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医重卫,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必备元素。
2024年7月20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布通告:李晟医生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在悲剧发生后的几天,越来越多人在悲伤之余发出疑问:
“医患关系,还会好吗?”
一、“下辈子别再饿着肚子加班了”
悲剧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李晟医生像往常一样利用午休时间接诊患者。
可随着一名持刀男子的出现,这位勤勉于岗位的医者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来源:微博
监控显示,凶手在进入门诊室后就将利刃刺向了李医生的脖子,丝毫没有防备的李医生根本来不及闪躲。
最后,他倒在了熟悉的医院长廊,倒在了连一口热乎饭都没吃上的午后。
如此悲剧,让人扼腕叹息。
李医生走后,很多李医生的患者发文悼念:
“李晟口碑极好,从来不懂得拒绝病人,非常体谅病人的难处。”
“还来不及对医生说感谢的话,每次带妈妈过去看病,心里都是带着感激,这么好的医生。”
来源:网友评论
同事在谈到李医生时,惋惜之情同样溢于言表。
在他们眼中李医生是院里最好的心内科医生,也是最一心扑在患者身上的医生。
之所以没升副高,是因为当年为抢救患者错过了最后一次硕士毕业考试。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医术和医德双馨的医者遭受了生命不该承受之重。
而随着网络舆论的持续发酵,一些转移话题甚至污蔑医生群体的言论开始出现。
来源:网友评论
有人说凶手虽然做得不对,但他也是出于保护家人的本能,不应该受到过多苛责。
还有网友不顾事实真相,张嘴造谣李医生收了病人红包,所以才招来报复。
此番言论的出现,岂止是悲哀!
别有用心之人总想用悲情气氛为加害者开脱,总想用“抖机灵”的方式在舆论场上博得关注,他们总觉得自己说说而已,就算假的又怎样。
却不知他们所言的字字句句都如加害者行凶时的那把匕首。
重伤着不会拒绝病人的李医生,也重伤着每一个医学从业者。
二、捅向医生的刀,刺伤的最终是患者
一个医生,需要走15年甚至更久才能走到患者面前。
行走其间,我们不知道他们要读多少书、吃多少苦。
只知道在他们终于学有所成可以救死扶伤时,毁掉他们仅需短短几秒。
来源:微博视频号
21日,李医生的亲友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被短短几秒残害的李医生带着他高明的医术、宽厚的医德,永远离开了。
但他的离开,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所有人的损失。
所谓伤医杀医,其伤害的、杀死的从不只是一个医生,还有他身后等待他治疗的患者。
来源:图怪兽
而伤医杀医事件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的矛头也将直指患者。
这些事件累积导致的恐惧,会让医生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他们可能会挑选患者以规避风险,也可能会离开医疗岗位。
可他们,原本可以救治很多人......
与此同时,那些心怀医学理想的医学生也会因此焦虑不安,他们可能不再把救死扶伤作为动力,可能在毕业后放弃医学另谋出路。
可他们,原本可以成为好医生......
当医生对这份工作感到无力,当孩子们对医学失去了向往,当人人不敢当医生,那到时,抱病的你我又该如何是好?
来源:图怪兽
可能有人觉得国人数量众多,因为这些事故导致医疗卫生行业缺人的情况不会发生。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澎湃新闻“2016高考状元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无一人选择医学。
另据2024年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公布投档分数线显示,医学类院校遇冷,其中湖南省本科批次大量医学类高校竟然出现空档。
医疗纠纷、伤医杀医事件不是医学遇冷的全部原因,但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现实摆放于眼前,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如果医学的尽头是倒在患者的刀下,那学医、做医生的意义该是什么。
来源:图怪兽
埋怨、指责、伤医、杀医......这一切做尽,换不来起死回生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那些挥向医生的刀,落在了医生身上,也刺在整个社会道德和良知的底线上。
最后只会落得医生流失、患者无望。
三、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李晟医生的事件,不是第一起,那会是最后一起吗?
自2000年以来,我国伤医案件就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今,公开报道的伤医事件超400起,其中数十起案件致医生死亡。
医生和患者本是统一战线,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开始“兵刃相见”?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当前医疗体系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部分医生服务态度不佳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
可在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但医疗资源正在时间的运行中逐步普惠大众,医生也不该承受由此转移来的仇恨。
不是每一个都是好医生,但绝大部分医生都是具备职业精神的好医生,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会用尽全力。
即便个别医生真的技术有限、态度蛮横,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的方式维护权益,而不是实施伤害。
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文化水平、心理健康,资金保障等也是诱发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在治疗推进过程中,有的患者或家属由于缺乏对问题的正确认知,导致了一个又一个误会:
“住了这么多天院,病没轻多少,钱倒是花了不少。”
“不是号称这方面专家吗,要治不好就是浪得虚名。”
这些误会一旦长时间累积,人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可医生啊,终归到底不是神明。
他们不能包治百病,他们也会无能为力。
所以有时候,对医生去神化、明白生命的自然规律,不仅是一项常识,更是一种善良。
来源:图怪兽
根除伤医事件需要通过解决医疗体制上的根本问题才能实现,但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的。
如果只寄希望于根本问题解决或患者素质提高,那伤医事件可能还会接连上演。
李晟医生牺牲后,多方发文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国家卫健委也表示要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
谴责声来得及时,但行动也得跟上,就如央视新闻曾评论的——“一万句道德谴责,可能都比不上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对医生的安保措施。”
所以在从根源上推动解决医疗体制问题的过程中,相关各方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医务人员安全加码。
有业内专家表示预防医患纠纷、化解医患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院方不能把它全部推给忙于一线的医护人员。
如果院方能建立一个充分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发觉患者流露出不满后积极干预,那么悲剧的种子就会被扼杀于摇篮中。
来源:微博@Lumosjessie
同时,建立健全医院安检,也是目前基于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办法。
2020年1月,陶勇医生被砍伤后曾发起医院设立安检的倡议。
同年7月,《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明确要求进入医院的人员应当主动接受并配合安全检查。
在此规定落地实施的一年内,北京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稳步下降,其中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5%。
由此,全国多地医院开始尝试和探索进院安检。
“如果无法像大禹治水那样去疏通它,就只能去堵”有医务工作者说道。
来源:图怪兽
医患矛盾,在舆论场延宕多年。
医患应该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而非一个问题的两面。
医院也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而非暴力发生的现场。
今天,我们谴责暴力、保护医护。
是保护这个时代的医疗环境,也是保卫我们自己的医疗资源。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362
图片已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李是好医生并不代表其他都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