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湖南长沙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他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军并于同年11月入党,1961年5月当选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1962年2月19日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会并发言。雷锋曾是孤儿,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入学,工作后多次当选劳模,参军两年多立功三次,获评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其模范行为成为道德教育典范。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转载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以纪念和弘扬雷锋精神。
学雷锋纪念日,是1963年设立的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自2000年起,每年3月5日又被设立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始终熠熠生辉,那就是雷锋。他虽如流星般短暂划过人间,却以自己的行动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成为无数人心中的道德楷模与精神标杆。
雷锋,这位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以无私奉献诠释着人间大爱。他利用休息时间帮战友洗衣服,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冒雨护送年迈的大娘回家…… 桩桩件件,看似平凡琐碎,却饱含着对他人的关怀与爱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句经典名言,正是雷锋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将个人的命运与集体、与国家紧紧相连,用点滴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众多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逆行而上,他们是新时代的 “雷锋”,用生命守护生命;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无数基层干部扎根乡村,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们是 “雷锋精神” 的传承者,用汗水浇灌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处处都能看到雷锋精神的闪耀。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而言,学习雷锋并非遥不可及。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为遇到困难的同学答疑解惑,这些举手之劳,都是在传承雷锋精神。当我们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的点滴,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让我们行动起来,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用爱传递温暖,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