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消息,2025 年 1 月 1 日,乌克兰宣布终止俄乌输送天然气协议,俄罗斯随后停止经乌向欧洲供气,这标志着欧洲能源危机再度升级,也让欧洲各国陷入诸多困境,后悔之意渐显。
俄乌冲突(资料图)
俄乌冲突已持续千余天,欧洲经济遭受重创。冲突前,欧洲部分国家对俄能源依赖度较高,如德国等。冲突爆发后,欧盟对俄实施多轮严厉制裁并主动与俄能源脱钩,导致欧洲制造业成本飙升,经济通胀高企,形势急剧恶化。以德国为例,这个西方主要经济体已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负增长。
能源问题是欧洲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自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通过横贯乌克兰的管道向欧洲输气。但如今,随着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到期,乌克兰单方面决定 “关闸”,这让欧洲天然气市场出现明显震荡。例如,意大利能源网络和环境管理局宣布该国 2025 年一季度限制性电价环比大幅上涨;荷兰天然气价格也涨到近一年多来的高位。过去,俄罗斯曾是欧盟最大的单一天然气供应方,其在欧盟管道天然气市场的份额颇高。但随着冲突持续及各种管道关闭或破坏,如今俄气所占份额大幅下降。2024 年俄罗斯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总量与冲突前相比,减少了相当大的比例。
奥地利(资料图)
欧洲一些国家在能源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像奥地利和意大利,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奥地利境内有多条管道交织,还计划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以寻找替代进口源;意大利可通过其他国家进口管道天然气。然而,斯洛伐克和摩尔多瓦就没那么幸运了。斯洛伐克每年通过乌克兰管道接收大量天然气,占其总需求量的比例较高。如今不得不高价购买替代能源,还失去了每年可观的过境费收入。摩尔多瓦的情况更为严峻,该国每年从俄罗斯获得的天然气供应量也不少。俄气断供直接导致其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家庭冬季供暖和热水供应受到影响,不得不宣布进入能源 “紧急状态”。
欧洲国家的能源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为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欧洲从美国、卡塔尔等国购买了大量液化天然气,从挪威进口管道天然气,以推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但这并非易事,2024 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全年上涨幅度较大。而且,受天然气价格高涨、风力发电不足以及寒冬即将来临等因素影响,2024 年 9 月至 12 月,欧盟天然气储备量下降明显。短期内,欧洲面临寻找替代能源的压力和生活成本上升的挑战。从长远来看,这将加快推动欧洲能源格局的调整和重构。
欧盟(资料图)
美国则在这场能源博弈中坐收渔利。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一跃成为欧洲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其进口总量的比例相当高,较 2021 年增长近一倍。美国还要求欧洲增加对其石油和天然气的采购,借机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巩固其地缘政治影响力。
欧洲内部在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和应对策略上也产生了严重分歧。一些国家呼吁和平谈判,而另一些则坚持强硬立场。这种分歧削弱了欧洲的团结和联盟的稳定性。
在这场冲突中,欧洲各国还面临着诸多其他问题。军事开支的增加给一些国家带来了沉重负担。为了应对安全威胁,许多欧洲国家不得不提高国防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领域的投入。
社会层面上,欧洲极右翼民粹思想高涨,社会矛盾加剧,罢工此起彼伏。民众对传统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方法感到不满,那些强调本土安全、反对移民和强调西方传统价值和宗教观的极右翼政党获得了更多选民的支持。
俄乌冲突的持续,让欧洲在各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损失。如今,欧洲各国开始意识到当初的决策可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们后悔了。未来,欧洲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和政策,寻找更加合理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势,实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北约(资料图)
俄乌冲突爆发前,欧洲在北约核武库和美国在欧军事力量的保护下,享受着所谓的 “持久和平”,然而这场冲突彻底打破了这一幻想,欧俄安全平衡被打破,欧洲所受安全威胁急剧上升。同时,欧洲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被有意中断。为降低俄罗斯的战争能力并规避能源风险,欧盟实行对俄能源硬脱钩,主动拒绝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这加剧了能源紧张局势,使制造业成本急剧上升,经济通胀高居不下,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也变成了 “欧洲病夫”。
在对俄乌冲突的处理上,欧洲一体化进程失去了战略方向。原本的一体化进程被搁置,安全关切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体化的重要议题被降到次要地位。不紧不慢的扩大进程突然加速,乌克兰等国被纳入候选国行列。面对日益紧迫的地缘政治议题,欧盟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捉襟见肘,“欧洲政治共同体” 似乎无法解决有意义的政治问题,“德法轴心” 也难以发挥更多作用。
此外,俄乌冲突加剧了欧洲内部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势力的上升。人们对安全的关注急剧上升,经济下行也使民众对传统政党不满,强调本土安全、反对移民等的极右翼政党获得更多支持,改变了欧洲的意识形态取向和政治生态。
在援助乌克兰方面,欧洲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数欧洲国家国防开支主要投资于北约,冲突后一些成员国虽努力达到北约预算要求,但已无多余资金用于对乌援助。“欧洲和平基金” 的多半预算已用于对乌援助,各国根据自身能力支援,但在经济整体下行、需维持福利系统正常运转以及援乌几乎无利润等情况下,欧洲的援乌能力值得怀疑。
德国(资料图)
比如,德国、意大利等工业强国在能源成本激增的重压下,高耗能企业不得不削减产能,甚至将生产线迁往海外,欧洲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侵蚀。而乌克兰作为天然气过境费的主要受益者,协议终止后每年损失约 8 亿美元,这对经济长期依赖外部援助、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乌克兰来说是灾难性的。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乌克兰不得不转而依赖价格更高的美国能源,这反映出其面对财政压力和安全困境时的无奈。
相比之下,美国无疑是这场能源博弈的最大赢家。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迅速填补欧洲能源供应的空缺,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为美国能源巨头带来巨额利润,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也强化了对欧洲的掌控。这场围绕能源的角力还将继续,其后果可能远超想象。
欧洲在能源独立问题上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而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深远。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是一场考验经济韧性和外交智慧的挑战;对于乌克兰,这是一次 “押注美国” 的冒险。欧洲未来需重新审视战略和政策,做出调整和改变,以摆脱困境,走向稳定发展之路。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推动和平解决冲突,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