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毛主席指挥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以及其他地方武装,以60万人对抗国民党军80万人,最终歼敌55万余人,一举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由于淮海战役是中野、华野的一次协同作战,因此在当时,毛主席下令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邓公、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其中邓公担任总前委书记、常委,刘伯承和陈毅担任常委,粟裕和谭震林担任委员。
在1978年的淮海战役胜利30周年时,谭震林受粟裕之邀前往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
然而,这次参观并没有给谭震林留下太美好的记忆。因为在参观过程中,谭震林发现纪念馆将中野作为了战役的主角,而华野在其中的作用被弱化,仅仅作为配角而存在。解说员更是在讲解过程中,将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冠在了刘邓头上。
纪念馆的这一做法令谭震林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在参观完淮海战役纪念馆后,留下了“贪天之功”的评价。
那么,淮海战役到底是由刘邓还是陈粟指挥的呢?
首先从职务来看,邓公作为总前委书记是整个指挥系统当中职务最高的。这一职务令邓公在整个战役中拥有最终的拍板权,而邓公也曾在回忆淮海战役时说:“毛主席把指挥权交给了我。”
也就说,从名义上来看,邓公确实是整个淮海战役的总指挥。
但是,邓公在战役期间,并没直接参与军事行动的指挥,他主要负责的是政治思想工作,而刘伯承才是总前委当中的最高军事长官。
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刘伯承指挥中野七个纵队将国民党军的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并最终在华野的配合下全歼黄维兵团。
除此之外,刘伯承在战略格局上,有意将战役从“小淮海”拓展为“大淮海”。他向毛主席建议指挥中野和华野各一部,截断徐埠路,让徐州和南京的敌人不能相互联系、支援,从而取得了更大的战果。
这一战略眼光对于拓展淮海战役战略意义极其很重要,甚至连毛主席也未曾想到。毛主席在战役结束后,这样评价刘伯承的这一建议:“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能消灭敌人18个军,这一点我是估计到的,但是切断了徐蚌线,当时还不敢有这种设想。”
从这一评价和战役结果来看,刘伯承的战略格局,也足以担得上淮海战役总指挥的位置。
与刘邓相比,陈粟在总前委中的地位就低了不少,陈毅虽然是三位常委之一,但是他主要负责统筹和协调工作。
而粟裕的职务仅仅是委员,与负责后勤工作的谭震林是一个职务。
但是,职务高低并不能体现陈粟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
陈毅作为华野的司令员兼中野的副司令员,由于有他的存在,才能令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进行统一调度,在行动时犹如一个整体。
同时,陈毅也非常懂得“放权”,将华野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粟裕。
而粟裕,他作为淮海战役的最初构建人,早在1948年9月24日时就给毛主席发去了电报,提出了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主席便以中央军委的名义起草了电令,对粟裕的建议表示了同意。
而在淮海战役进行过程中,粟裕作为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直接指挥了华野部队作战。特别是战役的第一和第三阶段,华野不仅全歼了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还活捉了杜聿明,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都体现出了极大的作用。
据统计,在淮海战役期间,华野独立消灭的敌军战力值高达79.2%,如果加上在双堆集与中野配合的相关部分,则可以达到88.6%。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在战后,毛主席高度赞扬粟裕为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
从这一战绩来看,谭震林会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后,怒斥“贪天之功”,也就可以理解了。
好在,这一情况已经得到了修正。淮海战役纪念馆在2003年进行扩建,并于2007年建成开馆。
重开之后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内,中野和华野早已没有了主次之分,刘邓和陈粟也被共同视为淮海战役总指挥。毫无疑问,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指挥完成,这必然是整个指挥系统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