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灯火阑珊。这画面原本勾勒的是静谧与温馨,结果却被某些人拿来做了“城市营销”的幌子。
随着春节倏忽而过,山西大同一街道强制要求商户“必须24小时开灯”的热搜出现了。理由:为了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游客:我谢谢你哈。
可商家就倒霉了,不说电费,灯具也是要损耗的。
哪怕不说损耗,这权力管辖的范围,未免也太宽了些。连开不开灯,自己说了都不算数吗?
报道里这段内容够顶吧,“因店铺未按照要求开灯,被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
“撬锁进店”——赤裸裸的违法,连装都懒得装。但显而易见,这种事会有人因此而被抓吗?不会,多半是“工作人员理解错了上级的意思”,所以只能算一个“误会”,也于是全身而退。
看视频里工作人员精彩且霸道的发言就知道了:
“这不是通知你今天晚上要开灯嘛,你不开,一会我们公安就过来给你开了!你不信就试试!”
“你再说一遍,我告诉你,人可以走,灯得留,这是全市统一规定。”
以及当地的回应:做法不合适,正处理。
有的事情,的确需要等待调查之类。但还有些事情,一看便知怎么回事,调查恐怕是假,商讨对策挽尊、走走关系和后门,才是真。
他们荒唐的话都直说了,锁也撬完了,还有什么可解释。有句话虽然粗鄙,但放在这里是一点没错,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除却操作本身就已经违法之外,另一点则是“理由也很荒诞”。
西北的大冬天,谁三更半夜在街道上游龙?就算是旅游城市,就算游客身体倍儿棒不知寒冬腊月为何物,那晚上也是要睡觉的嘛。说白了一句话:真正有意义的事有用的事做不出来,折腾普通人,非常熟练。
这操作就和前两天某地中学学生打电话到市教育局举报提前开学的录音视频一样讽刺,因为对方回答道,“提前开学你不去就完了,这有什么好举报的?他违反规定你不遵守规定就行了。”
听完那录音我就懵逼了,这水平还能“当官”。它们代表教育局,自己下辖的学校违反规定被举报,不受理不解决,居然能理所当然的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匪夷所思。
大王,老百姓没饭吃了!
没饭吃,他们不会吃肉吗?
除了拍屁股做决定,就是折腾为难老百姓。反正,后者也没什么办法。
报道里的魏先生,虽万般不愿却也配合的开启了门头灯和户外灯,结果仍令官老爷不满,最终被“撬锁开灯”。
有多离谱,乍一看是看不出来的,你得稍微对照一下。某音上这两天有个视频很火,是一名女子骑电动车,但没有驾驶证被交警逮到罚款1500元。然后交警说了一句话“处罚的目的不是罚款”导致评论区里嘲讽连连:“句句为你,刀刀见血”、“把这车卖了,都卖不到1500块。”
但即便如此,交警还是有点依据的,毕竟你是黄牌,算到机动车那一类里面了,没驾照可以罚200到2000元之间。可“撬锁开灯”呢?说破天,也是无理的,也是违法的。
简而言之,有些事,咱们只是吐槽,就好比女子驾驶电动车,因为无证被罚了1500块。讲得是人性,是法律对普通人要有点怜悯的态度,是要考虑到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存,能不能少罚点。
这是吐槽。
但另外一些事,不能算吐槽,就比如撬锁开灯。万家灯火安居梦,岂料寒光照不公。这一点要搞清楚,后者是底限、是违法,是有些人开始赤裸裸的超出底限,违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