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专业难道只有“消亡”这条路吗?

华舆 2025-01-08 13:50:40

2025年起,南十字星大学将砍掉所有创意艺术课程、独立的文学学士学位和当代音乐、艺术与设计学位等课程。此外,卧龙岗大学等澳大利亚高校也宣布了裁撤文科专业的计划。事实上,文科的“黄昏”,并非只出现在了澳大利亚,而是一种全球趋势。2024年,美国哈佛大学、英国肯特大学等欧美高校便开始削减文科课程。韩国、中国等国一些高校的文科专业,也有“被边缘化”的现象。

▲河南郑州,考生在河南工业大学考点外复习。(图片来自中新网)

文科,通常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音乐、美术等学科。

纵观这一波全球文科“消亡潮”,主要归结于两大原因。

其一,文科生源减少。由于在“变现”、就业、薪资等方面与理工科相比缺乏竞争力,尤其人工智能兴起下很多文科专业(比如语言类)很容易被替代,不少人对文科前景忧心忡忡。近年来报考文科专业的人整体减少。数据显示,2024年澳大利亚文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新生入学人数跌至近十年来最低水平。大学出于避免资源浪费考虑,自然也会调整专业安排。其二,学校钱袋子瘪了。受疫情冲击、移民政策调整、经济复苏乏力等影响,那些过往倚重政府拨款或国际学生学费收入的高校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对一些就业率低、生源少、见效慢的专业减少投入,文科自然首当其冲。

如果是个别高校裁撤或削减文科专业,这自然不是问题,但很多高校排队冷落文科时,这便可能会成为问题。目前,这一现象已引发全球舆论担忧。

放在人类历史上看,文科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与理工科相比,文科能培养人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而转化为新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观念。欧洲文艺复兴是催生西方社会巨变的火种,以艺术、文学、音乐等为代表的文科则赋予了文艺复兴灵魂和力量。文科还注重关照人类社会多元化、复杂性,能让人站在多元角度、更高视野审视问题,进而推动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当今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正是需要文科专业人才大展身手的时候。

基因编辑、人工智能、AI“复活”、元宇宙……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失控的科技将是人类的灾难。要让科技成为向善的力量,就必须以人为本,这需要文科发挥作用。近年来,全球都在探讨如何守住人工智能的“边界”,就是要确保人工智能不跑出伦理、法律的“五指山”。这里的法律、伦理,都属于文科范畴。电影等文娱节目要持续提供给人类社会满满的情绪价值,也离不开音乐、文学等文科专业的助攻。

何况,文科在创造商业价值上的贡献也不能低估。电影、音乐、绘画等产业,每年也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不菲的力量。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创造了“开心GDP”,2023年在全球巡演创收几十亿美元。2019年,文化创意和艺术活动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1223亿澳元,占到了GDP6%以上。

如果说文科有问题,那主要是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有些脱节,社会竞争力呈现出不足,但这并不代表文科只剩下“消亡”这条路。

一些高校裁撤文科专业固然能躲避眼下的困境,但从长远看也会造成理工科人才饱和、人才供给失衡,并不利于高校长远发展。让文科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探索文科与理工科嫁接、设立融合专业等方式,对全球各大高校而言,这样的因应策略或许更妥帖、更可取。(完)

作者/骆亚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