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概述
2018年9月的常规体检改变了张女士的人生轨迹。胃镜检查发现贲门胃底黏膜异常,经病理确诊为贲门胃底腺癌。

首次治疗选择创伤较小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这种微创手术虽能保留胃部结构,但相较于根治手术存在局限——就像清除表土下的杂草,难以彻底铲除深部根系。
有研究表明: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组[1]术后病理提示隐患:癌细胞已侵及粘膜下层,为两年后的复发埋下伏笔。
2020年9月,消瘦、食欲减退等警报信号伴随CA724指标飙升至20+(正常值<6.9 U/mL)再次拉响复发警报。胃镜复查证实肿瘤复发,这次不得不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低分化腺癌,浸润浆膜层,并可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癌(5/22)。基因检测示: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
化疗困局:疗效与毒副作用博弈
术后,张女士开始了3周期的SOX方案化疗。然而,化疗的副作用很快显现——恶心、呕吐、乏力接踵而至,最让她痛苦的是,刚做完手术消化功能很弱,“每次吃饭都像打仗,吃一口吐两口 ”。营养状况差是张女士后续化疗不耐受的重要原因。

2021年2月,复查显示骨髓抑制严重,医生不得不将方案调整为单药替吉奥。尽管副作用有所减轻,但营养跟不上影响了化疗的耐受性,最终在2021年6月,因骨髓抑制无法缓解,治疗再次中断,后改用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至今。
当化疗成为一把双刃剑
化疗药物作为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干扰细胞分裂和增殖来杀灭癌细胞。然而,化疗药物无差别攻击的特性误伤了那些分裂活跃的正常细胞,如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从而引发骨髓抑制。

与此同时术后病理提示的高危因素协同放大,低分化腺癌,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都提示预后较差。
vNKT细胞:精准除癌的“特种部队”
在传统治疗手段接连受挫后,张女士一度陷入迷茫。化疗做不了,靶向药又用不上,难道只能等待再次复发吗?
在通过张明徽教授的乐和新医学团队了解到vNKT细胞治疗机制和优势后,张女士认为该方法非常适合她当前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求。
1. 双重杀伤机制:vNKT细胞兼具NK细胞的快速杀伤能力和T细胞的精准识别能力,能够高效锁定并清除癌细胞,同时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2. 天然安全性:作为人体天然存在的免疫细胞,vNKT细胞未经基因工程改造,因此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良好,尤其适合化疗不耐受的患者。
3. 协同增效作用:vNKT细胞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延缓PD-1抑制剂的耐药出现,实现1+1>2的治疗效果。
# vNKT细胞免疫治疗
NKT细胞 (Natural killer T cell),是一种细胞表面既有T细胞受体TCR,又有NK细胞受体的特殊T细胞亚群,它兼具NK细胞和T细胞的重要特征,具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双重能力,可以非常快速地杀伤肿瘤细胞。在NKT细胞亚群中,有一种个头更大、杀伤能力更强的特种兵,就是清华大学张明徽教授的实验团队发现的vNKT(Variant Natural Killer T)细胞。
这群vNKT细胞在体内的数量非常少,且不会轻易被激活。但是一旦被活化,却能以一当百,杀灭那些可能残存在体内无法被发现的肿瘤细胞。另外,研究还发现vNKT细胞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不仅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还会调节肿瘤组织内部的免疫微环境,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DSCs,打破肿瘤的免疫逃逸,重建正常免疫系统,进一步预防复发转移。

实验条件:有vNKT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经过16个小时,近乎所有B16肿瘤细胞被杀死!
自2022年4月25日起,张女士开始接受vNKT细胞治疗,截至2024年3月12日已完成15个疗程。经过系统治疗,她的病情显著改善,影像学随访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稳定,已实现4年无复发生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日常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影像学改变


上腹部影像学显示:2021.12示胃形态缺如,食管下段及上腹部肠管可见致密影,考虑术后改变,术区未见明显复发征象,2022.3至2024.3复查较前变化不明显。
结论与点评
肿瘤治疗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需要在疗效与安全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对于化疗频繁导致骨髓抑制的患者,vNKT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破局思路——既能精准清除肿瘤细胞,又能保护造血功能,为突破治疗瓶颈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1]赵中凯,王晔,刘鑫,等.内镜黏膜下剥离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3,23(06):416-421.
您的抗癌策略,可以更精准
如果您正在经历类似的治疗困境,以下资源或许能为您提供帮助:
升白指南:点击阅读《》,了解科学提升白细胞的方法,助您更好地应对治疗挑战。
抗癌支持:与同路人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抗癌路上,您并不孤单。每一次治疗选择,都是向希望迈出的坚实一步。

张明徽 乐和新医创始人
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2002年发现vNKT细胞至今,张明徽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走过了20余年的研究历程,积累了700余例实体肿瘤的治疗经验,涉及几乎所有常见实体肿瘤,研究结果充分证明vNKT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价值。

适用于病理恶性程度较高或存在复发风险的术后患者;经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肿瘤已基本控制但仍未达到治愈的患者;持续存在较高致癌因素的患者;放疗、化疗不耐受的患者。这些患者如果在传统抗肿瘤治疗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复发、转移或再发肿瘤将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vNKT细胞治疗是理想的后续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撰稿人:一只团
审核:乔佳程、王瑛、高辰
编辑/排版:张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