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时表示,在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对华出口产品问题上,荷兰政府希望自行决定政策。这一表态引发国际关注,背后是中欧高层互动以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
今年1月,中国副总理展开对瑞士和荷兰的访问,这次访问围绕落实中欧领导人重要共识,成果丰硕,为2025年中欧高层往来开了个好头。在访问荷兰期间,中国副总理与荷兰首相斯霍夫进行会晤。中方强调,中荷两国都在开放型世界经济中获益,双方理应相互尊重,积极开展合作。中国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欢迎荷兰企业加大在华合作力度,也期待荷兰为中国企业营造公平、无歧视的营商环境。斯霍夫回应称,“开放”对荷兰的未来至关重要,荷兰愿意与中国促进开放合作,维护自由贸易。
马克·吕特(资料图)
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里,荷兰的态度转变有着深刻背景。长期以来,荷兰在光刻机出口方面受美国影响颇深。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生产尖端光刻机的企业,其产品对半导体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持续向荷兰政府施压,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在拜登政府时期,这种压力就已相当明显,而随着特朗普的回归,荷兰担心其会延续甚至强化这一策略。
从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市场对阿斯麦极为重要。2024年第三季度,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7.9亿欧元,几乎占其总销售额的一半。企业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总收入的20%左右。这表明中国市场是阿斯麦全球业务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出口受限,阿斯麦不仅会失去庞大的市场份额,其股价也会遭受重创。美国的干预使得中荷之间的光刻机交易困难重重,损害了荷兰企业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首相明确表态,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荷兰要自己掌握管控政策。这一表态既是对美国长期干预的回应,也是基于荷兰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荷兰意识到,过度听从美国的指令,限制光刻机出口,最终损害的是自身利益。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符合荷兰的经济发展需求。
冯德莱恩(资料图)
与此同时,欧洲整体对中国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为例,她在公开演讲中多次提及中国。尽管开头提到一些诸如“市场扭曲”“中国冲击”等老话题,但随后明确表达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她强调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认为这是加深双方交流、建立更均衡关系的契机。冯德莱恩还提及南美、非洲和印度等地,暗示欧盟在应对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时,有更多选择。
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对欧洲盟友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他宣布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盟在内的盟友采取强硬措施,挥舞关税“大棒”,实施制裁。这使得欧盟意识到,单纯靠拢美国并不能保障自身利益,必须寻求新的合作方向。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潜力巨大,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自然成为欧盟寻求合作的对象之一。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推动科技发展,在半导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12月30日,哈工大在创新成果转化大赛上凭借“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项目斩获一等奖。该光源可生产高端芯片所需的极紫外光,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技术门槛低的特点,还绕过了美西方的专利门槛。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在半导体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也让荷兰感受到了压力。荷兰担心,随着中国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继续限制光刻机出口,不仅会失去中国市场,还可能面临中国国产光刻机崛起后的竞争。
马克·吕特(资料图)
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愈发复杂。荷兰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态度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荷兰企业的经济利益诉求,促使荷兰重新审视其对中国的政策;另一方面,中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进步以及欧洲对美国政策的反思,也为中荷关系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反映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长期以来凭借其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干预和施压,试图维护其霸主地位。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不满和反抗。荷兰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就是这种反抗的一个缩影。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一直倡导开放合作,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自身和全球的发展。中荷在光刻机领域的合作,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将不仅有利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将为荷兰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马克·吕特(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荷关系以及中欧关系有望在这种积极的态势下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美国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来维护其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地位,对中荷合作进行干扰。因此,中国和荷兰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地推进双方的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实力。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身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
荷兰作为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国家,其与中国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合作,荷兰可以将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向中国市场,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中国则可以借助荷兰的技术和设备,加快自身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升技术水平。
马克·吕特(资料图)
此外,中欧之间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在贸易、投资、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双方都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欧可以携手合作,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中方高层的出访以及荷兰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为中荷关系和中欧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和欧洲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特朗普政府若继续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不仅难以达到其预期目标,还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国际社会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开放、合作、包容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充满对抗和冲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