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收听“美国之音”,吓得老战友脸都白了:被人知道了不得了

今人说古 2024-07-23 23:46:27

韩先楚一生都是为了革命胜利而奋斗,无论外界怎么误解他也不会改变。1945年奔赴东北开始,他就养成了一个收听“敌台”的习惯。

从东北到雷州半岛,再到朝鲜半岛。韩先楚的收获颇丰,尤其是在朝鲜半岛上,他听着“美国之音”,正确且清楚地了解到敌军的动向,例如敌军行至何处,战略目标是哪,某地兵力大概多少,等等。

韩先楚如此获取敌人的情报,一直没被敌人所注意到,可能是以为我们不会用,也可能是认为这点情报泄露就泄露。他就这样听啊听,听到福州军区司令的任上,与蒋介石隔岸对峙。国民党电台虽不如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电台那般直截了当,透露太多机密,但细细琢磨,还是能得到不少有用东西。

虽然上面多次颁发红头文件,三令五申不许收听“敌台”,防止被腐蚀,但韩先楚都未理会。他是个很实际的人,打仗就是件相当实际的事:利用所有去获得胜利。为将者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收听敌台就是韩先楚获取情报,“知己知彼”的一个重要手段。

话又说回来了,韩先楚这样的老革命,听听电台就会被腐蚀了?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1967年韩先楚在北京301医院治病,闲来没事跟以前一样收听“美国之音”。一位过去四野的老战友来看望他,发现他在收听“敌台”,脸都吓白了:“我的老天爷啊,你怎么敢在这时候收听敌台?”

韩先楚不以为然,什么“敌台”“天台”,它能把我怎么样?老战友连忙过去自己上手关掉那个收音机,说:“不是它能把你怎么样,是有人知道了不得了啊。”那个特殊年代,小心谨慎点确实没错,但韩先楚有自己的算盘:不用它关注敌情,怎么把握战机,把海那边趁早收回来?

韩先楚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革命军人,他不会惜身,只会坚定不移地朝革命胜利的方向前进、努力。这份坚定,他在革命之初就有。

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时,韩先楚因受到错误处理,组织关系没了,但他还是坚持革命。1933年,在一次任务中,因敌袭与部队失去联系。他没有回家去,更没有放弃革命,而是昼伏夜出、风餐露宿,不停地找啊找,最后找到另一支红军。

由于无人能证明韩先楚党员和干部身份,所以他被这支部队的指挥员,当作一名普通战士来使用。对此,他无怨无悔,工作依旧积极,作战仍然勇敢。

解放战争在东北,韩先楚打出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敢轻视的“旋风司令”名号,这首先靠的就是他“虎口拔牙、龙腰掏心的勇敢”。其他的先都别谈,这份勇敢是很多久经沙场的指战员所没有的。因为这是要冒莫大风险的,稍不小心就是全军覆没、身败名裂的下场;韩先楚偏偏有,而且还能屡冒屡胜。

1947年东野总部下令,要求3纵趁敌军主力西调,切断中长路,消灭大量敌人,为接下来的大仗创造条件、减少压力。3纵瞄准开原地区的敌53军116师。116师是这样分布的,师部带少量部队驻扎开原附近易守难攻的威远堡,主力则在西丰、二道河子一线。116师周围,还有53军的另两个师在附近,与116师成联防犄角之势。

3纵司令韩先楚力排众议,要执行120公里的长途奔袭作战,直插威远堡,打废116师的指挥系统,等西丰等地的敌人主力忙不迭地前来增援,我军再在西丰与威远堡之间伏击他们,速战速决,不给敌人反应机会。

此举实在弄险,一是长途奔袭可能插不进去,二是插进去后没能迅速打掉,被缠住无法脱身。但韩先楚对威远堡的敌情摸得很是清楚——敌军在威远堡只有一个营能打,他相信我军攻其不备,一定能“速战速决”;他将方案和理由上报总部,总部立即回电批准。

这仗打得相当顺利,其中“奔”耗费的时间最多也最麻烦,“袭”却是探囊取物般的简单。只经过一个昼夜多一些的时间,116师全军覆没。116师师长被俘后曾感慨地说了几个不怕,说没想到我们竟选择了一个他们最想不到、也是最怕的直打师部。他评价这招太厉害了。

这样的仗,不是大胜就是大败,纵观韩先楚的一生战绩来看,就没有大败。

6 阅读:582
评论列表
  • 2024-11-08 15:56

    韩先楚是毛主席最赏识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