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的非洲国家,春节怎么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03 12:10:52
1月25日,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办2025“欢乐春节”花车巡游活动。 新华社发

印度洋上的岛国毛里求斯是非洲第一个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的国家。每年的农历春节,包括华人在内的毛里求斯各族裔民众都会参与庆祝活动,热烈隆重的气氛和场景丝毫不亚于中国国内。

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张康夫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介绍,毛里求斯的春节庆祝活动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中国驻毛里求斯使馆、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华社联盟等联合主办的花车巡游活动。活动上有舞龙舞狮和文艺表演,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是当地一项文化盛事。相关机构还举办“千人春宴”和“春节晚会”活动,邀请中国演艺团体和毛里求斯演员共同表演文艺节目,毛里求斯国家领导人通常会出席。

毛里求斯近130万人口中,华人约占3%。土生华人多来自广东梅州,新生代华人则来自全国各地,以广东、福建等地为主。张康夫介绍,毛里求斯华人非常重视春节,很好地保留和传承了传统的过年习俗。有的家庭会到海边的酒店聚餐,吃年夜饭、相互祝福、发红包;在家庆祝的方式依籍贯各有不同,北方来的还要吃饺子。华人还很喜欢看中国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在毛里求斯,华裔之外的其他族裔民众也很喜欢春节文化。春节期间,他们会主动向华人致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问候,购买或者找华人朋友写一些“福”“春”“财”等象征吉祥的汉字或图画贴在家里,还会买些年糕、炸货等中式小吃在家食用。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早早起床,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开启新的一年。”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王雅洁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介绍,华裔民众非常重视放鞭炮的活动,放炮时要把家门敞开,相信以此能辟邪免灾。初一这天,大家会穿上崭新的红色衣服,很多家庭要前往寺庙祈福。她还发现了当地人有趣的习惯,初一当天去过的寺庙数量是奇数,而午餐通常是素食。

今年的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多项春节文化推广活动。在马斯卡林法语学校,孔院教师开展太极拳、中国画、中国书法、扇面漆染等培训,张康夫和王雅洁向学生们教授了太极拳的八法五步。这次培训也是参加学校文化演出的选拔环节,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月25日,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办2025“欢乐春节”花车巡游活动,各主办方代表向民众派发富有中国特色的“红包”。 新华社发

“我们给学生准备了红包、中国零食,还有象征美好寓意的中国结、写满吉祥话的对联。”王雅洁说,当她向大家讲解有关春节的知识,从十二生肖到传统拜年礼仪,再到春节期间各种禁忌和讲究,她发现同学们对这些内容大多都有所耳闻,有的甚至能说得头头是道,这让她十分惊喜。中国文化在毛里求斯的影响力和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在毛里求斯推广春节文化,一些热爱中国文化的文化工作者更是投入了巨大心血。张康夫介绍,毛里求斯中国画协会主席马娇丽是印度裔,她热爱中国文化,特别熟悉春节习俗。每年春节前,她都会提前准备漂亮的剪纸、对联等春节用品,到节日临近时送给朋友或者售卖。马娇丽还长期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剑等,在春节期间参加当地的太极拳表演。法语学校的教师琳达在学校教中文,每年春节都积极与孔院等机构联络,精心准备一系列以庆祝春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体现了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春节的深厚情怀。

1月25日,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在2025“欢乐春节”花车巡游活动留影。 采访对象供图

王雅洁介绍,去年春节,有一位华人学生的家长来到孔院,带着特地烹饪的毛里求斯美食,要对孔院老师表示感谢。原来是孩子把在孔院收到的“春节红包”礼物拿给了她看。这位妈妈对老师说,身在异国他乡,这份简单的礼物让他们感到了祖国的祝福和牵挂。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在海外,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与祖国的情感,让海外同胞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王雅洁感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