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安稳的幕布之后,基层应急管理队伍默默充当着“守夜人”角色。当中的事业编人员,本应怀揣热忱、心无旁骛地投身抢险救灾一线,现实里却深陷泥沼,苦苦挣扎,甚至发出“没活路”的悲叹。
先说这值班任务,堪称基层应急工作的“重头戏”。按规定,需全天 24 小时不间断值守,时刻紧盯各类突发事件苗头。可落实起来却完全走样,排班不合理,常一人连轴转,假期、深夜也不得闲;人手不足时,替班无人响应,只能强撑困意、硬扛疲惫。事业编人员不敢擅离岗位半步,精神高度紧张,生怕错过警报酿成大祸,身体与心理防线在漫长值守中摇摇欲坠。即便如此,值班违规处罚却毫不手软,稍有差池,处分通知立马砸来,职业生涯蒙上阴影。
执法行动同样是荆棘满途。安全生产检查、消防隐患排查,下乡执法频次高、任务重。偏远山区道路崎岖,交通工具简陋,颠簸数小时才能抵达现场;归来后,堆积如山的文书材料还等着处理。事业编人员全程参与,肩负执法重任,可一旦出问题,背锅的总是他们。微薄薪水没因下乡多、任务险而有所增加,反倒因潜在风险担惊受怕,时刻准备迎接追责风暴。
提及待遇,更是扎心。应急津贴本是对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补偿,可发放名单里鲜见事业编人员。公务员与参公同事按时足额领取,同样在灾害现场冲锋陷阵、彻夜救援的事业编人员却两手空空。薪资结构多年未变,晋升空间狭窄,职称评定名额稀缺,熬资历、拼人脉现象屡见不鲜,努力与回报严重失衡。长此以往,生活压力如巨石,房贷、车贷、育儿养老等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
专业成长上亦是阻碍重重。培训机会优先分配给行政编制人员,前沿应急知识、先进救援技术培训轮不到事业编;想自主学习提升,繁琐手续、高昂费用又成“拦路虎”。新知识匮乏,技能原地踏步,面对日益复杂灾情,有心无力,生怕误事。
长此以往,队伍士气低落到极点。优秀人才纷纷另谋高就,留下的也是满心委屈、干劲全无。基层应急管理事业编,怀揣守护家园的初心而来,却被冰冷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若再不破除编制壁垒、均衡待遇、合理分配权责,这支本应精锐的队伍恐将分崩离析,基层应急防线又拿什么来抵御随时来袭的天灾人祸?拯救他们,迫在眉睫,关乎万千百姓安危,关乎社会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