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斯顿・马丁的车标,在夕阳下投出一道破碎的剪影,这家与 007 电影共生百年的英国豪车品牌,正站在破产悬崖的边缘。
谁能想到,这家拥有112年悠久历史的豪车品牌,以前已经破产过七次之多了。
这一次,能够拯救阿斯顿・马丁的人,可能只有吉利的李书福。
拿着自己的财务报表,阿斯顿・马丁仿佛看到了一张“病危通知书”。
2024年,阿斯顿·马丁全球销量仅为6030台,同比下降8.9%。
英国、美洲等多个市场,均呈现下滑趋势。其中重要的海外市场——中国,更是骤降49%。
去年,阿斯顿·马丁营收为 15.8 亿英镑,同比减少3%;同期亏损高达2.891亿英镑(约26.57亿人民币),较2023年亏损额2.398亿英镑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阿斯顿・马丁营收及利润双降,税前亏损同比暴涨400%。
持续亏损,使得阿斯顿·马丁债务规模快速放大,增至11.6亿英镑(约107亿人民币),同比激增43%。
显而易见,阿斯顿・马丁的经营情况正在恶化。
重压之下,阿斯顿·马丁近日宣布了裁员计划,裁员比例为5%,大约170名员工将被裁掉。预计此举,每年将为阿斯顿·马丁省约 2500 万英镑(约 2.3 亿元人民币)的成本。
2. 历史上曾经破产了七次阿斯顿・马丁于1913年,诞生于英国。结果很快就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厂被迫停产,机器全都被拿去卖掉了。
战后,阿斯顿・马丁重生,但因专业赛车的受众面较窄,销量非常差,1924年差点破产,好在有投资者投钱救济。
不过续命一年多之后,阿斯顿・马丁还是破产了,不仅工厂彻底关闭,就连创始人Lionel Martin都被迫离开。1927 年,贝尔泰利和伦维克两人收购了阿斯顿·马丁。
好不容易熬过二战,阿斯顿·马丁又破产了,被拖拉机制造商大卫·布朗收入囊中。其后,它迎来短暂辉煌,与电影《007:金手指》的合作。
1972年石油危机冲击之下,阿斯顿·马丁第五次破产,其后历经多个主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它又第六次破产,好在福特出手相救并纳入自己的汽车帝国。
可是后来福特遭遇财务危机,只能将旗下亏损严重的品牌卖掉。于是2007年,阿斯顿・马丁又换了新主人。
3. 吉利李书福或能拯救它回首阿斯顿·马丁一百多年的历史,可谓命途多舛、颠沛流离。或将迎来第八次破产重组,它堪称汽车界的“破产专业户”。
看看其销量,也就不难理解了。从1913年成立直到1984年,阿斯顿·马丁的总计销量才突破一万辆。产品卖得如此之差,难怪经常破产了。
动不动就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停产易主,新老车款青黄不接,缺乏延续性。
即便再鼓吹“低销量、高溢价”,它的生存之道也会越来越狭窄。
如今,阿斯顿·马丁的破产危机更为严重,因为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遭遇传统豪车品牌在智能电动时代的集体困境。
智能化、电动化时代趋势之下汽车价值锚点和用户心智认知,开始发生颠覆性巨变。豪华的定义,正在从手工皮革的工匠感,转向激光雷达等科技感。
好消息是,这一次阿斯顿·马丁有了吉利李书福。
2022年和2023年,李书福带领吉利两次入股阿斯顿·马丁,最后合计拿下17%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未来,李书福可能成为阿斯顿·马丁的新主人。
虽然吉利每一次收购外企,都伴随着质疑声,但事实证明李书福确实拥有“金手指”。
吉利收购沃尔沃,将其从泥潭中拉出,并成功在瑞典上市;吉利收购路特斯,让其成功在美国上市,而且销量和营收都翻倍增长。
吉利在支持入股企业转型方面拥有较丰富经验,并且在超级电动和智能网联领域有技术积累。被李书福纳入吉利旗下,对阿斯顿·马丁来说,将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170名员工,2.3亿的人工成本[敲打][敲打]
呵呵,又会被书福先生搞成10万内的 豪车
到处收破烂
这种小众品牌,不过是有钱人的万物而已,倒不倒与普罗大众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谓的豪车整天吹 除了讲故事啥也不是
买来跟莲花一样搞纯电吗[捂脸哭]
不就是一个没落的牌子吗!拿那么多钱往坑里砸有意思吗?有钱还是多行善积德吧!
希望李总再次整次大的
谁都救不了。吉利连路特斯还没搞定呢,还要搞别的品牌?
搞个马丁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