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乌战争持续三年仍未结束,美俄双方皆有和谈意愿,但针对具体的和谈事宜仍未确定,前线士兵仍奋勇抗敌,悲剧还在持续。
除了俄乌战场,乌克兰内部居民的生活也不尽人意,因为乌克兰大量招募军队,致使许多家庭失去的主要劳动力,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只能流离失所。
更有甚者,因为家人在战场牺牲,对招募兵实施报复,与征兵人员同归于尽。
乌克兰内部一片混乱
俄乌战争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和北约成员国,但最大的受害者却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参战的国家。
据相关消息称,早在2021年,美国就已经秘密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对俄罗斯的边境安全产生了威胁。
俄罗斯最开始的进程十分迅速,乌克兰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直到美国和北约正式进入战场。
至于乌克兰,其原本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无法和俄罗斯相提并论,但有了英国和美国的武器支持和经济援助,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拉扯维持了三年。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俄乌战场上俄罗斯的表现隐隐有疲态,无法前进。
三年时间,美国、英国及北约各国的损失多是经济上的,而俄罗斯和乌克兰是资金与人员双重受损。
可乌克兰作为主战场就没有这么幸运。
战火蔓延,生灵涂炭,俄罗斯人尚且能正常上班生活,乌克兰人只能不断的逃难。
在乌克兰,无论男女,只要战争不结束,他们命运的底色就一定是悲剧。
还记得俄乌战场上,那位乌克兰士兵死前留下的珍贵录像。
两人殊死搏斗,浴血奋战,最终乌克兰士兵满身鲜血,无力的牺牲,俄罗斯士兵虽然勉强胜利,但身上也遍布伤痕。
他们是互相欣赏的,但他们也是敌人。
当乌克兰士兵最后一句,喊着母亲的时候,令多少人动容,又让多少的乌克兰女人心碎。
的确,女人大多数不会被征兵人员带走,但带走的都是他们的亲人。
士兵可能是一个女孩的父亲,可能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也可能一个老妇人的儿子、孙子,那是他们的挚爱,是他们的依靠,更有可能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他们牺牲的那一刻,作为他们的亲人,也几乎等同于去世。
在本月的14日,情人节的这一天,乌克兰境内也发生了与此相关的悲剧。
一名母亲,因为儿子在前线牺牲,万念俱灰。
她把自己还剩下的小儿子安置在酒店内,就带着炸弹毅然决然的走到了大街上,找到了那位将自己儿子带走的征兵人员。
巨大的爆炸让征兵人员和妇女当场死亡,另外有6人受了重伤。
据相关报道显示,这件事在尼古拉耶夫并不少见,时常发生。
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她无疑是伟大的,她的愤怒需要宣泄,她需要有一个人来为自己儿子的生命买单,需要为儿子报仇。
如果没有征兵人员,自己的儿子就不会去战场,他是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凶手之一,更准确的说,是她能接触到的,杀害儿子的凶手之一。
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征兵人员也不过是听从命令,为政府,为国家元首征兵,他们也同样迫不得已。
真正做错的是,不肯停战两国,和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美国,那末这场战争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俄乌战争和解
诚然,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有温情的。
他们是对手,但他们也同样是有血肉的人,如果不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国家,他们也可以把酒言欢,成为最好的朋友。
而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的是结束战争,不是杀害征兵人员,更不是两国战士在战场厮杀。
虽然是俄乌战争,但众所周知,掌握话语权的不是乌克兰,是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前任总统拜登并不想要进行和谈,但现任总统特朗普却对和谈非常支持。
为达到这个目的,特朗普也任命了俄乌和谈大使,并软硬兼施,在社交平台上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喊话。
原本以为,以美国在国际上的权威,和谈进行的会非常顺利,但事与愿违。
至今为止,俄罗斯表示愿意和谈,但和谈的具体事项并没有确定,美俄两国也没有坐在谈判桌前。
这其中关系到多方面利益,和谈何时能够进行,目前仍未可知。
希望美国能放下傲慢,俄罗斯和北约之间能够放下成见,俄乌战场中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都经不起战争的摧残,两国人民也无法接受持续不断的亲人的离世。
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新京报--乌一妇女在乌军征兵人员面前引爆炸弹 2死6重伤--2025年02月15日