93万亿人民币, 2024年我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仅为7.6万亿元,去库存时间约为12年。 12年后421家庭中4位老人驾鹤西行一多半,但房子还在。

  • 2025-04-17 19:28

    其实每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应采用全国公开招投标制度,投标家数不少于多少家竞争,从0元每平往上加价,价低者得,全体业主监督招标,年底业主投票,满意度达不到70%的重新招标!引入竞争!

  • 2025-04-17 16:54

    评论区里有三个唱衰房地产的写手

    用户10xxx82 回复:
    你认为房地产还大涨???
  • 2025-04-20 16:08

    又开始做房产广告了

  • lxh 3
    2025-04-18 01:34

    一定要相信,盖到每人平均3套房,那玩意还一定一直涨[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4-17 17:40

    我想中美关税战,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特别的关照,个人以为刚开始大家觉得对个人的影响不明显,但个人觉得接下来的影响可能慢慢的会让国内各行各业感受到关税战阵阵寒意。首先大幅提高关税让国内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力,而国内企业为了生存赢利可能不得不转到其它国家生产躲辟关税,但在别人地盘上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美国也可等你投资完后再针对某个区域的特别关税,而国内因企业的转移产生产业空心化引起工人下岗潮,美国却只需要等待其它国家产品供应链的成熟,而这过程不用太久。还有美国也开始限制国内企业美元债的发行,这样老百姓的就业收入如果一旦出现意外,估计人们会先保肚子而不是购房消费。想想花了三代人的钱包,迎着三十年的房贷花了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好的可能住三、四十年后成为危房后能旧城区翻新,差的呢可能十几二十年后因项目推进因当地拿不出现金而让你拿着一张房票从中心城区变成偏远訢区,所以许多人算是活明白了,让买房还是等等吧

  • 2025-04-20 21:09

    小编,你赶紧去买,贷款,借高利贷,不要犹豫,抓紧时间

博闻广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