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达子
本文共1984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黑龙江冰雪多,总有北国情。
这便是中国34省,风土人情各不同。
无论南北东西,皆有独特风采展。”
——《中国省份歌》
我国共辖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以省命名的地区。这些省份的命名各具特色,有些甚至呈现规律性。例如,河南、河北之分即以黄河为界,河南位于黄河以南,而河北则在黄河以北。古代时,山东、山西则以太行山为界,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太行山以西为山西。湖南、湖北则以洞庭湖为分界线,而广东、广西的划分可追溯至宋代,以广信县为界。
这些省份的命名多源自地理环境,然而为何陕西有「陕」而却没有「陕东」呢?究竟「陕」指的是什么含义呢?今天老达子就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
陕西:三秦大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陕西曾长期被称为“秦”地。相传在西周后期,秦始皇的祖先非子因在周王室养马方面有所贡献,周孝王将位于今天甘肃省天水东南的一块土地赐予他,使得秦国成为周朝的附庸国。
前771年,犬戎攻陷了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一带),导致周幽王遇害。秦襄公率领军队抵御犬戎入侵,取得重大战功。随后,他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再次立下战功。平王封他为诸侯,并将陕西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他。
这样,秦国逐渐控制了陕西省部分地区。在秦穆公执政时期,秦国国力强盛,击败了东方的晋国,占领了整个关中地区。由此可见,陕西在春秋时期是秦国的核心领地,因此被简称为“秦”地。
陕西省后来又被誉为三秦大地。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设立王梁,统治楚地九郡,并将都城设于彭城。他违背先前约定“率先进入关中者为王”的条款,改立刘邦为汉王,并封授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设在南郑。
随后,关中地区被划分为三部分,立下秦国的三位将领为雍王、翟王和塞王。这便是“三秦”之名的由来。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关中地区被划分为京兆、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郡。如今,将中国陕西的陕南、陕北和关中合称为“三秦”,也就成为了“三秦大地”的代名词。
到了汉朝,陕西又被并入雍州,之后又改成了凉州。东汉末期,凉州被分割成了雍州和凉州,此后,陕西与甘肃之间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
直至唐代,“陕西”这一名称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出现了“陕西节度使”这一政治职位,但具体的行政区域尚未明确划分。那么,“陕西”何时正式成为行政区域呢?直到元代,“陕西”才真正作为地方行政区域得以确立。
元代初期,将陕西设立为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辖区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五省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地区。然后到元代二十三年(1286年),四川被分割出成为独立的行中书省。
而到了清朝,虽然仍延续前朝的地方制度和地名,但进行了具体的区划调整,将陕西省进行了分割,并从中分出了甘肃省。
因此,直至此时,陕西基本稳定下来。陕西省的边界基本上与今天的边界相符,只是北部边界在长城以南和宁陕段有些微收缩。
陕字由来这个我们就需要追溯至远古的周朝时期,尤其是“周召分陕”的历史事件。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春秋公羊传》
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周王朝统治,将天下划分为左右两大部分进行管理。周成王选定陕原(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作为划分东西的界线,东部由周公旦负责治理,这个地区被称为“陕东”,而西部交给召公奭管理,这片区域则被称作“陕西”。
陕原之所以被选定作为东西分界的标志点,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独特且具有重要性,位于关中平原和中原地区的交汇处,具备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战略价值。
随着历史的演变,“陕西”这个称呼逐渐演变为陕西省的正式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陕东为啥不见了?其实在周公与召公分陕治理之时,一直延续到西周后期,都存在着“陕东”这个地区。那为何“陕西”传承至今吗,而“陕东”这一说法却消失了呢?
主要原因在于陕东是广袤的华北平原,拥有大片可开发土地,中原出现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到公元前771年,陕东地区已分布数百个诸侯国,彼此互相征战并吞。
随着诸侯国数量增加,它们不断扩张领土,导致“陕东”概念变得模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陕西被秦国控制,函谷关成为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分界线,此时“陕东”观念逐渐消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将陕东、陕西纳入统一。由于陕西历史上是稳定区域,曾多次成为王朝都城所在,因而“陕西”一词得以保留。
而陕东在秦朝时期演变为山东六国,“陕东”概念也完全消失。我国行政区划名称大多源自清朝,陕东早已消失,陕西则成为一个有西无东的「落单」省份。
老达子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陕西一直扮演着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角色,而陕东似乎默默地失落在历史舞台之外。有人认为,“陕”并非只是具体的地理方位,而是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陕西凭借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