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关情见初心,勤勉担当写答卷”。杨春春,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党总支副书记,一位用八年青春扎根乡村、普通确很有韧劲的姑娘。自2017年来到骆山村后,她用心用情干实事,用智用力促振兴,聚焦产业兴旺,情系群众冷暖,以实际行动“驻”进村民心坎里。

“500户”民心工程,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秉持“村民在哪里,‘社志融合’农村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2018年,杨春春牵头组建了一支由12名年轻党员组成的“骆山好YOUNG”志愿服务队,并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建成3处睦邻服务驿站,实现全村500户村民志愿服务全覆盖。
日常工作中,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优势,及时响应村民需求,组织志愿者就近就便提供优质服务;村防汛时期,她冲锋在前,积极领巡艰险堤段,面对雨期堤坝泥泞、蚊虫肆虐和烈日曝晒,毫不退缩,牢牢筑起守护村民的“青春堤坝”;工作日志里,申报适老化改造、提报困境儿童保障、指导农业大户申报产业补贴等,通过彩色标签分类管理,确保每项需求落实到位。杨春春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服务温暖人心,让志愿红成为骆山村最温暖的底色。

“300亩”土地焕新,奏响产业发展奋进曲
为盘活骆山村的闲置土地,杨春春充分利用自己生物学科班出身的专业优势,钻研技术的适用性,“对下”找资源、“对上”寻政策,发挥所学“唤醒”沉睡土地。她瞄准“党组织+基地+农户”发展链条,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化身“政策宣传员”,带领党员和志愿者累计开展惠农政策专项解读会28场,覆盖农户500余人次。2020年,她成功推动骆山村300亩茶园得到技术与政策的双重加持,打造了“杨白海白茶”特色地方茶叶品牌。
同时,她将目光投向村里的闲置房屋,通过改建集住宿、餐饮、会议、非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民宿,实现土地“存量”转换为经济“增量”;积极配合招引慧泽自然学校投资建设天文爱好者俱乐部及乡野运动俱乐部,利用圩堤三级平台的水面开展活动,实现现有的“静态水资源”变成“动态水产业”;在舞龙广场打造以花火为特色的石臼湖骆山花火露营公园,每年吸引上万人到石臼湖畔露营、赏烟花,用小小“花火”迸发集体经济大“火花”。

“8年”坚守初心,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进村以来,杨春春始终以解决村民实际问题为工作出发点,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当她了解到辖区两家住户因宅基地纠纷多年不合,于是便巧借“矛盾时间轴”逐条分析,联合法律顾问反复入户,争取镇相关部门政策支持,最终以土地置换方式推动双方达成和解。2024年,她接手调解纠纷47起,调解率98%、满意率100%。
为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她认真研究和运用各项政策,牵头实施“骆东花园塘驳岸”“荷花塘驳岸安装安全护栏”等小微项目,显著改善了村民用水环境,有效强化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面对村骆东大桥改造项目,她主动请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严格监督施工质量,最终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还让大桥成为了村里的新地标,在春节舞龙活动中成功承载了上万人的通行需求。
苔花如米小,也有牡丹志。躬耕于骆山村的这片土地,杨春春把专业服务应用于一线,实现了从“小跟班”到业务骨干、从一个人到一群年轻人、从“青涩苗”到“担当梁”转变的社会工作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